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末伦”文化的源流与意涵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末伦”是广泛流传于德保、靖西等地,独具壮族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文化。壮族“末伦”以其独特的唱调方式,押韵的音声曲式,生动的表演形式,创造了在舞台展演和仪式传统中的独特民间艺术。在“末伦”文化的多层源流阐释和唱词意涵中,展现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曲艺文化,体现了多元文化作用下的壮族“末伦”文化复合体特性。
  【关键词】壮族;末伦文化;源流;文化意涵;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51-03
  【本文著录格式】唐俊.壮族“末伦”文化的源流与意涵[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51-5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滇桂交界地区壮族民间宗教受戒仪式与文化传承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Y0282)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壮族“末伦”是流传于广西西南德保、靖西等地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者使用广西南部壮族方言,以说唱为主的形式进行唱诵,内容常与民间故事、民俗风情、乡土人群等相关,也有教育感化、唱颂英雄等唱词。“末伦”亦写作“莫伦”,为广西南部壮语方言音译,壮语中“末”即“巫”,“伦”有述说叙事的意思(王光荣,2015:2)。句式常以五言、七言为主,也有三言、九言等句式,唱句结构前后押韵,平仄接替,唱词连接紧密,音调动听悦乐,以活泼生动的曲调吸引观众。旧时壮族巫师一人坐唱、走唱,发展到现在多人的舞台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巾,身着艳丽的服饰围坐一起,一手持折扇,边唱边扇动面巾,一手持铜玲连接着铜链,有节奏地摇晃铜玲,撞击铜牌发出极似马儿奔跑的响声。
  2010年3月,壮族“末伦”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对壮族“末伦”文化登上展演舞台,试图寻求有效保护和传承路径的支持肯定。“末伦”具有深厚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作为一种起源于桂西南壮族地区原生态的宗教文化,壮族“末伦”在民间曲艺艺术中,蕴含了具有地方信仰特色的意蕴。从唱调进行分析,广西德保、靖西流传的“末伦”,主要为南、北路和上、下甲“末伦”共四种类型,尤其以德保的北路“末伦”、靖西的下甲“末伦”为主。靖西市的壮族“末伦”文化主要在新靖、渠洋、武平、新甲等乡镇,德保县的壮族”末伦”文化主要分布在都安、马隘、足荣、巴头、敬德等乡镇。
  壮族“末伦”文化嵌入到壮族群众的生活中,在民间仪式、舞台表演等展演过程中,成为壮族群众嵌入日常生活的惯习。作为壮族群众热爱的民间艺术,塑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关于民间文化的深层内涵,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提出,不仅要把文化看成影响行为的一种复合体,更要把文化理解为影响行为的规则机制(格尔茨:2008:49)。作为壮族传统的文化类型,“末伦”代表的深层文化内涵,不仅是在民间习俗的展演上,更体现出对壮族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塑造。本文试图通过对“末伦”文化的“源流探究”和“文化意涵”两个层面,对壮族“末伦”唱词的内涵进行解读,在“末伦”展演形式基础上,试图诠释壮族“末伦”更为深层的文化功能及对壮族群众的影响。
  二、“末伦”文化的源流探究
  学界对壮族“末伦”文化的起源有不同角度的讨论,有的以民间传说故事为线索,有的通过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调查,勾连出了“末伦”文化与壮族民间不同角度的文化解释,为研究“末伦”文化提供了丰富素材。从壮族“末伦”文化的曲式结构、叙事风格、民间故事等分析,“末伦”文化的起源从木偶戏搭配开始,到巫师在仪式中念唱,再到民间的故事传说,以及舞台展演的艺术形态等,可将壮族“末伦”文化的起源分为以下几类:
  (一)民间活动中的“末伦”曲艺
  从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中追溯“末伦”起源,一是木偶戏说。传说壮族“末伦”源于靖西等地的木偶戏,在靖西旧州一带常看到木偶戏与“末伦”的搭配,编唱木偶戏的师傅也编唱“末伦”。两门民间艺术的完美搭配,在艺人的传承中经久不衰,一定程度印证了壮族“末伦”与木偶戏千丝万缕的关系。壮族木偶戏被誉为“南国民间艺术奇葩”,其唱腔、唱词独特。有学者认为,壮族木偶戏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加入进了壮族“末伦”艺术。二是山歌说。“末伦”的读音,与壮族山歌“西伦”的读音类似,曲调以押韵的方式,前后连贯,唱腔有近似之处。有人认为壮族“末伦”的演奏方式、曲调句式,是从壮族山歌曲调中演变而来,吸收了山歌的曲调内涵,从成分和形式上分析,“末伦”是从山歌演变而来。
  (二)故事传说中的“末伦”文化
  在壮族仪式文化和故事传说中,追溯“末伦”文化的起源因素,一是巫调说。自古壮族巫师民间活动较频繁,巫师在施展法术的同时,结合巫术演唱的曲调逐渐进行演变,成为壮族民间“末伦”文化。德保和靖西一带巫师通过仪式祈福消灾,巫术礼仪和“末伦”唱调受到当地群众欢迎,演变为壮族“末伦”唱调。从南宋开始,壮族家族老人在离世前,会召集儿女到床前守护,用似唱非唱的形式诉说老人身世及对老人身后升天的期待,逐步演变为巫事中的曲调(王光荣,2015:2)。敬重老人的美德在壮族社会代代相传,通过巫师的唱奏,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唱词调子。二是秀才说。学界以民间故事为线索,宣传具有育人的正能量故事内涵,使得“末伦”的流变过程更具教育意义。有学者认为,宋朝有两名秀才,一名才华横溢、学业优秀,另一名较富裕但好吃懒做,富秀才買通考官高中榜首,穷秀才只能回到家乡编曲而唱,其悲惨故事流传于广大老百姓中,曲调演变为“末伦”。三是土司说。从粤西土司制度持续的时间和影响力来看,壮族土司大约存在了600多年历史(黄家信,2014:85)。桂西镇安故地的壮族土司,以岑氏家族土司统治的影响力最强,据《元史·本纪》记载:“庚子,溪洞新附官镇安州岑从毅力,纵兵杀掠,迫死知州李显祖,召从毅入观。”在土司制度的统治下,民间老百姓对生活的愿景,通过巫师的诵唱得以释放出来,人们模仿巫师念唱方式,以叙事抒情等题材的民间“末伦”曲艺随之产生。古时,老百姓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常以巫师为媒介,巫师相对较简便的仪式活动,加之符合大众解压心理的唱词,使得民间“末伦”文化广为流传。
