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嘎山区的西侧,最早出现在我的印象中,是看到善友老师在雅哈垭口拍摄的整个莫西沟侧贡嘎山链西壁的照片,非常震撼:达多曼因卫峰平整的西壁沉浸在酒红色的晚霞中,格外引人注目。
达多曼因的主峰已有攀登记录,但这旁边的卫峰却还没有人攀登,我不算一个对山峰地理非常了解的人,看了朋友的标注之后,这个无名的山峰深深在心里种草。每次善友、李科他们公司的徒步活动一旦要去往雅哈垭口的时候,我都会请他们帮我拍一张这一面的高清大图,以便观察每个季节的山体情况、雪量,来决定攀登的时间。
非常感谢格致探游的科总和善友老师每次带回来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再结合拍摄时的天气预报,大概就可以知道什么样的降雪条件下,山体呈现出来的雪量是什么样。
选择好的天气周期进行攀登是我们攀登的重要前提。好天气能让攀登在减少风险的前提下事半功倍,而川西秋季转冬季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短暂的好天气周期,所以我们把攀登时间定在了10月、11月、12月这三个月。没有具体固定在哪个时间出发,而是通过不断观察天气预报,择机进山。
时间回到2019年的第一次攀登尝试,约上小刘(刘峻甫)准备在10月下旬出发,11月初开始攀登。刚出发就发现我们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这一两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走在攀登的路上,心里想的更多的不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而是刚刚离开我们的朋友们,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出发赶赴一个目标,却没有再回来。想到这些不得不反问自己,我们这次能回来吗?内心这样的疑问一直持续了整个攀登行程,自然而然地开始恐惧和怀疑自己。
2019年的这一次攀登我们在山里待了10天左右,在正式开始攀登前的一晚下了超过20厘米的雪,C1营地早起后看见西壁上瀑布般的流雪,让我们果断放弃了继续攀登的念头,撤回BC大本营准备回家。同时感觉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巨石。
第一次的尝试,不管是天气还是人的状态都是不好的,没有在BC做过多停留就作了离开山里的决定。唯一的收获算是摸清楚了接近路线。
2020年,和Ken商量之后,我们开始启动了一个寻山考察项目,目的在之前已经说到。在完成了雅家埂区域的攀登之后,看着这段时间的天气预报,从10月18、19日降雪之后,就再无新的降雪,而且贡嘎区域的风速也小得出奇。整个达多曼因卫峰西壁最大的风险就是雪崩了,2020年10月的气温这么高,也没什么降雪,线路情况应该很好。
很开心厨神李科在听到我们的攀登计划之后愿意加入我们,帮我们解决后勤的问题,我、Ken、小华、李科以及小郁姐,一行5人就算是成行了。
3日在新都橋停留一晚之后,4日到了玉龙西向导家,由于之前的攀登让我们有了很好的高海拔适应,我们没有在村里做过多停留。5日徒步5小时就到了海拔4200多米的BC,营地不算平整,有一股溪流从冰碛下边流出,考虑到再往上就没有水源了,就把BC放在了这里,从这里到冰川上的路线脚下的C1还有两公里多。
6日在BC休息了一天,7日我们把大部分攀登装备运到了4865米的C1营地,并在C1过夜,我、Ken和小华挤在一个TNF的双人帐篷里。温差很大,白天温度很高,一旦太阳落山气温就会到零度以下。旁边一座5900多米的山峰向阳的南面落石不断,C1营地左上方西壁左边的悬冰川在晚上也出现了冰崩,我们在选择营地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冰崩没有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从C1营地看,整个路线的雪况应该是我搜集的所有照片里面最少的,同时线路上也没有观察到任何落石。
8日我们再从C1营地回到大本营,前脚刚到营地,科总的雪豆蹄花就来了,好幸福。
9日继续在大本营休整,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了解到贡嘎山区后面都是持续的好天气。这也是2020年贡嘎山域给到的巨大惊喜,我们都开玩笑说,如果今年有人尝试攀登贡嘎,一定会非常愉快。
10日正式攀登开始了,我们重新回到C1 营地。
