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潜力无限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概况
  近三十年来,奇石原产地市场在石界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广东、云南、内蒙等地形成了一大批极具产地优势、规模庞大的原产地市场,在屡次掀起市场投资热潮的同时,也创造了原产地市场的“黄金时代”。广西柳州如此,内蒙左旗如此,云南龙陵也如此。而在资源匮乏、产地奇石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非产地市场的投资价值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这类终端市场没有资源优势,却因经济实力和文化积淀成为奇石的高端消费区。随着奇石文化在这些地方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财富汇聚到此,备受业界关注。
  比如,杭州。
  ◎深厚的文化积淀
  地处浙江北部的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这里史脉悠远、文风炽盛,是浙江省政治、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
  良渚文化的发端与发展为杭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距今约5250—4150年。这个时期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雕刻工艺精湛,尤其是琢制的玉器,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
  可能源于玉文化源远流长的影响,杭州的玉石、印章石赏玩风尚由来已久,当地甚至有“无印章,不收藏”之说,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的西泠印社就坐落于此地,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2009年1月,西泠印社推出“文房清玩首届历代供石专场拍卖会”。
  ◎名家名石
  历代杭州赏石名家辈出。唐朝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赏石大家,留下了“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等赏石诗篇;宋朝大文豪、赏石家苏东坡在任杭州郡守时,不仅写下著名赏石诗《丑石吟》,而且提出“以丑为美”的赏石观。传统“瘦、皱、漏、透”的赏石观念形成于此。
  杭州的代表性名石有:绉云峰,江南三大名石之一,形同云立,纹比波摇,空灵漏透,体若飞动,如行云流水;天竺石,是与太湖石风格类似的奇石,自唐朝始久负盛名。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有:“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之”之说;三生石,奇俊磊落,峭拔玲珑。这几方古石均在我国赏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赏玩脉络初探
  1、萌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石市萌芽之初,就有三两外地石商来杭州销售奇石,这对脑海中充满“瘦皱漏透”园林石观念的杭州人来说,是提振兴趣的事情。比如说戈壁石,因为小巧可爱,造型独特,引起部分当地人关注,当时一个简单的露天摊位也可以有不错的销量。据了解,当时来此销售的多为内蒙、山东等北方人,这正与内蒙石商南下时间相吻合。
  这之后,受外地人来杭销售的影响,一些赏玩盆景的藏家,开始转变为兼玩观赏石。虽然这在当时还仅限于个人的喜好,并不成规模,但可算是杭州最早的奇石赏玩了。
  2、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杭州个别石商开始去外地跑展会,主要在桂林、柳州一带活动。当时台湾的赏石观念和赏玩方式逐渐渗透进大陆,最早开始于南方一带,在柳州的台湾人较多。杭州石商由此接触到台湾人的赏玩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销售方式。
  这算是赏石阶段中奠定基础的一段,赏玩石种以水石为主,而此后杭州地区精致的赏玩方式也与此有关。
  3、提速汲取了先进的赏石理念,2000年,杭州石界开始了大动作。因城西花鸟市场(园林公司市场)招商引资,也正值奇石发展如雨后春笋的阶段,浙江观赏石协会几位元老(王嘉明、竺国强、林兼等人)同其他各地的赏石前辈准备策划一次石展。一年后,由浙江省观赏石协会发起的“赛石杯”非盈利奇石展如期开幕,展出石种多为水石、灵璧石。与杭州石界前辈相熟的不少朋友到此参展,带回到各地的是口碑。
  有了第一年展会的基础,次年的第二届展会效果更佳。在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与大力支持的同时,展会朝更加系统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秉承“招商不引资”的宗旨(当时的石展依然是免费的),前期就开始派人深入广东、内蒙、安徽等各地协会派发邀请函,并与媒体合作宣传,更加扩大了展会和市场的影响力,为当地人带来一场奇石饕餮盛宴的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也正因为这样,许多人开始真正熟识北方石种,当时内蒙的葡萄玛瑙在杭州引起了极大关注,这也是第一次将戈壁石引进当地的成功范例。
  石展的影响力大了,更多人认识、了解并喜欢上奇石,全国各地的客商渐多,销量渐佳。可惜后来因种种原因,每年一届的石展被迫搁浅。但正是因为“赛石杯”,浙江各地现在依旧保持着每年都有大大小小展会的传统。
  4、成型之后,大大小小的奇石市场逐渐形成,每年的“西博会”、“世博会”都会顺带展出奇石,2010年杭州郊区一大型文化商城落成,奇石作为其中的一大类落座于此,针对大众,培养了一批奇石爱好者。
  主要的奇石市场(兼营)有:
  1、杭州城西花鸟市场:坐落于杭州西部,石种涵盖广泛,多以当地老客户居多。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89号,总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
  2、杭州吴山通宝城:坐落于吴山脚下,因地处风景区,所以客流量较大,外地游客购买居多,销售不错;
  3、杭州吴山花鸟城:情况与通宝城相似。位于浙江省杭州上城区华光路1号吴山广场;
  4、浙江凤起花鸟城:位于杭州市双菱路北口省农业厅附近。
  与时俱进的杭州石市
  杭州石市是活力的,更是智慧的、与时俱进的,比如说,在金融危机时他们能及时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为生产力;在瓶颈期能及时利用奇石资源,创造新价值等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为之付出努力的石友。
  ◎天然奇石+文化创意=1430万?