其他文献
【摘要】“X挺”是东北方言中表示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本文在整理词表和采访调查对象的基础上,对“X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X挺”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X得慌”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就东北方言“X挺”的使用情况得出结论。  【关键词】东北方言;“-挺”;“-得慌”;地方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14-03  【本文著录格
军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国家或军队的阅兵仪式、重大庆典以及外交仪式.关于军乐的教育虽始自现代军队建立的清末,但军乐教育走向专业化与
【摘要】当一幅绘画作品或者雕塑被描述为“不完整”或“未完成”时,编者通常暗示作者身故抑或是委托人取消了订单。而一些知名的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却逐渐扭转了这一刻板印象,这些作品的意义从开始便不仅为了展示一张完整的杰作,背后的目的也许永远也不得而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想窗口。  【关键词】未完成作品;文艺复兴;普林尼;缇香;艺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最为突出且具备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其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等,并且承载着更多历史,成为不断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从2005年开始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在新课改的推进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水平。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之外,一些特殊人群也接受到了较高水平的教育。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基于培智音乐课堂的构建,在作用于学生自信心提升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音乐教学课堂的价值进行分析,之后结合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流程的提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教学帮助作用。  【关键词】教
期刊
“遗产”之“遗”本义为传续、继承;“产”即“财产”“资产”.“遗产热”“遗产运动”已悄然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文化而言,人们今天强调“传承”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畲族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作为畲族文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畲族歌言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据调查,当前畲族歌言的传承正处于濒危状态,除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外,与畲民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心不无关系。为了保护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畲歌的美育价值来重塑畲民的民族自信心,从根本上唤起广大畲民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自觉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摘要】传统哈萨克语句法成分只有“主、谓、宾、定、状”五个句法成分。哈萨克语中是否存在“补语”这一成分,学术界至目前仍然存在分歧。本文以“生成条件”为视角,分析讨论哈萨克语“补语”的生成条件并初步认为哈萨克语存在构成“补语”的可能性与基础。  【关键词】汉语;哈萨克语;补语;生成条件;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11-0
【摘要】本文基于内地藏族学生的特点,从普通话水平、文化课基础、自信心现状以及学习习惯特点等因素入手,分析了内地藏族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从以上四个方面探索了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育人策略,以期提高内地藏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内地藏族学生;混合编班;培养策略;课外活动;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81-03  【本文著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