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然而,中国羽毛球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明确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照理中国运动员应该表现出“更快、更凶”的进攻特征才合理,怎么就在“以攻为主”的理念指导下变得越来越保守?在女单越来越明显的男性化打法趋势下,中国女单是否只要加强了进攻就能打翻身仗?诸如此类的悬而未决的问题,考验着正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羽毛球队。
一、对“进攻”技术的片面理解是导致打法保守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攻”和“防守”可以说是羽毛球专业术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但令人惊讶的是,查遍众多羽毛球文献和教科书,居然没有找到一个明确定义,至多有一些对进攻技术的描述。也许很多羽毛球专业人士认为,“进攻”和“防守”实在是太普通了,在羽毛球界已经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需专门定义。但从历史文献和现实证据看,我国羽毛球界对于“进攻”的认识并不一致,历史上出现过分歧和争论,当前的认识同样没有达成一致,很多人对于“进攻”的理解是比较狭隘和片面的。
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崛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也就在那个年代提出了“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规定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当时对这四字风格的具体解释是:快即判断反应快,起动、回动快,步法移动快,抢位快,击球点高,完成技术动作快,突击进攻快,防守反攻快;狠是进攻凶狠凌厉,点多,落点刁准,抓住有利时机,连续进攻或一拍解决战斗;准为落点准,战机抓得准,在快速多變中准确掌握技术,运用自如;活是握拍活,站位活,步法活,战术变化机动灵活。
以上每一个解释都仅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外延罗列,没有上升到制胜规律的理论层面,所以从字面上理解,单凭“快”和“狠”就能联想到“杀上网”。事实上,我国羽毛球界对于“进攻”的认识很大层面上基于上述技术风格的解释。因为是现象描述,本身就不全面,所以难免带来认识上的局限和分歧。
文献记载,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因为认识偏差而导致成绩下滑的现象。那时过分突出“快、狠”,且片面认为快攻就是杀上网,特别注重扣杀,强调一拍解决问题。由于技术不全面,1976年第一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和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上连遭败绩。1978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存在重“快、狠”轻“准、活”的片面认识,并对技术风格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快字当头,技术全面,达到“快、狠、准、活”的全面结合、正确运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羽毛球再次步入辉煌。90年代初,随着攻防水平的全面提高,对技术风格的认识再次出现分歧,有人建议突出“准”;有人建议在技术风格中增加“全”字;有的建议要重视“稳”。遗憾的是,从此以后,中国羽毛球界再也没有组织过全国性的“技术风格和制胜规律”研讨会,理论建设基本停留在那个年代的水平。很多认识上的分歧至今没有澄清,没有达成一致,所以今天再犯以前同样的错误一点不奇怪。
当前我们对于“进攻”的误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进攻”就是杀上网,搓和扑,无视其他进攻技术;二是认为“进攻”威胁主要取决于球速,而非其他。这两方面认识上的局限,导致战术上进攻方式的单一性和进攻效率的下降。因为进攻效果不好,所以就走向“防守反击”,而被动选择“防守反击”也未必是一条好的出路,一旦输球,就会是进退两难的结果:进攻,效果不好,要输球;防守,被动挨打,还是输球。
如图1-1所示,黑衣球员在头顶区奋力杀直线,结果杀球线路完全在对手的预判范围之内,所以杀球的球速越快,对手快,反击越快借力反击更快,结果被对手快勾对角以后,直接失分。
图2正好是相反的例子。蓝衣球员在底线正手杀直线,力量不大,但杀球线路巧妙。如图2-6/7所示,出球线路紧贴边线,已经是对手防守范围的最远距离,所以对手无能为力,只能望球兴叹了(图2-9)。可见,球速是影响进攻威胁性的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
