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札:儿童之间送礼热谁是推手?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间互送礼物,原本是一件单纯的事情。孩子上幼儿园后,社交需求会进一步激发,希望在团体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喜爱,而礼物,正是孩子表达好感、寻求认同的最好载体。但是目前孩子的送礼已经不再单纯,价格越来越贵、次数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示好行为变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攀比活动。这股歪风越吹越盛,不是由单方面原因造成的,仔细考究,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传统观念,中国式社交潜移默化
  中国文化素来讲究礼尚往来,“礼”是增加彼此感情的重要砝码。在多种利益的角逐下,送礼成了人情公关的必要手段,节日、红白喜事、有求于人,这些几乎都是送礼的理由。家长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认为给孩子的朋友送礼物,有助于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处于有利地位。很多孩子从小就在“送礼——收礼”的环境中成长,很多人为了达到目的,会选择将孩子作为送礼的突破口,找各种理由送高档玩具、电子产品,甚至是营养改善费、学习用品费等名义的现金,节日里礼物堆满儿童房的事情并不少见。孩子从小在这种“礼文化”的环境下长大,也容易选择用送礼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社会影响,商家鼓吹送礼热
  社会风气会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价值观,精明的商家早就发现了儿童市场的强劲消费能力,他们将送礼包装成“增进友谊”、“认识朋友”、“培养交往能力”等方式,抓住家长过度关注孩子成长、渴望孩子成才的心理特点,频频利用广告、媒体等方式,向家长及孩子明示暗示送礼的必要性,将孩子之间的单纯行为与商业利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商家的大力鼓吹下,送礼的观念深入人心,各种高档文具、玩具层出不穷,价格也水涨船高。
  
  家长主导,虚荣心让礼物逐渐加码
  在孩子单纯的思想中,送礼只是示好的一种方式,但在遭到家长“好心”的帮助下就变了质。有些家长无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只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认为贵重的、精致的礼物才能体现诚意;有些家长对孩子收到的礼物评头论足,让孩子过度关注礼物的外在价值;有些家长害怕孩子比不上别人,打肿脸充胖子也要跟得上礼物的档次。正是这种“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的虚荣心,让家长成为了儿童送礼热的主角,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送礼高潮。
  
  学校默许,“集体观念”鼓励送礼
  大部分学校对送礼热秉着“不支持,不反对”的暧昧态度,有的认为这是家长和孩子的自发行为,与学校无关;有的甚至认为孩子之间互送礼物能够增进友谊,培养集体观念。在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变相支持下,学校已经成为孩子间攀比礼物的重灾区。孩子需要在群体之中寻找归属感,在学校中几乎也是“唯老师是从”,正是学校这种默许的态度,让每个孩子都陷入了送礼的怪圈之中,每逢春节、儿童节及孩子的生日,都变成了孩子之间互相送礼、互相攀比的高峰期。
其他文献
这天下午,丽丽拿了一个鸡蛋,悄悄地翻开花盆里的泥土,然后把鸡蛋放了进去,接着盖上泥土——丽丽看到电视里种花生,她这就想到了种鸡蛋。  第二天,丽丽翻开花盆里的泥土,可一个鸡蛋还是一个鸡蛋。丽丽不甘心,心想是不是鸡蛋种得太少了?于是她又去拿了两个鸡蛋放进花盆里。  这次,丽丽等过了两天再去翻花盆里的泥土,她笑了,花盆里,之前她放入了是3个鸡蛋的,现在却有了6个鸡蛋,鸡蛋多了3个啊。丽丽想,要是把这6
整个暑假,潇潇跟我形影不离。所以对她是否能顺利返园,我不无担心。没想到,第一天早上送她去幼儿园就极其顺利,好像没有离开过一样。下午原本爸爸要去接,粗心的他竟然忘记了,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个孩子,据说小妞儿的情绪也丝毫没有受影响,一路跟着迟到的爸爸做着鬼脸回家。  所以我想,开学返园和初入园不同,宝宝对幼儿园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跟老师和小朋友也都熟悉了。要想更快地适应,重点不在消除陌生感,而是调整生