11日,攀登日,5点起床,两小时吃饭收拾之后从C1出发,天已经慢慢亮起来,快到线路起点时已经接近9点了。线路起点冰川背隙断开的位置比想象中更大,至少有两个人那么高,整个上面悬出来的仰角大冰块其实只是硬雪,没有冰,而仰角下面是非常深的冰川背隙。我开始领攀,过去之后开始往左边的岩石上靠,从岩石翻上去,不是很难的干攀,M3左右。之后我们就开始一直在硬雪、短短的冰、岩石上行进间保护,装备用完之后便停下来交换装备之后继续行进间保护。路线很干净直接,几乎没有拐弯。 唯一比较担心的是,有时候找不到很好的锚点。我们最开始预计的这些雪坡下面会很容易挖到冰,结果线路以下一半的位置雪层下面都没有冰,只能找一些漏出雪面的岩石做锚点或者贴着岩石爬。这个山的岩石属于变质岩,非常破碎,不像花岗岩会发育出很好很牢固的裂缝,在这条路线上,牢固的裂缝在整个路线上那些岛屿状突出的岩石上很难找到,而且极不稳定。所以有时我们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攀爬,由于雪很好很硬,我们能爬得很稳,就这样整个一天都在一个个岛屿之间连接,到下午时开始有冰出现,就可以做一些冰锥的保护。
太阳刚落山时找到了一堆露出的石头,靠近石头的雪相对比较松,在这里刨了一个3个人可以坐下的平台,套着睡袋坐着勉强过夜。B1海拔5684米。因为天气很好,无风无雪,坐着bivy也没有非常难受,只是雪面不稳,偶尔会往下滑。
昏昏沉沉到天亮吃了早饭之后,大概9点左右吧,我开始领攀,继续往上行进间保护。之后山峰中央的冰壁明显好了很多,连17厘米的锥都能打完。越往上开始越来越陡,接近中央的时候雪开始变少,冰壁露出来了。我们开始切换成分段保护,继续领攀了3段之后,通过了中央的冰壁,WI3左右,不是很难。
接下来进入靠近顶峰下面的巨长硬雪和冰的混合坡,我们没有选择直上攻顶,担心顶峰下面的冰或者雪经常风吹会变得很空,不好做锚点,爬起来也吃力。选择往左边斜切从肩部稍微平缓的位置上去,因为这段时间的降雪和天气,从现场攀爬的情况看,确实和预估的一样,没有什么雪崩的风险。
天刚黑的时候,我们上到了肩部,风明显比在壁面上大了不少,翻过去在顶峰下面找到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可以躺着过夜。
第二天天亮之后才看清了我们所在的位置,正前方便是达多曼因主峰,如果想要去爬它还需要下降很长的雪坡再翻上一个巨长的雪坡,远比在下面时看起来的长。我们身后便是卫峰主峰,一个跃出来的巨大冰川。大概在上午9点多,我们顺着山脊登顶了,实测海拔6297米。
登顶之后便开始原路返回下降,蓝色绳子绳尾七八米左右的位置因为上攀时被石头砸破了绳芯,在下降时切掉了。
最开始下降时,因为肩部的冰川挖不到冰,从肩部开始倒攀了一段,然后开始从中间的冰壁下降。冰壁降完开始沿着石头降了几段,然后拐到我们上来时的雪槽,因为岩石非常松,下降方向几乎都是斜切着下降,以避免上面的人踩落石头砸到下面的人,锚点的选择也比较谨慎,好几个都做了备份下降点。
最后完成下降到达C1营地时,已经晚上10点多,用掉了将近30米辅绳完成了28段左右的下降,丢了两条扁带和一个岩塞。
第二天下撤回到了BC,结束了攀登。
非常感谢周大福丝路任我行第六季、The North Face对我们寻山项目的支持。
自己开始做纪录片后,往往在拍摄其他团队登山时,总是期待在整个行程中有一些故事发生,这样就可以让成片可以有一些起伏,会好看一点。
现在回过头再看看我们在10月完成的两座未登峰的攀登,可以说是非常平淡了,一定不会是一个好的故事脚本。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遇到任何阻挠我们的地方。我们熟知这个区域的气候变化,遇到的个别困难也早已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而显得不那么意外。实事求是就行,也不用吹牛。但是没有问题出现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还是需要一些总结。
也许对于攀登来说,平淡才是最好的。之所以平淡,是因为准备充分。
线路难度:
达多曼因卫峰,6297米
1400米 / 西面 / 75° / WI3 / M3 / D
线路名字:再见快乐
说再见有时候真的很难,甚至都没有这个机会,对自己来说,我永远没法知道在站上山顶的那一刻,自己会被什么样的情绪牵动。往前这5年中的每一年,都会送走一位生命中至亲的人,爸爸、奶奶、爷爷、刘兴、昊昕。要是我知道有那么一句话是此生的最后一句,在那一刻我一定不会那么简单地讲出,还有好多话都还没说呢。过去的这两三年也和Ken一起经历了很多,对大家来说都不容易。尽管2020年那么不易,但对自己来说也算是平静了一些,好像打破了一个魔咒。在这一刻,让我们对自己的親人和兄弟,好好说一声再见快乐吧。明年说不定就是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