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慢性指甲甲沟炎多为念珠菌属所致。该文报告了口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50mg/d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为开放性研究,15例患者(女13例,男2例,年龄27~48岁)每日口服氟康唑50mg,共3个月。所有患者分别有2~7个手指甲沟炎,5例合并有甲癣,病史6月至4年,均曾用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其中4例曾口服酮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无效。患者均体健,无银屑病或“特应性”病史。患者治疗前、后作真菌学检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指甲甲沟炎多为念珠菌属所致。该文报告了口服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50mg/d治疗慢性甲沟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为开放性研究,15例患者(女13例,男2例,年龄27~48岁)每日口服氟康唑50mg,共3个月。所有患者分别有2~7个手指甲沟炎,5例合并有甲癣,病史6月至4年,均曾用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其中4例曾口服酮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无效。患者均体健,无银屑病或“特应性”病史。患者治疗前、后作真菌学检查,并在疗前及治疗中每4周进行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检查。在治疗的第4、8和12周及停药后6周和6个月进行疗效观察。
其他文献
银屑病病因不明,有证据支持系T细胞引起异常角朊细胞增殖的假说.已知细菌超抗原在MHCⅡ类抗原存在下可刺激限制性TCRVβ基因表达和最近有数个报道银屑病皮损中有限制性TCR不同的Vβ基因表达,提示超抗原可能刺激浸润的T细胞.
皮肤中存在许多型蛋白激酶C(PKC),在细胞分化、增殖、皮肤超敏反应和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来有报道PKC对毛发生长可能有调节作用。该实验研究了蒽林(一种用于治疗严重斑秃的刺激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一种普通的皮肤刺激剂)对小鼠毛发的诱导及其与PKCα、β和δ的关系。
疱疹样皮炎发生在谷胶敏感性肠病患者,而谷胶敏感性肠病与HLA-ⅡDR3和DQW2相关。临床诊断中应注意潜在的其它免疫性疾病及淋巴瘤的危险性。无谷胶饮食可以减少药物剂量。
系统性念珠菌病的保护性免疫是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共同参与并交织有天然免疫的一种复杂反应,宿主血流中白念珠菌抗原成分及多种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治疗已成为抗真菌药物治疗系统性念珠菌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糠秕马拉色菌为一种依赖脂质的双相真菌,按其酵母形态的不同分为卵圆型糠秕孢子菌(芽孢颈部宽的)、圆型糠秕孢子菌(芽孢颈部窄的)及椭圆型糠秕孢子菌。此外,糠秕马拉色菌还可分为7个不同的种。糠秕马拉色菌既可与皮肤共生,亦可与多种皮肤病及系统性疾病有关,花斑癣、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银屑病及插管所致的系统感染。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保护有机体免受超氧化物阴离子的毒害,绝大多数需氧生物和许多厌氧生物体内均含此酶。SOD是一种分子量从16kD到26kD的金属酶,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3种。
一氧化氮可在机体的多种细胞中合成,并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简述了一氧化氮对免疫和炎症的影响,讨论了一氧化氮在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中的可能作用。
不同的酶(β-葡糖脑苷脂酶,磷脂酶A2,蛋白酶和胆固醇硫酸酯酶)在表皮屏障功能的形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不同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的丧失或增强可改变表皮稳态的平衡,导致某些具特征性的疾病.此外,特殊的酶可能在开发新的皮肤化妆品方面显示潜在能力.
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包括以下几方面:临床上需要新方法治疗真菌病:由于少见的皮下真菌病如足菌肿、着色真菌病主要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故目前在研制新的抗浅部真菌药物方面投入很少。重点研制新的系统性抗真菌药物的原因是系统性真菌病变化多,治疗上存在严重而未解决的问题,比如与HIV有关的真菌感染,部分念珠菌属对唑类产生耐药等。文章中,作者呼吁应研究浅部真菌病的新疗法,并分析了甲癣治疗失败的原因,指出目前甲
近年来,皮肤移植已从开始的自体皮肤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发展到生物皮肤替代物移植.本文综述了已商品化应用于临床的角质形成细胞移植物、角质形成细胞与异体真皮、无细胞真皮基质、合成的和组织工程的真皮基质组成的复合皮及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