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保险消费者的界定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ron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为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和应对日益增多的保险纠纷,我国在保险立法和监管层面特别注意了加强对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权益的保护,保险消费者概念的确定,是保险服务中权责关系的明确前提,也是研究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逻辑起点。传统的消费者概念难以适用于保险领域,作为金融消费者的下位概念,保险消费者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对其概念的界定需要结合消费者保护法的基本原理和保险业的特点进行。
  关键词:保险消费者;概念;权益;消费者保护
  中图分类号:D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08-02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和保险消费的大众化,保险纠纷日益增多。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的信任关系到行业发展的根本,“以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为目的”也被明确为保险行业监管的基本思路。然而,耳熟能详的保险消费者一词,大多是经济领域或政府金融行业监管中使用的称谓,并未严格地界定其内涵和外延。作为成文法国家,明确保险消费者的概念,是我国保险消费者保护立法和实践深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一、保险消费者概念界定的必要性
  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1]一个概念的生成在于设置法律制度的建构节点,甚至是一系列法律规范的建构原点。准确的法律语言是立法活动与司法实践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法律词语是模糊的,人们的权益、义务与责任在一些情况下就无法确定,最终导致法治的难以实现。[2]保险消费者概念的界定关乎行业监管和权益保护的基础范畴划定,应成为研究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首要解决问题。结合我国保险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理论角度对“保险消费者”进行系统深入解剖,探讨其作为法律概念存在时所应被赋予的法定内涵,并明确其范围。这涉及对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回答:该如何理解参与保险活动的的“消费者”属性?与传统消费相比,保险消费和保险消费者的特殊性到底何在,是否需要将其独立出来通过立法进行特殊保护?
  二、传统消费者概念的困境
  由于消费者在交易中的弱势地位,法律通过赋予消费者特权以保障实质上的公正。传统的消费者概念,将消费限定在生活消费之内,即消费者是为生活消费而获得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所谓生活消费是基于人的自然需求而产生的保持人类生存和延续的社会活动。将“生活消费”理解为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所必需的基本消费,比如衣、食、住、行需要,消费仅仅局限于生活消费,使消费者的外延过于狭小,不能涵括现实生活中全部的消费者。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多样化,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已经越来越不具有可操作性。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應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肆意横行。”[3]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这一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的,无形商品(服务)消费,如旅游、电信、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
  在何谓金融消费者问题上,至今并无明确的界定,甚或依然存在质疑和模糊,概念界定的真正障碍其实根源于理念范畴,消费者这一概念适用于金融领域具有独特性,一方面,金融企业为消费者满足其基本金融需要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也为金融投资者获取盈利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这两者在外观形式上十分相似,单从交易或投资的客观行为样态来说,无法将金融企业的客户区分为投资者和消费者。[4]在购买金融产品、接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由于金融产品日趋复杂、金融市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普通投资者对金融产品时的理解力以及风险判断能力普遍较低,其判断能力、谈判能力、决定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愈加接近或等同于传统领域的消费者。由于专业判断能力的缺乏,普通投资者在选择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时,易于陷入非理智状态。在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普通投资者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对金融产品的品质判断指标缺乏认知,加剧了金融产品和普通商品的分离,使金融产品成为金融机构的专属物。普通投资者在与金融机构的法律博弈中也明显处于劣势。沿循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思路,对金融领域的非专业投资者予以特殊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保险消费者特别保护的必要性
  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它具有文义性、长期性、承诺性、负债不确定性等特征。保险产品表现形式为保险合同,其内容通过保险合同条款描述加以确定,“保险消费者”作为“金融消费者”的下位概念,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的“保险消费者”的简单摹写或转用,也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消费者”与行业名称“保险”的简单相加。
  (一)保险市场的高度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使得消费者处于弱势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信息对称的市场,不需要政府出面来保护消费者,因为消费者自己可以获得充分的信息,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保险市场并不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也是高度不对称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又可进一步细分成三类,分别是逆选择、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为了解决被保险人的行为所带来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人往往通过设计部分保险、免赔额、赔付上限等方式来区别不同风险类型的投保人,这更加重了保险合同的复杂性。此外,保险合同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较为突出,保险中介可能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误导、夸大、虚假承诺、低质量的服务、不专业的咨询等。
  (二)保险合同的履行通常具有远期性和射幸性,消费者利益易受侵害
  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开发、保险人收取保费在先,而是否承担保险责任取决于未来保险事故是否发生,保险人义务承担具有远期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保险人诚信水平不高,只看重资金的获取而忽视保障的提供,极有可能在销售、理赔等环节侵害消费者利益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保险人在收取保费到赔付保险金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欠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原因,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实现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寻求风险保障的预期有可能落空,但任何一个保险消费者都无力控制该风险。
