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必定是兵家必争之地。“招拍挂”给了所有人公平的进京机会,以至数十年间粤派、港派、渝派等各路房企相继入京,沉浮于其间的房企又何止百千。
到如今,越来越贵的北京地价,让房企之间的竞争,成了“大鳄的游戏”,黑马和土豪频频现身,令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总有些土地场上的失意者,在这一波“抢地大战”或沉寂、或蛰伏、或被边缘,几欲走出人们的视野。
万科北京拿地10宗
今年北京楼市目光最集中的地点,恐怕非北京市国土局交易大厅莫属,一次次举牌,一次次刷新纪录,多少“热土”在今年诞生。
截至目前,北京总价最贵的单幅土地价格是58.66亿元,在门头沟诞生;单价最高的商品住宅楼面价格是7.3万元/平米,在朝阳区农展馆地块出现。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北京全市共成交土地出让金1673.9亿元,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土地出让金新高。
与此火热情形相比,北京呈现出来的另一个特点则显得过于冷酷:集中度不断提高, “小弟”越来越被市场边缘化。
其实,催生“热土”的背后,是对北京土地显得越来越“饥渴”的房企们。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北京历史上首次出现了4家房企购入经营性土地面积超过百万平米的局面,他们分别是万科、绿地、恒大以及北京城建。
戴德梁行12月发布的数据分析称,标杆房企2013年年内都加大土地市场投入力度,每有6.4元的销售额,就会拿出1元来进行土地储备。全国销售额排名前15位的房企,更是如此,每有1.7元的利润,就会拿出1元来拿地。
万科是截至11月在京拿地宗数最多的企业之一。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曾对媒体坦言,万科今年拿地不算少,万科必须持续增加北京土地储备。其在拿地金额上,单独及联合其他公司在北京拿地次数为10次,共支付土地出让金103.52亿元,而地价之贵,万科也深有感触。据悉,今年万科在全国的土地投入总值远远超过去年,但实际获得的土地并没有明显增加。
此外,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万科的销售金额没有冲上百亿。但机构分析认为,万科在京业绩突破百亿不成问题,仍然是北京市场的领跑者。万科在11月份的销售面积和金额均出现下滑,业内人士解读为或是有意为之,传言称是为了献礼明年万科三十周年。
土地价格高企,房企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胃口,为什么?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给出的答案是,再不拿地,开发商都要饿死了。
恒大等异军突起
今年北京土地市场上的“常客”,除了万科,央企国企绿地、城建,激进民企恒大、泰禾今年动作之大,远超往年。克而瑞机构分析师认为,“回归一线”在今年的土地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截至2013年11月,绿地集团今年已在北京购得10块土地,多为商业金融及多功能用地,共支付土地款项约81.67亿元,和万科并列成为今年在北京拿地次数最多的企业。而在之前的2011年和2012年,绿地似乎一直热衷于在三四线城市“盖高楼”,几乎少现身北京土地市场。
另一个重回一线的典型便是恒大。自从今年7月,恒大以购入沙河保障房地块的正式入京之后,短短数月时间在北京的土地市场上5次出手。截至今年11月,恒大已经凭借127亿元的成绩,成为在北京拿地总金额最高的企业。恒大挥金如土的姿态,被业内比喻为今年最大的“土豪”,其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购地规模,已经是去年的数倍之多。
不同于绿地和恒大这些原本就已是全国性的标杆房企,来自福建的闽派房企泰禾,以小搏大,成功晋升为北京“土豪”。从今年1月的“孙河大战”上,到在通州台湖连下数地,泰禾瞄准的都是“新鲜出炉”的新兴中高端板块。截至11月,北京拿下4块地,拿地金额为63.35亿元。据接近泰禾的人士表示,北京是最主要的拓展城市,据泰禾内部估计,北京市场的货值将超过300亿元。
除此之外,以融创、懋源、京投银泰为代表的企业也多一战成名。其中融创及其联合体虽拿地仅3次,但多次染指地王,拿地金额高达62.2亿元。在今年的销售业绩上,截至11月,融创在京销售额已经达到97.5亿元,冲上百亿,仅差一步之遥。从历年数据来看,百亿是进入前三名的门槛,业内预计,融创很有可能夺得年终前三名。
在国企中,北京城建表现较为突出,全年拿地6宗,拿地面积108.2万平米。从其年中报中可看到,今年北京市场是其重点拿地城市。
远洋等“失意”
有人风光得意,也有人黯然失意。今年北京土地交易中心的门槛,几欲被往来如织的各路人马踏破,但是有一些曾经风云一时的房企大佬,却已经很少现身,他们成了这波“抢地大战”的旁观之众。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面粉”,不增加土储,这些房企的未来走向渐成谜。毛大庆都曾向记者感慨,北京的这些“老哥们”,再不拿地,以后怎么办呢?
