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粮油林果品质的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本粮油林果的品质检测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国民健康安全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红外光谱及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安全和便于实现在线检测等特点,在林果品质检测中具有优势.该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其在木本粮油林果营养组分预测、成熟度评估、产地溯源与品种鉴别、霉变与缺陷判别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现阶段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并提供了解决思路,以期为林果品质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为探究复合益生菌剂量与动物肠道菌群及生理代谢之间的关系,选取6周龄BALB/C小鼠,每天按108(低)、109(中)、1010 CFU/mL(高)分别灌胃,持续6周,测定小鼠体重增加量、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结构以及肠道菌群.结果表明,中、低剂量组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能够增强小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指标、肠道和肝肾脏器官结构发生变化.其中,高剂量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分别为69.8±5.2和52
为探究电子鼻检测技术对霉心病苹果的判别效果,以富士健康苹果和霉心病苹果为试材,基于SIMCA软件对采集的不同病变程度霉心病苹果的电子鼻信息进行表征,基于SPSS 23.0软件建立霉心病苹果Fisher函数、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uhilayer perceptron neural network,MLPNN)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健康果的特征传感器有W5C、W1C和W3C,重度果的特征传感器有W1S、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对婴幼儿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活性乳蛋白,掌握Lf特异性分离技术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成本、促进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乳清为原料,基于最大吸附量、吸附率、特异吸附为指标,对不同吸附剂做了筛选,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洗脱液离子浓度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X从乳清中静态吸附分离Lf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吸附条件为pH 5.17、搅拌转速为300 r/min、树脂与乳清的体积比为1:15、作用时间为3 h;最佳的洗脱条件
为探究不同压力下多酚与蛋白的结合规律,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 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模拟研究两者结合能和结合机制在0.1、200、500、800 MPa时的变化.结果表明,EGCG常压下主要结合在疏水腔(1号区域),蛋白经200和500 MPa处理后,EGCG主要结合在蛋白表面的2号区域,而800 MPa处理后至少有5个结合区域.以1号结合位点为对象进行15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发现200 MPa的压力处理能使
为提高鱼皮明胶的凝胶性能,探究了不同质量分数单宁酸、芦丁及二者的氧化态(0%、2%、4%、6%和8%)对马哈鱼鱼皮明胶凝胶强度、色差、微观结构、T2弛豫性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红外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2% ~8%单宁酸和氧化单宁酸可显著提升马哈鱼鱼皮明胶凝胶强度(P<0.05);低剂量芦丁或氧化芦丁(2% ~6%)对凝胶强度改善不显著,但添加量为8%时凝
枣果实采后极易发生真菌侵染性病害而造成重大损失,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是替代化学合成杀菌剂的一种绿色、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目前应用于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拮抗微生物主要为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 s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以及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这些拮抗微生物防治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机制包括通过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分泌抑菌性物质和诱导果实抗病性等方面.该文分别从拮抗菌的来源、生防效果、增效途径、作用机
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诱导,将大豆亲脂蛋白(soybean lipophilic protein,SLP)与姜黄素(curcumin,Cur)结合,以包埋率作为指标,并利用紫外光谱、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SLP与姜黄素的质量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SLP-Cur)复合物制备效果的影响,并对超声诱导的SLP-Cur复合物的抗氧化性及体外释放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技术制备SLP-Cur复合物的最佳条件:SLP与姜黄素的质量比为7.5:1、超声时间为20 min、超声功率为180 W,
探讨沙棘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脲酶(Helicobacter pylori urease,HPU)活性的抑制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培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提取HPU,通过设置沙棘提取物系列浓度梯度及孵育时间梯度,采用Berthelot法检测HPU活性并评价沙棘提取物对HPU的抑制作用;进行酶活性动力学研究及对抑制位点进行分析;将菌液与不同浓度的沙棘提取物混合后孵育6 h,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将不同浓度的天然菊粉(inulin,IN)与小麦淀粉(wheat starch,WS)进行复配,制备IN-WS复配体系,研究复配体系的糊化、流变、消化等理化特性,并分析IN与WS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的黏度、崩解值和回生值显著降低,IN的添加抑制了复配体系的糊化,使WS更加稳定;IN-WS复配体系均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稀释行为;随着IN浓度的增加,IN-WS复配体系的凝胶结构逐渐由类固态向类液态转变.此外,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抗性淀粉的含量随着IN浓度的增高而增大.由相互作用力
饮用温度会影响酒精饮料的感官特征,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和喜好性.采用选择合适项目法(Check-All-That-Apply,CATA)探究了不同饮用温度下半干型和半甜型绍兴黄酒的感官特征以及年轻消费者对饮用温度的偏好性.结果显示,半干型黄酒和半甜型黄酒共有17种感官属性和10种情绪属性受饮用温度的显著影响,且两种黄酒均在4℃时具有最高的消费者喜好度评分.Penalty分析表明,涩味和辛辣感是降低消费者喜好度的关键属性,甜味和鲜味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半甜黄酒的喜好度.偏好性分析显示,80%以上的年轻消费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