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超声特征分析及诊断模型预测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绝经后老年女性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超声特征。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内膜病变分为良性病变组(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及恶性病变组(子宫内膜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子宫内膜厚度、多普勒血流参数,以及良性组与恶性组回声均匀性、是否合并囊性结构、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完整性、血流评分及供血血管的差异,并根据上述超声特征建立预测模型。

结果

共有136例患者在我院手术并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病变组72例,恶性病变组64例。恶性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高于良性病变组[(28.75±14.66)cm/s比(22.94±13.62)cm/s、(14.75±8.10)cm/s比(11.56±6.21)cm/s],恶性病变组病变厚径显著大于良性病变组[(19.31±8.97)mm比(10.14±4.31)mm],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良性病变组(14.75±8.10比11.56±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3、2.597、7.452、2.028,均P

其他文献
尽管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已经初步建立了群体保护屏障,但随着多种新冠病毒变异体的持续出现,突破性感染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新冠病毒检测仍是发现传染源和中断传播链的关键。目前,以核酸、抗原、抗体检测为基础的新冠病毒检测形式呈多元化发展。在相对疫情早期的后新冠时代,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场景的防控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本文总结了现有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适用特征,以期为临床及公共卫生人员提供精准化决策依据。
期刊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一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包括特发性PAH、遗传性PAH和疾病相关的PAH等,由于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也具有较大差异。目前,PA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疾病负担重,诊治方案仍有待探究,因此,研究PAH的遗传易感性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的发展,发现了大量与PAH发病机制、临床表型、治疗和预后相关的
期刊
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一种分解代谢过程,通过降解不同的细胞质成分,有助于维持细胞外或细胞内压力下的细胞平衡和生存。自噬也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方式,侵入机体后的病原体会被宿主细胞的吞噬体吞噬,吞噬体成熟后形成自噬小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由于各种水解酶的作用而降解,同时将病原体清除。肺部非典型病原体通过干扰宿主细胞自噬水平,逃避宿主细胞通过自噬对其清除,并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最终达到感染宿主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与自噬关系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期刊
过敏进程揭示罹患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后期易发生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卫生假说强调个人卫生和环境越干净,哮喘和变态反应(过敏症)的发病率反而越高。现认为,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LR)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在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LR参与过敏进程的发生发展,并且连接过敏进程与卫生假说,有望成为治疗哮喘和过敏症的新靶标。
期刊
随着高分辨率胸部影像系统和肺癌筛查程序的应用,多原发肺癌(multipleprimarylungcancer,MPLC)患者正成为临床实践中日益增长的人群。但是,MPLC诊断标准及其与肺癌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metastasis,IM)之间的鉴别仍然存在许多争议,特别是在组织学相似的病例中。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MPLC诊断标准的变化以及MPLC与IM的影像学、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鉴别诊断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多学科诊断、算法、预测模型及人工智能在MPL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此外,
期刊
获得性肺静脉狭窄可由多种原因所致,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临床医生对于此疾病的认识仍不够充分,且对于其可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尚未见系统性论述。本文通过复习以往相关文献,对获得性肺静脉狭窄病因及诊疗进行阐述。
期刊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能量或营养素缺乏的状态。老年人营养不良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是导致临床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给医疗资源带来较大的负担。引起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涉及人口学、多种慢性疾病及心理社会因素等。目前,我国对于老年人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相关建议尚未明确与统一。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证据及中国多地域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旨在规范中国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控干预手段,提高干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远期死亡预测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入组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医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329例,男性183例(55.6%)例,女性146例(44.4%),年龄(77.8±7.3)岁,80岁及以上142例(43.2%)。失访11例(3.3%),死亡151例(45.9%),最后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18例。根据患者生存结局,将318例患者分为死亡组(151例)和存活组(167例)。此外,另选取201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和椎体成形术(PVP)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骨科就诊的60~80岁老年OVCF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大于1/3且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两组互为对照。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骨水泥渗漏情况、再骨折情况和高值耗材花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