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反转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来源 :热带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莺歌海盆地是北西走向红河断裂带末端在第三纪走滑运动形成的扭张性断陷盆地,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在早-晚渐新世和中-晚中新世发生了改变,导致盆地内部发生了两期性质不同的构造反转作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期间的构造反转表现为轴向近南北的褶皱变形和沉降中心向东南方向的迁移,晚中新世至今的构造反转使盆地西北边缘的北东走向断裂发生反转逆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盆地西北部和中南部的油气聚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通过将隐式空间映射算法与矩量法结合来实现阵列天线的方向图综合,进而提高阵列参数的优化效率.在优化中,分别采用简单剖分和复杂剖分的矩量法模型作为隐式空间映射的粗糙模
采用衍生化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测定了珠江口及其以东近海海域表层海水中的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含量。珠江口及其以东近岸的红海湾和大亚湾海区TFA
<正>本文从书目著录、影刻复刻和论文阐述三个方面,对《脉经》一书的主要文献研究进行梳理。1、通过对书目著录的分析,有以下发现。卷数有异:《脉经》大都为十卷本,然清代《
本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三维褶皱指数进行改进,提出三维褶皱综合指数FS, I, C。利用该指数对广东湛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不同潮带群落进行实证调查计算,得出外带样方1的 Delaunay
采用2007年5月大亚湾浮标定点航次采集的生物-光学数据,分析了大亚湾水体后向散射比率的光谱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660nm处后向散射比率变化范围在0.0040—0.0245之间,
针对二维混合多输入多输出相控阵雷达波达方向估计问题,结合发射权值优化和接收虚拟阵列的酉ESPRIT算法给出了有效解决方案.首先对二维混合多输入多输出相控阵雷达信号模型进行
本文通过对馆藏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书目的特点.数量上以讲义居多,涉猎较全,分科较细,符合近代自然科学的学科分类方式.专著以研究<伤寒论>为主.中医
徐振晔治疗癌症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笔者整理了部分老师常用药,并附相关医案举例。徐师常用药对如下:滋养肺阴用北沙参、麦冬,补益肝肾用生地、山茱萸,清肺
针对视觉目标跟踪中目标尺度发生变化时容易发生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基于不对称高斯混合模型配准的尺度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不对称高斯混合模型配准把上一帧和当前帧图像的特征点集分别作为高斯混合模型高斯重心和数据点,并将特征信息与空间信息相融合;通过比较数据点与高斯混合模型高斯重心之间的相似程度,对两帧图像之间的点集进行配准,得到当前帧中可靠的特征点;点集的离散程度充分反映了目标尺度大小,通过仿射变换计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