  2012年,“浙江首个‘观赏石资产包’完成文化创意开发上市交易”,这条新闻引起了石界轰动,大家在惊诧之余一直在讨论: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方式。   2011年8月,浙江观赏石协会会长兼秘书长王嘉明独辟蹊径,他持有的这一全省首个“观赏石资产包”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挂牌。这一资产包中包含青田石、鸡血石、田黄石、灵璧石、太湖石、硅化木等奇石。之后的半年里,王嘉明又投入了数百万资金,组织文化艺术界人士开展观赏石文化品鉴、创作等活动,增添多件文化艺术作品,其中不乏名家书画。据报道,资产包最终于2012年2月23日以1430万元的价格被三家杭州企业联合购得。有人说:“这是浙江省的第一个文化产权交易项目,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这一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或许会有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走进产权交易所。”
  半年涨幅400万元,让不少人羡慕不已。王嘉明说:“这样的文化创意是不消耗地球资源的,这是文化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再生产、再加工’,以文化产权的形式进行权益转让。这正是我们赏石理念的体现。”以循环式的创意和开发来保值、增值奇石,这是探索文化产权交易的—种创新模式,在资源稀缺的时代,这也是奇石项目探索的新路径。
  ◎奇石收藏颇具古韵
  在别人还在经营店铺的时候,奇石会所已经算是杭州的特色之一了。不同于一般的石馆,会所的档次和规模都要更高一些,以收藏为主,闲暇之余,会友品石。
  特色名居:西湖风景区一处约1300多平米的极具江南特色的民居非常引人注意。这是由当地石圈元老级人物倪永忠先生历时7年修建的,民居依山傍水,使观赏石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这是集科技、物质、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地方。室内布局古朴典雅又不失大气瑰丽,奇石与其他收藏品情景交融。这样的个人民居规模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虽然仅属于个人家藏,但足以成为杭州石圈津津乐道的地方。
  “凡石斋”:林兼是杭州最早的一批奇石藏家之一,由于之前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对盆景接触较多,90年代进而转变为小型石的赏玩,“凡石斋”赏石会馆也是当地颇具知名度的石馆。以红木几案陈列奇石,书法与字画衬托,典雅精致,美轮美奂。
  还有许多独辟蹊径式的人物,如张樑,石界的石器收藏大家,石器拼画的先行者,收藏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周大伟,兰花与奇石相结合,相得益彰……
  有人说:“杭州石友,既继承传统,又融合时尚,既没有门派之争,也没有石种偏见,只要是精品或者自己喜爱的,都会不遗余力地收藏,从大型水石,到小巧的手玩石,可谓应有尽有。”这样的局面,缘于大环境影响,和每个藏家的努力。
  潜力无限的杭州石市
  杭州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地方,收藏行业很早就风生水起,书画、瓷器、古玩等品类百家齐放,奇石并不是主流。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反而是好事情。因为在众多收藏门类中,奇石为收藏类项目又添异彩,他仿若还是青壮年,有无限的潜力,而这潜力,基于这里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浙江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而浙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也相当深厚。这里有太多的名人古迹,这里的科技、开放等项目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据测算,到2015年,浙江文化产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样一个庞大的收藏品消费市场,吸引着广大市场经营者和投资人士的目光,为奇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也有人认为,杭州石市才刚刚启动,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比如这里石馆鲜少;还没有专业的奇石配座加工店铺;没有专门的奇石交易市场;企业家、社会名人正在加入石圈,后劲十足等等。加之其他周边城市奇石行业如火如荼,想必会对杭州石市产生良好的刺激。或许今后,奇石将为杭州这个国内重要的经济枢纽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
其他文献
此石,画面简炼却生动,表达直接而传神,是很不错的画面石。  近四方的石形,在对角线的位置上形成可以欣赏的画面,高额缩鼻凸嘴,弓背小尾巴,是一栩栩如生的猴儿,所谓画龙需点睛,此猴面部正好有一点如豆,让其立刻灵动起来。它手持一物,如灵芝似如意,是正送与有缘人么?
