人生必修课,我在美国拼“颜值”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式教育特别爱强调“心灵美”的重要性,对于过分注重外貌的行为则一律斥之为爱慕虚荣。这种潜移默化的观念,令不少年轻人从小就缺乏审美教育,不懂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展现自己的美,在如今这个“看脸的世界”难免处处碰壁。本文的讲述者林伊(化名)曾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学霸,因为“其貌不扬”在生活中屡屡受挫,一气之下远走美国。在那里,她逐渐意识到“颜值”和才华一样重要,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也是人生绝不能省略的必修课。

女学霸国内屡受挫


   2012年,林伊以大一新生的身份来到校园报到,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然而,刚住进寝室,听着室友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交流护肤心得,互相询问最喜欢哪个牌子的衣服鞋子,还热烈地讨论起了最近哪个明星的搭配在淘宝上有了同款……林伊暗暗有些鄙视,觉得她们花这么多心思在穿衣打扮上,一定是满脑子浆糊。
   林伊从小就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从小就教育她:女孩子不能爱慕虚荣,否则将来会走歪路。因此,林伊对穿衣打扮完全没概念,一直到高中毕业,她的衣服一直是妈妈给她买,款式大多简单保守。父母一向最关注林伊的学习,因此,林伊从小就特别刻苦,认定了外表都是浮云,只有不断学习修炼“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漫漫求学路,林伊一路修炼成了同学眼中的女学霸,终于考进了理想中的大学。谁也没想到,她竟然也有情窦初开的时候。在一次学生动员大会上,她被上台演讲的一位大二学长深深吸引,得知对方是学生会外联部的干部后,便立刻向外联部递交了申请。谁知,进入外联部的竞争非常激烈,一连要进行好几轮的面试,林伊最终没能入选,反而是同寝室一个她一直瞧不上还特爱打扮的姑娘顺利进入了学生会。后来,她从一位学姐的口中得知,外联部部长觉得她的外形不够突出,与人交流也缺乏亲和力,怕不能胜任外联部的工作。这是林伊第一次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好成绩竟然没能给她任何助力。为什么那些学生会的干部看人都这么肤浅?那位好心的学姐告诉她:“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只要颜值高,干什么都会比别人容易点!你也在这方面努力努力嘛!”
   在林伊看来,学姐的建议简直是在诱惑她堕落,她可不屑像室友那样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花瓶,她相信自己就算不起眼、不出众,也总有闪光的一天。
   然而,林伊的大学生活仍然过得不顺心。大学生活和中学时代不一样,学生和课堂、老师的联系没过去那么紧密,成绩的好坏似乎也变得无关紧要。班里人缘最好的总是那些时髦嘴甜的孩子,林伊就算成绩再好,她的存在感也弱极了。有时,听室友们聊起时尚话题,她感觉就像听天书一样,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渐渐地,林伊变得越来越孤僻,她觉得是周围的人出了问题,他们浮躁肤浅,根本没耐心沉下心来去好好了解一个人,她对这个“以貌取人”的社会环境有些绝望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伊在网上看到了一则赴美留学的广告,她突然动了心。听说国外特别注重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他们一定不会像国内的同学老师这样以貌取人。为此,林伊和父母商量过后,开始着手考试、办留学。
   2014年,林伊终于拿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OFFER,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飞往波士顿的飞机。

国外也要拼颜值


   初到美国,在这个号称学霸云集的一流大学里,最让林伊感到震撼的就是:那些在课堂上表现得最自信最优秀的学生,竟然大多都是俊男美女。而且,美国大学生对穿衣打扮的狂热和中国学生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伊注意到,不管在美国的哪所学校,社交圈金字塔的顶端永远是既好看又优秀的人。这令林伊感到十分困惑,在国内,她似乎早就认定爱打扮的人一定学习超烂,成绩好的人一定不爱打扮。为什么美国学生这么奇怪,为什么那些优秀的学生也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那些虚荣的事情上?