大牌央企远洋地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大佬,数年前也曾呼风唤雨:溢价率高达467%的亦庄地块、40.8亿元的大望京地王、光华路CBD地块……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土地市场就很难再见到远洋的身影。
远洋地产总裁李明曾在今年初表示,计划用100亿元的资金拿地,但是今年只是使用了5.22亿元拿下朝阳来广营项目。对于曾经屡创地王传奇的远洋来说,它似乎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致。
除了逐渐“被边缘”的大佬,还有许多中小房企,和北京土地市场的缘分越走越远。曾在2009年天价竞得北京顺义区地王的大龙地产,已经多年没有现身,而且竟还将公司巨资购买理财产品。一线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地价上涨之势恐难扭转,门槛愈高,恒者恒强,中小房企面对的土地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到如今,越来越贵的北京地价,让房企之间的竞争,成了“大鳄的游戏”,黑马和土豪频频现身,令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总有些土地场上的失意者,在这一波“抢地大战”或沉寂、或蛰伏、或被边缘,几欲走出人们的视野。
万科北京拿地10宗
今年北京楼市目光最集中的地点,恐怕非北京市国土局交易大厅莫属,一次次举牌,一次次刷新纪录,多少“热土”在今年诞生。
截至目前,北京总价最贵的单幅土地价格是58.66亿元,在门头沟诞生;单价最高的商品住宅楼面价格是7.3万元/平米,在朝阳区农展馆地块出现。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北京全市共成交土地出让金1673.9亿元,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土地出让金新高。
与此火热情形相比,北京呈现出来的另一个特点则显得过于冷酷:集中度不断提高, “小弟”越来越被市场边缘化。
其实,催生“热土”的背后,是对北京土地显得越来越“饥渴”的房企们。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北京历史上首次出现了4家房企购入经营性土地面积超过百万平米的局面,他们分别是万科、绿地、恒大以及北京城建。
戴德梁行12月发布的数据分析称,标杆房企2013年年内都加大土地市场投入力度,每有6.4元的销售额,就会拿出1元来进行土地储备。全国销售额排名前15位的房企,更是如此,每有1.7元的利润,就会拿出1元来拿地。
万科是截至11月在京拿地宗数最多的企业之一。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曾对媒体坦言,万科今年拿地不算少,万科必须持续增加北京土地储备。其在拿地金额上,单独及联合其他公司在北京拿地次数为10次,共支付土地出让金103.52亿元,而地价之贵,万科也深有感触。据悉,今年万科在全国的土地投入总值远远超过去年,但实际获得的土地并没有明显增加。
此外,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万科的销售金额没有冲上百亿。但机构分析认为,万科在京业绩突破百亿不成问题,仍然是北京市场的领跑者。万科在11月份的销售面积和金额均出现下滑,业内人士解读为或是有意为之,传言称是为了献礼明年万科三十周年。
土地价格高企,房企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胃口,为什么?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给出的答案是,再不拿地,开发商都要饿死了。
恒大等异军突起
今年北京土地市场上的“常客”,除了万科,央企国企绿地、城建,激进民企恒大、泰禾今年动作之大,远超往年。克而瑞机构分析师认为,“回归一线”在今年的土地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截至2013年11月,绿地集团今年已在北京购得10块土地,多为商业金融及多功能用地,共支付土地款项约81.67亿元,和万科并列成为今年在北京拿地次数最多的企业。而在之前的2011年和2012年,绿地似乎一直热衷于在三四线城市“盖高楼”,几乎少现身北京土地市场。
另一个重回一线的典型便是恒大。自从今年7月,恒大以购入沙河保障房地块的正式入京之后,短短数月时间在北京的土地市场上5次出手。截至今年11月,恒大已经凭借127亿元的成绩,成为在北京拿地总金额最高的企业。恒大挥金如土的姿态,被业内比喻为今年最大的“土豪”,其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购地规模,已经是去年的数倍之多。
不同于绿地和恒大这些原本就已是全国性的标杆房企,来自福建的闽派房企泰禾,以小搏大,成功晋升为北京“土豪”。从今年1月的“孙河大战”上,到在通州台湖连下数地,泰禾瞄准的都是“新鲜出炉”的新兴中高端板块。截至11月,北京拿下4块地,拿地金额为63.35亿元。据接近泰禾的人士表示,北京是最主要的拓展城市,据泰禾内部估计,北京市场的货值将超过300亿元。
除此之外,以融创、懋源、京投银泰为代表的企业也多一战成名。其中融创及其联合体虽拿地仅3次,但多次染指地王,拿地金额高达62.2亿元。在今年的销售业绩上,截至11月,融创在京销售额已经达到97.5亿元,冲上百亿,仅差一步之遥。从历年数据来看,百亿是进入前三名的门槛,业内预计,融创很有可能夺得年终前三名。
在国企中,北京城建表现较为突出,全年拿地6宗,拿地面积108.2万平米。从其年中报中可看到,今年北京市场是其重点拿地城市。
远洋等“失意”
有人风光得意,也有人黯然失意。今年北京土地交易中心的门槛,几欲被往来如织的各路人马踏破,但是有一些曾经风云一时的房企大佬,却已经很少现身,他们成了这波“抢地大战”的旁观之众。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面粉”,不增加土储,这些房企的未来走向渐成谜。毛大庆都曾向记者感慨,北京的这些“老哥们”,再不拿地,以后怎么办呢?
大牌央企远洋地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大佬,数年前也曾呼风唤雨:溢价率高达467%的亦庄地块、40.8亿元的大望京地王、光华路CBD地块……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土地市场就很难再见到远洋的身影。
远洋地产总裁李明曾在今年初表示,计划用100亿元的资金拿地,但是今年只是使用了5.22亿元拿下朝阳来广营项目。对于曾经屡创地王传奇的远洋来说,它似乎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致。
除了逐渐“被边缘”的大佬,还有许多中小房企,和北京土地市场的缘分越走越远。曾在2009年天价竞得北京顺义区地王的大龙地产,已经多年没有现身,而且竟还将公司巨资购买理财产品。一线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地价上涨之势恐难扭转,门槛愈高,恒者恒强,中小房企面对的土地困境,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