期刊
  
期刊
一说到熊猫,我们的眼前总会出现它憨态可掬的萌态。而这一只,是个例外。  这是一只有个性的熊猫。圆溜溜的小眼睛瞪出几分小脾气,嘴张得大大地正发出警告,连小耳朵也在发威。莫非?谁动了它的午餐,偷走了原本属于它的竹子?  石头也是有情绪的。有高山流水落玉盘之欢悦,也有生灵万物共呼吸之泰然。人类的喜怒哀乐、自然界的春去秋来,都可以通过画面与意境得以渲染。当石面上的小小情绪被我们所发现,再冰冷的石头,也会鲜
期刊
这方玉质风凌石景观是几年前我在一个哈密石友的空间里看到的,第一眼便喜欢上了。它神奇的造型、大气空灵的意境都是我欣赏的风格。朋友感我爱石挚诚,割爱转让于我。  当时朋友的布局是平台上一个深色人物面对左侧突起飞扬的奇观躬身膜拜。我拿到石头后按我的感觉把人物调成一个红黄套色的迦衣贵人,面朝大海,如当年曹魏登碣临风,看海天一色,心中不免高远辽阔。  想念岁月如歌、史海无际,自身更应洒脱无束、宁静释然。观石
期刊
该老滩石质地缜密、色泽古拙、包浆浓厚、曲线刚劲有力。贵在形奇,且极佳,似一肥硕鲤鱼呈跃起向上之姿,欲跳过龙门。除了形佳,寓意也极好——自强不息之精神,感召着观赏者向上求索的本愿。形、神兼备,故不失为一方励志的石头,催人奋进!  题名:[跃龙门]  石种:九龙璧(华安玉)  尺寸:46×24×12cm
期刊
带沙漠漆的玛瑙小品石,色泽明艳、轮廓清晰,五官点睛,俏皮可爱。这是一只富足的小兔子,否则怎会生得这般圆润,藏者配以精雕“白菜”座,“组合”即刻变得和谐生动。这是一方从生活中来的小精品,贴近身边,表现情趣,温暖溢于言表。
期刊
蓬莱遍寻无觅处,华丽有声,金章覆,瑶台待君来。陶潜眠秋菊,李白醉诗酒;风景风情,意趣异,风雅同。诗酒一家,石卧芳君,醉意阑珊,最是锦绣华章。
期刊
此石玛瑙质、着沙漠漆,腻而厚重,观而不厌。自然的高低状圆形轮廓与奥运“鸟巢”侧影相似,中间交错分布的清晰纹理更像“鸟巢”的骨架,加上偶有的自然玲珑嵌空点缀,精致许多。  此类主题的石头最需要以“饱满”和“圆润”为支撑条件,此石二者兼得、正反相宜,空间感、立体感强,实为佳品。
期刊
皮色老厚的彩碧玉,三棱立体块团成一只动物的造型:收敛了壮硕的四肢,敦实的臀部扭倒在一边,将莽背撑得笔直,也成就了最大的看点——回首的姿态。同样圆硕的头部,因一个像极了眼睛的小凹窝而具有了生机与灵动。是来自丛林的王者吗?身披岁月之甲,细数深深浅浅的战绩,在短暂的休憩里,深思下一场征服之战。
期刊
看这块名曰“脸谱”的玛瑙时,我想起了儿时常玩的一个游戏:一边用铅笔在纸上画着,一边念叨:“一个丁老汉,借了我两个蛋,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我说那你再送我一个蛋……”一点一点,一个人脸的形象就出现在了纸上。这是游戏,也是成长的故事。后来慢慢长大,经历了许多事情,才明白了这是在画一个脸谱,秦腔里小丑的脸谱。  回首走过的路途,不管脚步如何扭曲,我们都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给自己描摹一个可以佩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