   不仅学生热衷穿衣打扮,学校似乎也十分鼓励学生在这方面花时间。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学校都会要求学生正装出席全校性的晚宴:学生们分坐成一桌桌,一边交流一边优雅地吃晚餐。他们称这类社交活动为Vespers。据说,Vespers的着装要求很严格,男生要求西装革履,女生则要求穿正规的礼服,衣装不整洁、不正式的会被教导主任“赶”出晚宴。
   初来乍到,林伊觉得这种社交晚宴简直无聊透顶,除了讓那些爱慕虚荣的女孩们有了搔首弄姿的机会,她不明白这种晚宴究竟意义何在。
   很快,林伊就迎来了自己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Vespers。她发现身边的美国同学都异常兴奋,几乎要花整个下午来挑衣服、化妆。林伊完全不能理解她们对美丽的重视,在心里默默吐槽:“好不好看又不会上成绩单,花这么多心思干什么?”于是,林伊选择忽视她们的存在,一个人躲在寝室里写作业,直到晚宴开始前一小时才起身准备。
   因为没有提前做任何准备工作,临到出发前林伊才想起来自己根本没有礼服可穿,心想这种晚宴又不是什么考试,应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匆匆套上一件T恤短裤就出门了。
   谁知,林伊刚踏入餐厅,她就被教导主任叫到了一旁。教导主任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士,她神情严肃地问林伊:“为什么没有按要求穿礼服?”林伊有点心虚地解释道:“我在寝室里做作业耽误了时间,没空准备礼服……”她本以为搬出“学习”这个理由,老师一定不好再责怪她了,谁知教导主任的脸色一点都没有缓和,反而更加严厉地批评她:“你为什么不好好打扮自己?这是对别人和你自己的不尊重!”
   教导主任的这句话深深刺激了林伊,从小到大,她只知道穿衣打扮等同于爱慕虚荣,是不好的不应该的,却从没想过它会和尊重有什么关系。那天以后,林伊特地找一位美国朋友倾诉了自己的苦恼,那位朋友告诉她:一个人的外貌和她的学历、个性、谈吐一样都是这个人能力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人懂得如何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当然也包括提升自己的颜值。在美国,外表邋遢并不会让人联想到你的心灵更美,反而会给人留下懒惰、傲慢的印象。    朋友的这番话令林伊陷入了深思。的确,一直以来国内的经典女学霸的形象无非是像她一样,架着眼镜、扎着马尾辫、每天素面朝天。正因为如此,像她一样的女学霸虽然成绩优秀,却往往在社交场合上显得既笨拙又低能,只能用鄙视别人来缓解内心的自卑和焦虑。反观美国那些学业有成的女生,却个个妆容精致、打扮利索。将来有朝一日走上社会,哪种人会更容易被社会接纳呢?显然是后者。
   想通了这一点,林伊终于发现,拼颜值不仅不该被指责,简直应该被列入所有大学生的人生必修课。只不过,该如何正确地拼颜值反倒成了问题。至少,她不赞成像国内很多女同学那样一味跟风购买淘宝爆款,或者为了追求一劳永逸就干脆整容换脸。

“拼颜值”是门必修课


   自那以后,林伊一改以往只顾埋头学习的生活方式,花了近两个月时间专门研究美国同学的穿着打扮。她发现,“拼颜值”竟然也是个技术活,对于她这个时尚门外汉来说,学习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款式、妆容搭配简直比拼学业还难。因为,一个人要想令自己变得漂亮得体,不光需要训练自己有一个好的审美,还必须更加深度地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知道什么衣服和妆容放在自己身上是真正加分的。
   为了弄清楚时下流行的时尚风格,林伊每次去图书馆开始试着借一些时尚类的杂志,通过看时尚杂志和观察身边同学的穿着,慢慢体会美国姑娘们的搭配经验。当然,实战是必不可少的。林伊会经常拉着自己的美国朋友陪自己逛街买衣服,虽然每次只买一两件,但试衣服的时候则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想尝试的搭配都试一遍,慢慢摸索最适合自己的穿搭。甚至,因为觉得自己的色感不太好,林伊还特地去辅修了一门色彩学,希望能让自己穿衣时的色彩搭配更协调。更有趣的是,因为终于有了愛美之心,林伊变得在意起自己的身材来,为了能让身材变得更完美,几乎从不运动的她竟然也像美国姑娘们一样开始每天早起跑步了。
