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事业单位落后的财务管理体制也随着《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先后出台得以改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逐步得到重视,然而在目前形势下,内控制度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十分严重的阻碍作用。文章阐述了内部控制制度如何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1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事业單位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且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财政改革的日益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也在不断加强,已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有效与否,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管理效率。事业单位的活动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或者其他非盈利方式取得,资金提供者在提供资金时,会要求事业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合理使用资金,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这些经济活动中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这是其必须履行的特殊责任。然而,由于各地各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相关制度的掌握、理解、执行的方式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屡见不鲜,下面通过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意识淡薄,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重事业发展、轻经济活动内部管理。甚至错误地认为财政部门的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付款把关不严,没有按照预算要求列支,没有按照签订合同的单位名称支付款项,导致资金被转入其他账户中。
预算编制比较粗糙,缺乏科学系统的测算依据,预算支出无法逐笔进行核定,事前监督目的难以达到;预算执行刚性不够,存在以决算代替预算情况。事业单位往往根据上年实际支出编制预算,对于预算年度变化情况估计不足,从而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目前,财政部和审计部门,作为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进行跟踪检查。外部监督效力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二、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针对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结合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完善、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建议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规范内部控制流程
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内部控制水平与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以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合理设置会计机构,明确岗位职能,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
提高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使用、调配和控制,增强单位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发展的前瞻性,提升对项目风险预测以及风险评估的预见性,防止财务工作出现重大纰漏。
(二)组建高素质的内部控制管理队伍
财务部门是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部门,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会计队伍对于实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至关重要。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要时刻端正工作态度,坚持原则,严格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树立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构建网络化、自主性教育体系,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不断更新、补充和提升。扩大电子设备使用范围,提高会计人员工作效率。
(三)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根据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权力制衡,责任到人。加强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各部门间的交流,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2.建立适合本单位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会计法》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有关部门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化会计处理流程,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3.加强内部监督,杜绝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单位领导班子要切实履行对财务工作的管理、评价和监督的职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其他专门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明确责任人,将结果与目标相比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全面、重要、客观的原则。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范围和进度安排等内容;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认内部控制的缺陷;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针对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并加以改进。
三、小结
通过上述几点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内部控制失效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前面所说,内部控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坚持根据各种变化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才能使内部控制的作用更好发挥,才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东方出版社,2009:22-24.
[2]李荔.内部控制与账簿审核.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165-16.
[3]徐国强,等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7.
[4]张喆.内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1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事业單位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对于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并且在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财政改革的日益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也在不断加强,已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有效与否,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管理效率。事业单位的活动资金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或者其他非盈利方式取得,资金提供者在提供资金时,会要求事业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合理使用资金,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这些经济活动中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这是其必须履行的特殊责任。然而,由于各地各部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相关制度的掌握、理解、执行的方式存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屡见不鲜,下面通过对由于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意识淡薄,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重事业发展、轻经济活动内部管理。甚至错误地认为财政部门的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付款把关不严,没有按照预算要求列支,没有按照签订合同的单位名称支付款项,导致资金被转入其他账户中。
预算编制比较粗糙,缺乏科学系统的测算依据,预算支出无法逐笔进行核定,事前监督目的难以达到;预算执行刚性不够,存在以决算代替预算情况。事业单位往往根据上年实际支出编制预算,对于预算年度变化情况估计不足,从而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目前,财政部和审计部门,作为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进行跟踪检查。外部监督效力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二、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针对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结合事业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完善、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建议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规范内部控制流程
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内部控制水平与财务管理制度相适应,以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合理设置会计机构,明确岗位职能,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
提高资金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使用、调配和控制,增强单位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发展的前瞻性,提升对项目风险预测以及风险评估的预见性,防止财务工作出现重大纰漏。
(二)组建高素质的内部控制管理队伍
财务部门是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部门,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会计队伍对于实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至关重要。
1.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要时刻端正工作态度,坚持原则,严格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尽职尽责,树立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2.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构建网络化、自主性教育体系,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不断更新、补充和提升。扩大电子设备使用范围,提高会计人员工作效率。
(三)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根据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原则,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权力制衡,责任到人。加强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各部门间的交流,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2.建立适合本单位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会计法》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有关部门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化会计处理流程,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3.加强内部监督,杜绝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单位领导班子要切实履行对财务工作的管理、评价和监督的职能,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委托其他专门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明确责任人,将结果与目标相比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全面、重要、客观的原则。制定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范围和进度安排等内容;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认内部控制的缺陷;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针对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并加以改进。
三、小结
通过上述几点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内部控制失效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前面所说,内部控制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坚持根据各种变化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才能使内部控制的作用更好发挥,才能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及相关制度应用指南.东方出版社,2009:22-24.
[2]李荔.内部控制与账簿审核.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165-16.
[3]徐国强,等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7.
[4]张喆.内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