二、对“防守”技术攻击性的忽视是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因为传统技术风格强调的是“以快为主”和“以攻为主”,所以对“防守”的关注特别少,历史文献记载也很少。但笔者认为,“防守”环节的问题恰恰是中国队当前困境的主要矛盾。我们习惯于看到“防守”的被动面,而忽视“防守”的主动性,所以,防守技术往往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攻击性”大打折扣。一旦进入防守状态,往往是一防再防,很难有机会“防转攻”,整体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攻击性”这一概念,很容易联想到进攻,认为只有进攻技术才具有攻击性。甚至混为一谈,攻击性就是进攻,这是战术执行力下降、打法单一甚至走向死胡同的思想根源。事实上,“攻击性”是一个属性概念,是每一个技术的“威胁性”属性,指每一次击球施加给对手的压力和难度。进攻技术具有攻击性,防守技术同样也有攻击性,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它不是心血来潮、凭空而降的一个概念,而是早就根植于羽毛球竞技的实践当中。例如,侯加昌在1984的《论我国男子单打技术的发展趋向》一文中已经提出:进攻不仅仅体现在杀球形式上,更主要体现在进攻的“意识”上,是争取主动的意识。
“攻击性”程度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攻击性”程度高,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迅速实现攻守转换,从而获得更多主动进攻的机会。所以,所有技术的攻击性程度的平均值,才真正反映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这是技术全面性的决定性特征值。
而决定“攻击性”程度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球速、落点、弧度、角度、组合、节奏等要素。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对于这些攻击性要素的理解和把握又是不全面的,更多关注的是球速,对于落点、弧度、角度、组合和节奏大多重视不够,客观上也影响了技术“攻击性”潜力的挖掘。
传统风格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尽管提出了“以快为主、以攻为主”指导思想,但是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罗列了一些外延表现,而且是不全面的,所以在具体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误解和偏差。首先,将“以攻为主”仅理解为“以进攻为主”,从而导致对“防守”环节的轻视;第二,将“以快为主”理解为“以球速快为主”,而忽略了其它影响攻击性程度的要素,从而使进攻方式显得越来越单一。 图3-1显示,白衣球员在网前正手放网,但是质量比较差(图3-4),正好被黑衣球员利用。只见黑衣球员正手快勾对角,白衣球员被迫挑球,即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图4-1所示,蓝衣球员在网前正手推挑底线,但是球速和弧度控制不佳,结果不但没有达到过人目的,反而被对手抓突击,虽奋力扑救仍无济于事。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遭遇困境的原因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是源于对“进攻”概念的片面认识和对“防守攻击性”概念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物质形态,我们的进攻方式单一,且明显缺乏创造进攻的手段。
三、遵循“攻守一体化”理念,才能真正“百花齐放”
要遵循和贯彻好“攻守一体化”理念,必须正确理解“进攻”、“防守”、“攻击性”三个概念和彼此的关系。
“进攻”和“防守”是矛盾的两个对立概念,都属于状态性概念。“进攻”就是指由高点向低点击球的状态;“防守”就是指由低点向高点击球的状态;没有高低之分的平球(如平高球、平抽球),视之为“对攻”,也归属于“进攻”。这样界定以后,进攻技术就是指在进攻状态下使用的技术;防守技术就是在防守状态下使用的技术。
而“攻击性”是属性概念,是每一个技术所拥有的“威胁性”属性。“攻守一体化”是通过“攻击性”这一枢纽将“进攻”和“防守”连接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都具有“攻击性”,“攻击性”越强,越容易得分。进攻技术的“攻击性”平均值大于防守技术的“攻击性”平均值,所以,进攻更容易得分。进攻和防守又是相互连接和彼此转化的,如果进攻技术的“攻击性”弱,进攻状态就容易转变成防守状态;如果防守技术的“攻击性”强,防守状态就容易转变成进攻状态,进而再通过进攻技术的攻击性而得分。当然,如果防守技术的攻击性特别强,也可以直接得分。
在遵循“攻守一体化”理念的前提下,当前世界羽坛发展的三个新动向需要高度重视。
第一:“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
现代羽毛球竞技,进攻是主基调。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有很强的進攻意识和进攻能力,这样相互竞争的结果,自然演变成了获得“进攻权利”的竞争。进攻次数的多少,实质上决定了比赛胜率的高低。
