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良种,栽壮苗
设施草莓的品种宜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浅、耐寒、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丰香应用最多,春香、静香、吐特拉也较多。草莓白花结实力强,但搭配1~2个其它授粉品种,可显著提高产量。草莓苗易感染病毒病,促早栽培最好选用脱毒的壮苗。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强,草莓能充分表现出其品种特性,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比非脱毒苗增产10%-15%。壮苗标准为有5—6片健全的的完整叶,根茎粗1—1.5cm,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g。
二、细整地,做高畦
一般在8月中旬整地。666.7m2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或氮磷钾复合肥40kg,撒施后做高畦。高畦南北走向,底宽60cm,上宽40cm,畦间间隔20cm,畦高15—20cm。
三、适时定植,防徒长
定植时间一般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每畦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cm和20cm,株距15cm左右,666.7m2定植8000-12000株。幼苗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定植时要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kg,促进花芽分化。
四、保温度,控湿度
保温时间: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为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晚,植株休眠,会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生长、结果。
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5%~90%。
开花期: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湿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
果突膨大期至成熟期: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
五、及时追肥浇水
草莓保温以后,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以氮磷钾复合肥最好,每次每666.7m2施10kg。由于温室内湿度很大,易给人一种不缺水的假象。一般在保温前和盖地膜前各浇浅水1次,以后结合追肥浇水。
六、喷赤霉素,调整植株
应用赤霉素的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从保温后植株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视品种休眠期长短喷1-2次,喷施赤霉素,休眠浅的品种喷施浓度应低,反之则高。随著草莓植株的生长,产生许多侧芽,要及早摘除。一般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病虫叶,老叶和匍匍茎要随时摘掉。
花期要采取蔬花疏果措施,疏去次小花、弱花。结果后,将病果、小果、畸形果疏掉,最终第一化序保留12个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7个果左右。
七、辅助授粉,防治病虫害
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否则会产生大量畸形果。常用的方法是用软毛笔在开放的花中心轻轻涂抹,或在开花盛期,用细毛掸子在花序上面轻轻掉拂,但最好在室内放蜂,效果更佳。温室内草莓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飞白粉病、芽枯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为蚜虫和红蜘蛛等。防治方法:灰霉病可用50%多苗灵玉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于花前喷施;
病毒病可选用脱毒苗,对连作的士壤消毒,防治蚜虫进行预防。应注意花期禁止喷洒农药,防止畸形果发生。
设施草莓的品种宜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浅、耐寒、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丰香应用最多,春香、静香、吐特拉也较多。草莓白花结实力强,但搭配1~2个其它授粉品种,可显著提高产量。草莓苗易感染病毒病,促早栽培最好选用脱毒的壮苗。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强,草莓能充分表现出其品种特性,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比非脱毒苗增产10%-15%。壮苗标准为有5—6片健全的的完整叶,根茎粗1—1.5cm,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g。
二、细整地,做高畦
一般在8月中旬整地。666.7m2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或氮磷钾复合肥40kg,撒施后做高畦。高畦南北走向,底宽60cm,上宽40cm,畦间间隔20cm,畦高15—20cm。
三、适时定植,防徒长
定植时间一般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每畦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cm和20cm,株距15cm左右,666.7m2定植8000-12000株。幼苗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定植时要深不埋心,淺不露根。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kg,促进花芽分化。
四、保温度,控湿度
保温时间: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为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晚,植株休眠,会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生长、结果。
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过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5%~90%。
开花期: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湿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
果突膨大期至成熟期: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
五、及时追肥浇水
草莓保温以后,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以氮磷钾复合肥最好,每次每666.7m2施10kg。由于温室内湿度很大,易给人一种不缺水的假象。一般在保温前和盖地膜前各浇浅水1次,以后结合追肥浇水。
六、喷赤霉素,调整植株
应用赤霉素的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从保温后植株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视品种休眠期长短喷1-2次,喷施赤霉素,休眠浅的品种喷施浓度应低,反之则高。随著草莓植株的生长,产生许多侧芽,要及早摘除。一般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病虫叶,老叶和匍匍茎要随时摘掉。
花期要采取蔬花疏果措施,疏去次小花、弱花。结果后,将病果、小果、畸形果疏掉,最终第一化序保留12个果左右,第二花序保留7个果左右。
七、辅助授粉,防治病虫害
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否则会产生大量畸形果。常用的方法是用软毛笔在开放的花中心轻轻涂抹,或在开花盛期,用细毛掸子在花序上面轻轻掉拂,但最好在室内放蜂,效果更佳。温室内草莓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飞白粉病、芽枯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为蚜虫和红蜘蛛等。防治方法:灰霉病可用50%多苗灵玉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于花前喷施;
病毒病可选用脱毒苗,对连作的士壤消毒,防治蚜虫进行预防。应注意花期禁止喷洒农药,防止畸形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