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u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6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1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34例患者均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52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34例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48例患者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34例患者中,男69例(51.5%),女65例(48.5%),年龄范围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48岁。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均为6 d,对照组为4 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7,P=0.31)。3组患者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均为治疗后7 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第7天病毒核酸转阴率为71.8%(28/39),阿比多尔组为82.6%(19/23),对照组为77.1%(2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 P=0.79)。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42.3%(22/52)]、阿比多尔组[35.3%(12/34)]和对照组[52.1%(25/48)]患者治疗后第7天影像学仍为进展表现(χ2=2.38, P=0.3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不良反应生率为17.3%(9/52),阿比多尔组为8.8%(3/34),对照组为8.3%(4/4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 P=0.33)。

结论

未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具有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或缩短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作用,其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确认。

其他文献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多以长期发热、乏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而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较为少见。本例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病程中有发热,查血培养有布鲁菌生长,明确布鲁菌病,予以抗布鲁菌及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且溶血表现亦随之消失。
目的分析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2月5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NCP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案。结果28例NCP患者中,1例轻型,25例普通型,2例重型,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其中有4起家庭聚集性发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Ⅲ活性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生存情况、发生出血和血栓的相关性,探讨抗凝血酶Ⅲ活性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3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肝功能指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继发感染性动脉瘤。感染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被忽视和误诊,通常因血管破裂导致患者死亡。感染性动脉瘤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可短期内突然出现,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例患者为青少年,无血管基础疾病,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感染得到控制准备出院时,突发感染性动脉瘤,经及时发现治疗后,病情缓解。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感染性动脉瘤的认识。
目的分析2017年至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型疫苗的应用和手足口病多价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和粪便标本;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患儿病原类型;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儿主要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统计患儿病原构成比。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是其相关肝病发生、进展的根本原因。HBV基因与宿主基因的整合不一定是病毒复制的必要环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BV基因整合事件可发生于病毒感染宿主的不同疾病阶段。HBV基因整合事件可能是影响包括HBV慢性感染、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HBV基因整合可诱导宿主对HBV免疫耐受,从而导致病毒感染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指导原则,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专家组结合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收治患者的实际救治经验,针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住院隔离和治疗工作,从病史信息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传染病报告、治疗、解除隔离与出院等方面制订了诊治流程。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与普及大大延长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生存期,但同时该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也逐步升高。现借鉴国内外指南及学术报道,结合我国艾滋病和心血管病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对中国HIV感染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特别是血脂异常和高血压这两个危险因素的管理提出建议,为临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在我国的暴发流行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目前报道的儿童2019-nCoV感染病例非常有限,初步来看,儿童对2019-nCoV的易感性较低,而且病情严重程度也低。但是儿童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儿科医务工作者需要重视儿童2019-nCoV感染的早期识别和预警,科学防控,最大程度地降低2019-nCoV感染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