  (三)对销售误导等问题,保险消费者往往难以举证,如果相关机制不完备,侵犯保险消费者利益就有机可乘
  一部分消费者听从推销人员单方的口头介绍,在对保险产品的类型、特点、风险及合同条款缺乏完整的认识时就进行签约,双方产生纠纷后,消费者举证证明对方存在欺诈或自己存在重大误解的难度很大,实践中往往维权艰难。
  四、保险消费者范围的界定
  根据消费者保护法的基本原理,的保险消费者,应当包括为保险保障需要向保险人购买保险产品、接受保险服务的社会成员,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随着保险产品越来越精巧和专业的设计,除了自然人之外,即便是企业法人和其他一些商事组织,对于保险消费中涉及的内容也存在不完全的认知引致的权益损害。在保险消费领域,自然人需要利用保险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防止或减少风险带来的破坏及损失;同样,企业法人、商事组织也需要利用保险来转移商业经营风险、避免风险发生的巨大损失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相对于保险服务者而言,无论自然人抑或法人组织,作为与保险服务者进行交易的一方,其弱势显而易见。反观对消费者保护的宗旨,其终极目标与价值在于对交易中处于弱势一方予以适当倾斜,通过增加强势一方的义务而实现各方利益的衡平,而非只以是否为自然人身份做出划定。[5]由此,绝对的将保险消费者的范围界定为自然人,将同样与保险服务者签订保险合同的非自然人驱离出消费者阵营,偏离了消费者保护的初衷亦不利于保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04.
  [2]许飞琼.新《保险法》的进步与缺陷——从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5-32.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292.
  [4]陈洁.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J].法学研究,2011,(5):84-95.
  [5]郭丹.保险服务者说明义务的边界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J].北方法学,2009,(6):71-7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经济生活》为范例,分别从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探究实践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引导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从而实现在生活中学,以学指导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旨在梳理自己对《经济生活》探究活动常识性的实践,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仁们的共同探讨。  关键词:经济生活;探究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一直倡导爱国主义。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新世纪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弘扬;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6-02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和过硬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在思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企业“内抓治理建队伍,外树形象拓发展”,这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要求,它要求企业从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的经营治理范畴之内,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也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电力;企业;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我們需要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0-02  20世纪60年
期刊
摘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作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低年级的大学基础实践性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类课程除了传授基本实验方法,进行测量技术训练的基本任务外,应该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基于这个目标,本文从优化课程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创新实践;理工科;实践性课程 
期刊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思想意识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文本从学生思想发展的现状和学生思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研究以及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具体的工作与理论研究体会。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73-02  党的十七大已经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以伽达默尔的语言观为切入口,从伽达默尔的语言观来分析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观点,赞同杜维明先生主张用“文明对话”来解决文明间的冲突的观点,从解释学的视角去分析“文明对话”的重要性。  关键词:伽达默尔;语言;文明对话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2-01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作为现代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哲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匠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皇家园林承载着远古华夏灿烂的古代文明,镶嵌着炎黄子孙绚丽的思想明珠,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世界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芭,在现代建筑中具有十分诱人的魅力。深入研究中国皇家园林的历史成因,对我们在当代社会中设计建造现代园林无论是在设计思想、艺术创意方面,还是在建造原则、精神价值导
期刊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的孝文化,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孝文化在每个时代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孝文化的流变及其特质,旨在探究其在当今社会中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文化;流变;价值;重构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90-02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期刊
摘要:在近几年商品房价格不断攀高、土地资源日趋稀缺情况下,小产权房市场相当庞大,具备了相当深刻的社会影响力,成为政府不得不严肃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本论文以中国部分城市小产权房为研究视角,分析其成因,探究其问题,进而对小产权房未来发展的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产权房;住房政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04-02  小產权房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