吃晚饭前,你大声地冲妈妈嚷嚷:“妈妈,你究竟忙什么呀?怎么到现在都还没弄好饭?饿死我了。”我听后,很生气地批评了你,并严肃地警告说,以后不能用这种口气对爸爸妈妈说话。接着,我听到你在厨房向妈妈抱怨说“爸爸太严厉了”。其实,即使没听到,我也知道你一直对我的威严不满。但是我不能改变。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你必须要懂得尊重。  你第一次在饭桌上挑食,大呼小叫,甩碗扔碟的时候,不过5岁。因为我制止了你
怀小宝时,我曾对大女儿格格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所以她非常期盼妹妹的出生。但是,当小宝真的出生时,格格依然出现了许多反常的表现。我自己也是独生子女,在应付家有二宝的关系上并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宝贝,是我正在研究和学习的一个课题,和所有二宝妈妈一起分享心得——  大宝变得敏感易怒了  我正在给小宝喂奶,格格走了过来,伸手就摸小宝的脑袋。由于怕她动作没轻没重,我和格爸不约而同地大叫起来:“
当了妈妈以后,及时补充各种育儿知识成了我迫在眉捷的事情,在一堆花花绿绿的育儿杂志中,《孩子》杂志以其清新自然、全面实用的风格闯入我的视野。在生动真实的育儿故事中,总结提炼出科学的育儿理念,让我读起来亲切自然,用起来得心应手。   成为《孩子》的老读者后,我不禁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把自己的育儿心得在杂志上与大家分享。2009年9月,我的处女作《孩子成长,也需要私密空间》终于飘着墨香刊登了出来,旁边还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  “孩子做作业一会儿动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丁点作业要做3小时。会不会是多动症?”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原因,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有没有充满干扰注意力的因素呢?请看以下的场景,在你的育儿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呢?   不要阻碍孩子的探索  2岁的淘淘真的太淘气了!可不,他正撕开装有花生米的包装袋,把里面的花生米
我接手的幼儿园求助案例,多数与法律有关。但也有一些,远未达到需要法律解决的层面,只是因为家长的态度,有些小事成了大事,险些不可收拾。  在这家幼儿园里,小东跟小辉正在玩《手指的游戏》,小辉玩得太起劲,小手一挥,不小心碰到小东的脸。“啊呀!”小东叫了一声,脸颊上出现一条小小的红印。半是疼痛,半是惊吓,他眼红红的,眼看要哭出来。  陈老师马上跑过来仔细地检查了伤口,发现并不严重,就带小东去保健室处理,
宝宝从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会面临种种的不安全因素。但宝宝的求知欲又是那么强,喜欢自己探索学习,不断认识这个世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给宝宝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宽松的环境,增加他们的自由度,鼓励他们自我探索,而不是一味地用“不”来阻止,否则,只能使宝宝感到挫败,变得怯懦胆小,或是烦躁逆反。   需要设置的防护  窗户的护栏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喜欢从窗户探视外面的世界,大一点的孩子不仅
当女儿和她的表姐痴迷童真世界时,我除了感受到自己被疏离,还多出一丝嫉妒来。为什么子桐不像迷恋表姐那样迷恋我?表姐到底有什么魔力?认真审探她俩的相处点滴,我渐渐明白了一些奥妙。  小表姐比妈妈更尊重人  即使像我这样比较有耐心的妈妈,大部分时候也没能认真听子桐的讲话,脑袋里总在想其他的事情,回答不是南辕北辙,就是“思”、“啊”之类的应付。和我不一样,表姐每次都看着子桐的眼睛,非常安静地听她说完,再发
时光是那蔚蓝的夜空,精彩就是那夜空中绚丽的星辰,而《孩子》无疑是我夜空中最璀璨的那颗。  从偶然结缘到深深爱上她,转眼已经四个年头了。每天和可爱的宝宝、温馨的插图打交道,让我越来越像个孩子一样享受这份快乐。《生日祝福》、《童趣瞬间》、《孩子的画》……在这些栏目里我看到了许多让人感动的瞬间、一张张活泼可爱的宝宝笑脸还有那充满童真和想像力的涂鸦……这些精彩的片段都是我工作的动力。  在此要衷心谢谢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