   在美国待的时间越长,林伊就越发深切地体会到美国人对“颜值”的看重。在他们看来,外貌管理是塑造自己公众形象的一部分,和学业一样怠慢不得,一个浑身赘肉、打扮邋遢的人不论你的成绩有多好,都很难在社交场合赢得尊重。在西方家庭,父母很早就通过言传身教将这番道理教给孩子。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拼颜值也并不是指教育子女追求品牌,而是培养他们的品位,训练他们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拼颜值”和“拼学业”一样,一旦有了自由管理的空间,每个人对其不同程度的付出一样会形成差异和竞争,而竞争自然就会带来压力。
   为什么美国年轻人大多身材健美、打扮入时,个个都看起来神采奕奕,而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往往还未到中年已经发福,大多数人眼里的时尚只是淘宝网上的明星爆款而已?这个问题在刚来美国之初一直困扰着林伊,后来她慢慢想明白了,就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常常为了维持良好的学风告诉孩子外表是虚的、不重要的,爱美和虚荣几乎是划等号的。但事实上,当我们走上社会,我们才会发现这个社会其实还是会“看脸”的,于是不少因此受挫的年轻人会选择整容、用奢侈品包装自己这样的方式快速提升“颜值”,殊不知,颜值的高低并不取决于皮囊的好看与否,还包括对谈吐、气质、品位的培养。
   如今的林伊,在美国大学校园里做学霸的同时,每天早晨都会仔细穿衣打扮,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新的一天。她长得并不漂亮,学会“拼颜值”以后也并没有变身成校花级的大美女,但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社交场合显得格格不入,几乎每天都有人夸奖她的衣服搭配,偶尔会有人夸她漂亮、有气质,无形中,“拼颜值”的行为给她带来了更多的人际资源,也增添了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林伊发现了自己隐藏已久的另一面——那个自信、美丽、热爱时尚的自己。
  因此,林伊由衷地希望国内的年轻人也能尽早意识到,不要随便鄙视别人“拼颜值”,因为颜值并不全是上天恩赐,它也同样是一个人实力的体现。就像一个学姐曾对林伊说的那样:“既然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而且全世界通用,那么我们为什么去强调外貌不重要?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改造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有改造自己的觉悟。99%的人是不丑的,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外貌,敢于追求美。”
其他文献
作为数学领域中级别最高、难度最大的国际性赛事,奥数一直被誉为“只有世上5%特殊数学天才的聚会”。一位名叫刘洋的美籍华裔选手,就是这群天才中的佼佼者,他不但破天荒地帮美国夺得2014年奥数冠军,又在今年8月初和队友神奇成功卫冕,一时在中外奥数圈引起一片惊呼。  更让人惊讶的是,新任冠军多才多艺,除了数学成就,他还是美国皇家钢琴考试认证的钢琴师,黑管整整吹了9年,学绘画近10年,此外还是校篮球队的主力
期刊
都說美国不流行小三,难道说美国男人不好色,真相到底如何?近日,美国魏天宾华裔富豪魏天宾斗胆勾引了一位瑞典籍美女实习生,结果反被小三以性骚扰和诽谤告上法庭,罚款1800万美元(合1个亿人民币)。这件事情一曝光,马上引起众人热议,原来在美国不是没人养小三,只是在美国想养个省心的小三不容易。“霸道”总裁偷腥美艳实习生   现年43岁的魏天宾是纽约国际集团的执行长,也是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商。他的太太米凯拉
期刊
从出生开始到现在,窦靖童就生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因为,她是天后王菲的大女儿,拥有窦唯、李亚鹏和谢霆锋三个著名“父亲”。  2015年9月,窦靖童出道进入倒计时,备受瞩目,粉丝轻松超过百万:2015年1月刚满18岁的窦靖童,录制完第5首个人单曲;6月,窦靖童成为英国某著名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7月,王菲御用经纪人陈家瑛签下窦靖童;8月,参加东京“New Sunny”音乐节首次登台献唱……  但与荣耀相