图5显示,黑衣和红衣两位球员的进攻能力都很强,为了争取主动和赢得比赛,双方在极端被动情况下坚持不起高球,想尽一切办法限制对手,并为自身创造进攻。
第二:攻守的争夺焦点正在向前半场转移,网前技术的作用不断增加
随着双方进攻能力的不断增强,控制底线的风险无疑大大增加,争夺焦点向网前转移是必然趋势。传统以控制底线为主的“拉开”方式,逐步转变为控制网前为主,然后再突击底线的“拉开”方式。毫无疑问,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网前主动权的争夺比例将大大增加,网前技术的“攻击性”要求也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高。
图6基本上是图5的延续。比赛双方都不愿意让对手进攻,所以你来我往,不厌其烦地在网前展开多拍重复较量。最后,蓝衣球员抓住战机,一个反手扑杀直接得分。
第三:攻守转换节奏进一步加快,“防守技术的攻击性”价值凸显
攻守矛盾是推动羽毛球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进攻能力的增长,必定带动防守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在当今防守技术攻击性不断得到重视和改善的前提下,传统竞技中“优势累积”现象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攻守瞬间转换的频率将会不断升高。也就是说,这一拍我是处在进攻状态,下一拍很可能马上处于防守状态,并且不断、快速地相互转换,这就是典型的“攻守一体化”特征。
图7是李宗伟与维克多对阵的场面。维克多身高1.90米以上,进攻犀利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李宗伟固若金汤的防守面前,维克多得分并不容易,有时反被利用而丢分。
如图7-1所示,维克多在底线正手杀对角,球速快、角度刁。李宗伟飞身鱼跃救球,如图7-8所示,李宗伟的鱼跃挡网球质量非常高,使维克多的跑动距离达到了场地的最大值,因而表现了很强的防守攻击性。结果维克多被动挑球不到位,李宗伟瞬间从极端被动状态转变成进攻状态,果断起跳头顶杀对角,直接得分。
类似这种攻守状态瞬间转换的现象,在现代羽毛球比赛中(包括双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防守技术攻击性不断提高的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代羽毛球竞技,“进攻”与“防守”通过“攻击性”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彼此不分孰重孰轻。传统风格提倡的“以攻为主”,不应理解为“以进攻为主”,而是“以攻击性为主”,强调重视和提高每一拍技术的攻击性。而从提高攻击性角度来看,传统风格提倡的“以快为主”,不应仅仅理解为“以球速快为主”,应该多因素综合考虑,将它理解为“以连贯速度为主”更为恰当。
一、对“进攻”技术的片面理解是导致打法保守的重要原因之一
“进攻”和“防守”可以说是羽毛球专业术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但令人惊讶的是,查遍众多羽毛球文献和教科书,居然没有找到一个明确定义,至多有一些对进攻技术的描述。也许很多羽毛球专业人士认为,“进攻”和“防守”实在是太普通了,在羽毛球界已经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需专门定义。但从历史文献和现实证据看,我国羽毛球界对于“进攻”的认识并不一致,历史上出现过分歧和争论,当前的认识同样没有达成一致,很多人对于“进攻”的理解是比较狭隘和片面的。
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崛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也就在那个年代提出了“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规定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当时对这四字风格的具体解释是:快即判断反应快,起动、回动快,步法移动快,抢位快,击球点高,完成技术动作快,突击进攻快,防守反攻快;狠是进攻凶狠凌厉,点多,落点刁准,抓住有利时机,连续进攻或一拍解决战斗;准为落点准,战机抓得准,在快速多變中准确掌握技术,运用自如;活是握拍活,站位活,步法活,战术变化机动灵活。
以上每一个解释都仅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外延罗列,没有上升到制胜规律的理论层面,所以从字面上理解,单凭“快”和“狠”就能联想到“杀上网”。事实上,我国羽毛球界对于“进攻”的认识很大层面上基于上述技术风格的解释。因为是现象描述,本身就不全面,所以难免带来认识上的局限和分歧。
