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hyhv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师刘可,同时是一位9岁男孩的妈妈。带娃的间歇,她创作了摄影集《走神》《预言》,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她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点滴。那些我们经常忽略的日常,在她按下快门的瞬间,都成为她逃离平庸的“出口”。生活中,她总是不断阅读,补充“养分”,再通过摄影来输出自己的感悟。
  关于家庭摄影,刘可这样写道:
  我的许多作品,都是日常家庭快拍系列。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在每天重复的生活里,带娃、做饭、买东西、逛公园……一些瞬间,常常会让我走神。
  通常来不及细想,那些瞬间就一闪而过。我希望抓住这些瞬间。
  照片积攒多了以后,我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当我把它们两两拼接起来,这些画面慢慢勾勒出我真实想法的形状。它们是潜意识在现实的投射,又被我的相机捕捉回来了。我看似是在拍孩子,其实是在拍自己的感受。拍摄慢慢帮助我撕下外在的壳,去了解、接纳和治愈真实的自我。对我来说,这是生命的另一个起点。
  在和刘可老师的交谈中,她向我们推荐了很多书籍。一直以来,她从没有停止阅读和创作。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大胆地去想象,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偶尔“逃离”现实,也许就能在艺术的天地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堡。
  读过刘可老师的专访,你会发现: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阅读过的哪一本书,会在命运的转角,给予人生崭新的可能。
  Q1 很多摄影师的拍摄都与自己的童年密不可分,可以和我们聊聊您的童年么?
  刘可:因为我爸爸爱拍照,所以我有很多儿时的照片。幼儿园的时候,每周日我们都会去公园。我依然记得早晨醒来之后的期待,妈妈给我打扮时候的兴奋,以及跟爸爸之间配合的默契。我的童年有很多幸福的回忆。
  小学二年级以后,作业变多,写完作业,太阳也落山了,就不能出去玩了。好在寒暑假可以去外婆家住,我就像逃离了现实,去到我自己的乐园。
  小孩子的感官特别敏锐,现在看来普通的景色,那时候都是大自然奇妙的礼物!我常常能看好久好久的云,或站在水中很久,装成树桩,只为感受小鱼在腿边游来游去。日落时分是最幸福的时刻,世界的颜色不停变化,直到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在天空。
  这些和大自然独处的时光,好像打开了我身体里的一些开关,就像文学修辞中的“通感”一样。
  Q2 可以简单说说您的摄影成长之路吗?您是如何形成现在的拍摄风格的?
  刘可:我一开始是做商业摄影。后来订单越接越多,连续的拍摄,伤了我的膝盖。渐渐的,我转向私房人像摄影和摄影教学。虽然收入多了一些,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2016年底,孩子他爸送给我一台小相机,从此以后,不工作时,我就随身带着它。抱着“我爱怎么拍就怎么拍,谁也管不着”的想法,这台小相机成了我的避难所,我用它创作了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
  起初,我还是很难脱离拍客片的习惯,想讨好观者的眼睛,想在朋友圈多賺几个“赞”,去模仿一些日系摄影师的风格。后来,我发现很多摄影师都在拍自己的生活,风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不需要刻意去模仿别人。
  Q3 平时您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阅读对您拍摄有什么影响?
  刘可:国外的一位摄影师对我的影响很大。阅读她的作品时,我的心里像裂开了一条缝,一边欣赏着、学习着,一边又害怕会不自觉地模仿她的作品,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摄影的视觉风格通过理性分析和长期训练是可以学会的。但我更好奇的是:她为什么要拍这些,她想告诉我们什么?
  所以,技术之外,我需要养分,这些养分,就来自生活和阅读。我着迷于许多摄影师看世界的角度,同时又觉得自己非常贫乏,希望能在阅读中不断充实自己。
  Q4 您是如何理解家庭摄影的呢?
  刘可:家庭摄影是记录生活的时间胶囊,是家人的画像,也可以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反映当下的现实。对我来说,家庭摄影是个人日记,是囿于日常却神游在外的小片段。
  有时我想呈现一种宏观与微观、精神与物质、过去与现在的呼应。当这种呼应被展现出来,就常给人超脱日常的感受。比如:
  鸡蛋壳在手机电筒光芒的照射下,像布满星星的苍穹;孩子们站在喷泉边上看着水花四溅,像是在培育自己的小宇宙;恐龙的灭亡为什么让孩子那么伤感?……
  能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我的童年经历也有关。从小,我就特别爱“逃离”。幼儿园每天的午睡,我从来都睡不着,总是“神游”。小学时,爸爸送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一本与天文学有关的书是我的最爱。宇宙中,那些遥远地方发生的神秘事情,对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个人在家时,那些害怕和无聊的时光都是靠这本书来打发。
  我相信,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保持好奇心,认真观察生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Q5 最后,可以给我们的小读者推荐一些书籍吗?