期刊
2015年6月,一条新闻轰动娱乐圈和体育界——42岁的前奥运冠军王军霞在其微博发布公开信,斥其前夫黄天文未经授权擅自出版有关自己的传记书籍《东方神鹿——我的太太王军霞》。书中不但披露了大量失实日记、信件、日常生活等隐私,还言之凿凿地称王军霞曾遭受教练性侵,一时引发外界哗然。  据报载,就在6月26日,离婚两年的王军霞刚刚与第三任丈夫——某机电企业家李辉阳在厦门低调完婚。一天之后,前夫黄天文公然出书
期刊
2015年6月18日,《杀破狼2》正式公映。在这部荷尔蒙爆棚的动作片中,出演大反派的张晋凭借优雅的身形打法脱颖而出,成功抢走吴京和托尼·贾两大主演的风头。虽然角色让观众痛恨,但他的演技却获得一致认可。电影首映便拿下7200万的票房,创造了华语动作电影的票房新高,张晋也终于摆脱“蔡少芬老公”的代称,让人记住了他的名字,而“娘娘”蔡少芬也更加开心地享受着“张太”的称号。三次拒绝:武生爱上“娘娘”  
期刊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候感觉非常无奈。明明气恨怨恼,却仍然得相聚一室,不得分开。   想念的人总在远方,这一点倒不新鲜,因为长年累月就在身边的人,不必想念,不会去想念。   怨偶形成多是亲密时间太长,缺乏空间去放大彼此的优点。难怪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仇恨的积淀》中早就提出,几乎任何一種两人之间长时间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婚姻、友谊、父母和子女,都包含着一种拒绝、仇恨感情的积淀,这种感情积淀没有觉察
期刊
2015年6月19日清晨7时许,江苏省宿迁市盱眙县发生了一起跳楼事件,该县亿万富豪龚翔宇从他的泗州君悦饭店4楼跳下,当场身亡。因龚翔宇系盱眙首富、亿万富豪,且是江苏商界的传奇人物,他的坠亡在江苏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身价过亿的龚翔宇为何要跳楼?警方经过调查,终于摸清了其坠亡的真实原因。原来,草根出身的龚翔宇与县委书记蔡敦成暗中勾结,贿赂一个“政界明星”,在将盱眙县打造成闻名全国的“龙虾县”
期刊
提到刘江,相信很多人一时想不起他是谁。但只要说到《闪闪的红星》里的“胡汉三”以及《地道战》中汤司令,相信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高,实在是高!”“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些经典台词可谓妇孺皆知,以至于他被媒体称呼为“反派之王”。电影中,刘江不断通过演绎反派角色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其实生活中他也堪称同行榜样,他低调平和,还创造了“话疗”等养生手段,通过精神疏导一切不开心的事情,让他两次患癌,又两次战胜病
期刊
漂亮女模特王雨墨北漂数年难于走红,困惑之际求助“大师”指点,结识了一位“贵人”——福建一家房地产公司资产过亿的老总齐放。哪成想,齐放其实是想借助王雨墨的圈子,结识“靠山”,攀附权势。精心寻觅到的贵人不但不让自己依靠,反而妄想将自己作为跳板,美女模特怒火满腔决意报复:于是,一个“前国家领导人私生女”、“比尔·盖茨前妻”粉墨登场,一场精心谋划的惊天双簧大戏拉开序幕——北漂女模特难走红,“大师”指点攀高
期刊
2015年6月23日,湖北省高考成绩放榜,各地的高考状元纷纷出炉,其中: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的陈梓林以630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武汉市文科状元,消息一出,这个文静而阳光的大男孩便成了各大名校争抢的目标和媒体记者们手持“长枪短炮”瞄准的对象。人们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更好奇他在求学的过程中到底运用了什么过人的学习方法。  2015年7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张小婧对新科状元陈梓林及其父母进行专访,陈梓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