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填空压轴题的新趋势——两问填空题

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2020年和2021年安徽中考数学真题和2021年模拟题的分析,剖析了两问填空压轴题的特点,阐述了基于考查内容和试题结构对两问填空题进行了分类,从而预计此类填空题可以作为安徽填空压轴题的新趋势,并给出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课型.复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再现学过的概念、法则、定理以及解题方法,还应该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做更多的联想以及逻辑的联系,以新的更为全面的观点分析所学知识.复习不是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有更深入的理解.当下许多复习课多以“小题练习+知识结构图+例题+练习巩固+小结”的流程展开,其中“小题练习”环节就是根据本次复习课涉及的知识点列出填空或选择的小题,以此复习旧知。
1 问题提出rn《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20 年修订)》指出:数学教材为“教”与“学”提供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具体内容,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应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习题的有效性,科学、准确地把握习题的容量、难度,防止“题海战术”.应开发一些具有应用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格外关注教材的使用以及使用的
期刊
将一条曲线近似用某点的切线来代替,常常称为切线放缩法,充分体现了“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在某些不等式问题中,若能活用以下切线不等式ex≥x+1、ex≥ex、ln x≤x-1、ln x≤1/ex等进行放缩(如图所示),往往能快速实现解题目标.下面结合典型试题予以介绍,供参考[1].1利用ex≥x+1放缩直线y=x+1是曲线y=ex在(0,1)处的切线,且在曲线y=ex的下方,所以有ex≥x+1,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
通过解构高考真题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明晰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以素养培养的目标为指向,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以思维策略为线索,通过整体设计展开教学,达到夯实“四基”、提升“四能”的目的.
1引言201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安徽省初赛给出了一个不等式试题如下:设正实数a、b满足a+b=1,求证√a2+1/a+√b2+1/b≥3(1)文[1]、[2]、[3]、[4]分别给出了上述不等式的别证与探讨,文[5]在利用Cauchy不等式与向量分别给出上述不等式的两种证明后,提出了一些推广,读后颇受启发,从项数与指数两个方面继续对不等式(1)进行研讨,本文得到两个结论.定理1设xi>0(i=1,2,…,n).
在立体几何初步学习中,学生常因缺少有效的学法感觉困难重重,教学中,教师困于教材内容整体结构理解不足难以教透彻.本文从新旧教材宏观和微观对比入手,基于学生认知基础,提出整体把握教材、形成研究路径,深刻理解教材、实施教学设计,灵活使用素材、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建议.
一道高质量的数学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诠释它蕴涵的知识点,在学情检测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它的考查价值,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很好地提供它的科学依据.会解题者常有,但善于命题的不多见.命制一道高质量的数学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命题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同时在平时要比其他人更要注意身边的各种事物,还要有较强的灵感.
文[1]用坐标法证明了:命题1[1]以任意三角形各边为底分别向外侧作同向相似三角形,则位于外侧的三个顶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与原三角形的重心重合.文[2]用复数法将其推广到了一般的n边形,得到:定理1[2]以任意n边形各边为底分别向外(内)侧作同向相似三角形,则位于外(内)侧的n个顶点构成的n边形的重心与原n边形的重心重合.图1展示的是7边形时的情形.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但RV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RV基因组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和VP7)和6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6),其中NSP4可与RV其他非结构蛋白或结构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是RV感染、复制和腹泻机制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NSP4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021年新高考数学Ⅱ卷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稳中求新,聚焦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功能和育人导向作用.试题突出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科学把握数学题型的开放性与数学思维的开放性,全面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