  刘可:推荐给孩子们的书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智书系》(1-7册),意大利作家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极简科学起源课》《现实不似你所见》。另外,《夏山学校》我推荐给家长们。
其他文献
全力办好新疆班  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办全日制中职教育。根据国家《关于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新疆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安排,2011年秋季开始,承办新疆内地中职班(简称内职班)。  2011至2015年,招生专业为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每年招生计划为80人。  2016年开始,招生专业为
期刊
2016年11月5日,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全体师生齐聚在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举行一场隆重且精彩的田径运动会。  学校领导丘东晓副校长主持运动会的开幕式,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国旗队率先进场,再是彩旗队。在开幕式上,陈明校长致开幕词,并宣布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2016年田径运动会正式开幕。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近百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校运会,运动员们都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有的同学获得多项殊荣,有的同学遗憾告终
期刊
“哎呀…我的肚子好痛呀!”我马上告诉家长:“我肚子右下方,好痛呀!好像有只捣蛋鬼在里面不停地在捣鬼,好像针扎一样!”大人们都赶来,问我是否能忍忍,因为现在已是半夜了,明天再去医院看看。  早上,奶奶马上带我去芳村人民医院诊治,因为肚子太痛,我几乎听不到奶奶在跟医生说什么,只听到医生叫我最好做手术,奶奶说什么保守治疗。开药后我们就回家了。回家后我马上吃药,希望药物可以将捣蛋鬼制服。  吃药后,我便开
期刊
老巷长久地隐藏在那城市的一隅,矮小的建筑常常使它被这高楼大厦的浪潮淹没,但它始终在那安静的一隅默默伫立,不忧亦不惧。  我对这默默无闻的老巷常有着莫名的欢喜。这欢喜不知缘由,大抵是爱它那份遗世独立,又或許是它周身所散发出的历史气蕴。 老巷前些年搬来了一位新客,听说是一位来自一线城市的女子。我常常对这个女子感到好奇,究竟是何种原因才使她来到这个寓居于五线城市的陋巷。 就在前不久,我偶然遇见了这位女子
期刊
微风习习,轻薄的窗帘随风起舞,勾勒出优美的弧度,洁白无双的雪滴花静静地躺在精致的盆栽里,正一点一点地睁开它美丽的眼睛。  掀开被子,我懒洋洋地站起身子,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我习惯性地抬头望向窗台那盆雪滴花,骤然,我又惊又喜地欢呼——它开了,雪滴花盛开了……  恍然间,我看见了那一日,那一双手,那一束雪滴花,记忆翻涌……  一抹殷红映在天边,犹如一条条美艳的霓裳绸缎,美得妖娆。  我心情低落地行走在街
期刊
杜甫曾经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确,春天的雨充满诗情画意,俗话也说:“春雨贵如油。”没有什么比春雨更美、更珍贵了。放学后,我感受着温润的微风在学校里漫步,探索着春雨滋润大地后的痕迹。  看,春雨到了。如烟如丝的春雨滋润着学校某个角落的小油菜花。小油菜花醒過来了,吐出那如米粒般大小的小绿芽。春雨姐姐携着温柔的风儿姐姐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小油菜宝宝们一起翩翩起舞,玩得可高兴了!  看,春雨到了
期刊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便被所谓的碎片化信息所占据。人们越来越少去关注社会事、国家事抑或国际事。那么,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什么呢?便是碎片化信息。如前阵子火热的网络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完美身材A4腰;又如备受人们关注的“王宝强离婚案”,新一代的网络用语“蓝瘦”“香菇”等,这些形形色色的碎片化信息,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眼球,遍布着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的大脑。  以最近微博搜索排名第一的热门词“
期刊
在知名生活方式博主李子柒6月5日发布的视频里,她将一张旧木床改造成一张“流觞曲水”桌:中间是景观区,铺上吸水石、苔藓和多肉植物,就有了咫尺山林之感;四周是水渠,打开小机关,水便流动起来,把食物碟放在其上,邀集三四好友,就成了真正的“流水席”。  有网友在评论区里表示,这让人联想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流水宴,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期刊
历史,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以波澜壮阔写下厚重篇章。  近代中国,遭遇了千古未遇之巨变。我们伤痕累累,我们欲立欲达。于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了出来,于黑暗中向光而来,于希望中向远方走去,为人民所纪念、所瞻仰。  斯人已逝,而精神不朽。如果文物会说话,请再为我们讲述那段艰辛而伟大的峥嵘岁月吧。百年风雨,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淮海战役的
期刊
月光洒落庭院  便有了一潭清泉,积水空明  莹莹的冷光  将一切冻结  冷,从空气里蔓延开来  烏鸦的叫声逐渐隐没  四散的水汽凝成露珠  落在桂花金黄的蕊中  香,便淡了  今夜,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冷冷的月亮  究竟会将  谁的眸子点亮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