文献记载,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因为认识偏差而导致成绩下滑的现象。那时过分突出“快、狠”,且片面认为快攻就是杀上网,特别注重扣杀,强调一拍解决问题。由于技术不全面,1976年第一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和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上连遭败绩。1978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存在重“快、狠”轻“准、活”的片面认识,并对技术风格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快字当头,技术全面,达到“快、狠、准、活”的全面结合、正确运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羽毛球再次步入辉煌。90年代初,随着攻防水平的全面提高,对技术风格的认识再次出现分歧,有人建议突出“准”;有人建议在技术风格中增加“全”字;有的建议要重视“稳”。遗憾的是,从此以后,中国羽毛球界再也没有组织过全国性的“技术风格和制胜规律”研讨会,理论建设基本停留在那个年代的水平。很多认识上的分歧至今没有澄清,没有达成一致,所以今天再犯以前同样的错误一点不奇怪。
当前我们对于“进攻”的误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进攻”就是杀上网,搓和扑,无视其他进攻技术;二是认为“进攻”威胁主要取决于球速,而非其他。这两方面认识上的局限,导致战术上进攻方式的单一性和进攻效率的下降。因为进攻效果不好,所以就走向“防守反击”,而被动选择“防守反击”也未必是一条好的出路,一旦输球,就会是进退两难的结果:进攻,效果不好,要输球;防守,被动挨打,还是输球。
如图1-1所示,黑衣球员在头顶区奋力杀直线,结果杀球线路完全在对手的预判范围之内,所以杀球的球速越快,对手快,反击越快借力反击更快,结果被对手快勾对角以后,直接失分。
图2正好是相反的例子。蓝衣球员在底线正手杀直线,力量不大,但杀球线路巧妙。如图2-6/7所示,出球线路紧贴边线,已经是对手防守范围的最远距离,所以对手无能为力,只能望球兴叹了(图2-9)。可见,球速是影响进攻威胁性的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
二、对“防守”技术攻击性的忽视是被动挨打的根本原因
因为传统技术风格强调的是“以快为主”和“以攻为主”,所以对“防守”的关注特别少,历史文献记载也很少。但笔者认为,“防守”环节的问题恰恰是中国队当前困境的主要矛盾。我们习惯于看到“防守”的被动面,而忽视“防守”的主动性,所以,防守技术往往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攻击性”大打折扣。一旦进入防守状态,往往是一防再防,很难有机会“防转攻”,整体上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攻击性”这一概念,很容易联想到进攻,认为只有进攻技术才具有攻击性。甚至混为一谈,攻击性就是进攻,这是战术执行力下降、打法单一甚至走向死胡同的思想根源。事实上,“攻击性”是一个属性概念,是每一个技术的“威胁性”属性,指每一次击球施加给对手的压力和难度。进攻技术具有攻击性,防守技术同样也有攻击性,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它不是心血来潮、凭空而降的一个概念,而是早就根植于羽毛球竞技的实践当中。例如,侯加昌在1984的《论我国男子单打技术的发展趋向》一文中已经提出:进攻不仅仅体现在杀球形式上,更主要体现在进攻的“意识”上,是争取主动的意识。
“攻击性”程度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攻击性”程度高,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还可以迅速实现攻守转换,从而获得更多主动进攻的机会。所以,所有技术的攻击性程度的平均值,才真正反映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这是技术全面性的决定性特征值。
而决定“攻击性”程度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球速、落点、弧度、角度、组合、节奏等要素。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对于这些攻击性要素的理解和把握又是不全面的,更多关注的是球速,对于落点、弧度、角度、组合和节奏大多重视不够,客观上也影响了技术“攻击性”潜力的挖掘。
传统风格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尽管提出了“以快为主、以攻为主”指导思想,但是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罗列了一些外延表现,而且是不全面的,所以在具体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误解和偏差。首先,将“以攻为主”仅理解为“以进攻为主”,从而导致对“防守”环节的轻视;第二,将“以快为主”理解为“以球速快为主”,而忽略了其它影响攻击性程度的要素,从而使进攻方式显得越来越单一。 图3-1显示,白衣球员在网前正手放网,但是质量比较差(图3-4),正好被黑衣球员利用。只见黑衣球员正手快勾对角,白衣球员被迫挑球,即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图4-1所示,蓝衣球员在网前正手推挑底线,但是球速和弧度控制不佳,结果不但没有达到过人目的,反而被对手抓突击,虽奋力扑救仍无济于事。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遭遇困境的原因一方面在意识形态,是源于对“进攻”概念的片面认识和对“防守攻击性”概念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物质形态,我们的进攻方式单一,且明显缺乏创造进攻的手段。
