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制度环境对创新人才集聚的空间影响研究——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black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制度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省际制度环境综合指数,并分析创新人才集聚与扩散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采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空间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制度环境对创新人才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优化对本地区创新人才集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对邻近地区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人口老龄化弱化了制度环境对创新人才集聚的正向作用;此外,邻近地区工资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本地区创新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优化创新制度供给,引导创新人才要素有效集聚,以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
其他文献
《诗经》中这首《小星》是一个行役在外的下层官吏的怨刺诗。笔者认为,诗中“夙夜在公”的并非这个“宵征”的下层官吏,诗人是在运用对比之法。“夙夜在公”之语还见于《鲁颂·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夙夜在公,在公饮酒”、“夙夜在公,在公载燕。”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吉林大学的白衣战士驰援武汉英勇无畏,吉林大学师生学者坚守阵地赤诚与共。吉林大学"龙鹏吉大"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开启远程视频会议模式,以特殊方式助力战"疫"。战"疫"时期的"龙鹏吉大"线上论坛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期于2020年2月6日举行(总第57期),主题为"例外状态下的社会治理",由法学院院长何志鹏教授主持。
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发生潜在影响的学术观点和阐释路数。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主要立论思路和做法,是放大和拔高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辩证法上的差异性,并将恩格斯解读为以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前提的直观唯物主义者或自然唯物主义者,但深入思索会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是建立在对恩格斯的深刻误解与严重"矮化"基础上的。实质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根本的一致性,恩格斯也没有因为研究自然辩证法而下降到费尔巴哈式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水平,同时他也没有用研
通过批判杜林哲学体系的方式,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首次完整建构,是《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恩格斯从揭示杜林哲学体系的先验主义本质出发,批驳其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实质、用逻辑思维复苏自然哲学的幻想、永恒真理和社会历史原则的虚构以及现实哲学对辩证法的错误排斥。在此基础上,恩格斯不仅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之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而且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可知性原则及其作用、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历史联系、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将哲学基本问题、存在论、认
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做好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物资和捐赠款物审计监督是当前国家审计的重大政治责任。中国审计人交出了出色的"非典"与"汶川"跟踪审计成绩单,树立了审计创新理念,开创了"四统一、一盘棋"的系统审计思维,采用了边审计边规范的弹性灵活的"全过程审计"模式。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下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提升路径,包括:制定《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审计应急预案》和《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跟踪审计业务实施指南》;开展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物资和捐赠款物的审计;落实中央和地方政
晚年恩格斯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引人瞩目的,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有其时代性的环境条件。一如水因应环境条件而发生相变,呈现为液体、固体、气体三相,历史唯物主义也有其相变,呈现为不同的相。创立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竞争相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众多社会历史学说中格外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全部社会生活。晚年恩格斯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教学相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坚持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同时在相互作用的意义上接纳和肯定了其他因素。教学相的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竞争相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意味着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而
在既有的研究中,青年恩格斯得到的关注远不及青年马克思,然而,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推进,梳理回顾青年恩格斯思想演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立足1845年之前恩格斯的生平和著作,可以发现青年恩格斯存在三次思想转变:1)在宗教神学批判中,走向人本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2)在英国社会运动利益和原则关系的考察中,接受并改造唯物主义;3)通过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经验考察,批判哲学概念范畴的抽象性,走向唯物史观。对于青年恩格斯走向唯物史观的"另一条道路"的回顾,不仅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全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加剧了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谣言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我国经历了由前网络时代迈入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谣言的类型与造谣传谣的模式都发生着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谣言治理的刑法规范与罪名数量明显增加,但其中也存在着"规范投放不均衡""重公轻私"等问题。此外,我国主要是以刑法解释寻求传统罪名网络延伸和以立法增设罪名的方式来完善谣言治理刑法体系,这一策略选择仍然立足于个体亲自实施造谣传谣的传统范式,具有局限性,在面对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的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时难以产生治理效果。本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及社会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带来了较大影响。通过对吉林省336家企业所有者或实际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吉林省大部分企业由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陷入困境。企业受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需求锐减、销售渠道不畅、企业的资金流运转不畅导致资金缺口。企业不得不通过减少用工、缩小招聘规模等方式控制成本。因此,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出发,政府建立常态化应对机制,企业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型应急体系,为吉林省统筹疫情防控与
基于1988—2013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着重展示和分析我国近20余年来收入分配的要素来源和背后的经济政策原因。从收入—人口分布图和收入差距要素来源分解来看,我国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日益增大,收入分布逐渐恶化,由"花瓶型"转变为"金字塔型";资本市场参与度较低,资本收入集中于极少部分人手中,呈现"铁塔型"和"倒丁字型";劳动收入不平等是拉开收入差距的主因,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另外,我国资本收入、转移收入的调节能力在逐渐增强,资本收入可以与劳动收入产生良性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