三、遵循“攻守一体化”理念,才能真正“百花齐放”
要遵循和贯彻好“攻守一体化”理念,必须正确理解“进攻”、“防守”、“攻击性”三个概念和彼此的关系。
“进攻”和“防守”是矛盾的两个对立概念,都属于状态性概念。“进攻”就是指由高点向低点击球的状态;“防守”就是指由低点向高点击球的状态;没有高低之分的平球(如平高球、平抽球),视之为“对攻”,也归属于“进攻”。这样界定以后,进攻技术就是指在进攻状态下使用的技术;防守技术就是在防守状态下使用的技术。
而“攻击性”是属性概念,是每一个技术所拥有的“威胁性”属性。“攻守一体化”是通过“攻击性”这一枢纽将“进攻”和“防守”连接在一起。如下图所示:
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都具有“攻击性”,“攻击性”越强,越容易得分。进攻技术的“攻击性”平均值大于防守技术的“攻击性”平均值,所以,进攻更容易得分。进攻和防守又是相互连接和彼此转化的,如果进攻技术的“攻击性”弱,进攻状态就容易转变成防守状态;如果防守技术的“攻击性”强,防守状态就容易转变成进攻状态,进而再通过进攻技术的攻击性而得分。当然,如果防守技术的攻击性特别强,也可以直接得分。
在遵循“攻守一体化”理念的前提下,当前世界羽坛发展的三个新动向需要高度重视。
第一:“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
现代羽毛球竞技,进攻是主基调。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有很强的進攻意识和进攻能力,这样相互竞争的结果,自然演变成了获得“进攻权利”的竞争。进攻次数的多少,实质上决定了比赛胜率的高低。
图5显示,黑衣和红衣两位球员的进攻能力都很强,为了争取主动和赢得比赛,双方在极端被动情况下坚持不起高球,想尽一切办法限制对手,并为自身创造进攻。
第二:攻守的争夺焦点正在向前半场转移,网前技术的作用不断增加
随着双方进攻能力的不断增强,控制底线的风险无疑大大增加,争夺焦点向网前转移是必然趋势。传统以控制底线为主的“拉开”方式,逐步转变为控制网前为主,然后再突击底线的“拉开”方式。毫无疑问,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网前主动权的争夺比例将大大增加,网前技术的“攻击性”要求也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高。
图6基本上是图5的延续。比赛双方都不愿意让对手进攻,所以你来我往,不厌其烦地在网前展开多拍重复较量。最后,蓝衣球员抓住战机,一个反手扑杀直接得分。
第三:攻守转换节奏进一步加快,“防守技术的攻击性”价值凸显
攻守矛盾是推动羽毛球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进攻能力的增长,必定带动防守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在当今防守技术攻击性不断得到重视和改善的前提下,传统竞技中“优势累积”现象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攻守瞬间转换的频率将会不断升高。也就是说,这一拍我是处在进攻状态,下一拍很可能马上处于防守状态,并且不断、快速地相互转换,这就是典型的“攻守一体化”特征。
图7是李宗伟与维克多对阵的场面。维克多身高1.90米以上,进攻犀利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李宗伟固若金汤的防守面前,维克多得分并不容易,有时反被利用而丢分。
如图7-1所示,维克多在底线正手杀对角,球速快、角度刁。李宗伟飞身鱼跃救球,如图7-8所示,李宗伟的鱼跃挡网球质量非常高,使维克多的跑动距离达到了场地的最大值,因而表现了很强的防守攻击性。结果维克多被动挑球不到位,李宗伟瞬间从极端被动状态转变成进攻状态,果断起跳头顶杀对角,直接得分。
类似这种攻守状态瞬间转换的现象,在现代羽毛球比赛中(包括双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防守技术攻击性不断提高的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代羽毛球竞技,“进攻”与“防守”通过“攻击性”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彼此不分孰重孰轻。传统风格提倡的“以攻为主”,不应理解为“以进攻为主”,而是“以攻击性为主”,强调重视和提高每一拍技术的攻击性。而从提高攻击性角度来看,传统风格提倡的“以快为主”,不应仅仅理解为“以球速快为主”,应该多因素综合考虑,将它理解为“以连贯速度为主”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