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在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外语教师核心能力,应该更加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关键词]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 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132-02
引 言
有专家指出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确实,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赖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则依靠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人格特点、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等成分,其中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教师对其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节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师资培训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一)概念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申继亮,辛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行业的调节中枢。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其作用在于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监控对象的性质、教学监控的作用范围、教学监控的发生过程、教学监控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情绪等心理因素的调控能力:对教学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管理、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省与评价性和对职业发展的意识等的控制能力。
(三)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
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积极、主动地评价、反馈和调节,其特征表现为:主动与能动性、评价与反馈、调节与矫正、普遍与灵活、优化与协调。根据教学过程,辛涛(1998)把教师的教学监控过程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自我检查、自我校正和自我强化。所谓自我检查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的检查、审视和评价的过程,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敏感反应,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监控的开始阶段;自我校正是教师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的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它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外在体现;自我强化是自我校正过程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寻找自我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期巩固自己已经出现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的重新出现,这是教师教学监控过程一个循环的结束。
二、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其中既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
(一)直接因素
决定教学监控能力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否及时、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是否具备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够知识和经验,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对自身特点的理解以及对学习特征和学习背景的综合理解;三是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和现存的教学问题正确地联系起来,并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二)间接因素
主要有教师的心理状态,如教育动机、自我知觉、教学风格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教学活动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事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领导的支持等)、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学校的风气等。任何教学活动进行的状态和完成的效果都直接取决于教师能否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因为“教学监控”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领导者”、“监督者”的角色,课堂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都要在它的监督、领导下进行。
三、外语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师一般都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智力水平,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差异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计划与准备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注意自己传授知识的方式,但他们通常不大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状况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与评价,而且,多数教师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经验重复,多数人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把它看成是自己要为之献身的崇高事业(辛涛、申继亮,1994)。
(一)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效能感高的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成才,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努力工作。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效能感高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注意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不断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效能感低的教师由于不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会取得成就,便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和提高。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往往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焦虑和恐惧,常常处于烦恼之中,无心教学,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二)教学策略训练
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李芒,1999年)。教学策略是教师素质结构、教学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的优劣。
(三)加强教学反馈意识
教学反馈的重要实践意义,就在于通过反馈的调节作用,能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利用相应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各自的行为及其方式,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反馈应该具有激励性。即通过教学反馈,能够更好的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照学生的学习状态,向学生传递评价、启发、指导等反馈信息,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和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并激发起其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新动机。
四、结束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五个因素”(国家外语政策:学生来源与素质:教材质量;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师素质),一个公式:“即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括号内四者相加为10分,而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乘积就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关键是教师。外语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才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作出修正,从而减少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错误率,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 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132-02
引 言
有专家指出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确实,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赖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则依靠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人格特点、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等成分,其中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教师对其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节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师资培训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一)概念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申继亮,辛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行业的调节中枢。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其作用在于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监控对象的性质、教学监控的作用范围、教学监控的发生过程、教学监控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情绪等心理因素的调控能力:对教学计划与准备性、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教材的管理、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评估学生的进步、反省与评价性和对职业发展的意识等的控制能力。
(三)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
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积极、主动地评价、反馈和调节,其特征表现为:主动与能动性、评价与反馈、调节与矫正、普遍与灵活、优化与协调。根据教学过程,辛涛(1998)把教师的教学监控过程分为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自我检查、自我校正和自我强化。所谓自我检查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的检查、审视和评价的过程,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一种敏感反应,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监控的开始阶段;自我校正是教师在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的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它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外在体现;自我强化是自我校正过程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寻找自我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期巩固自己已经出现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的重新出现,这是教师教学监控过程一个循环的结束。
二、影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其中既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
(一)直接因素
决定教学监控能力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否及时、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是否具备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的足够知识和经验,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实践知识、对自身特点的理解以及对学习特征和学习背景的综合理解;三是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和现存的教学问题正确地联系起来,并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二)间接因素
主要有教师的心理状态,如教育动机、自我知觉、教学风格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教学活动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事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领导的支持等)、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学校的风气等。任何教学活动进行的状态和完成的效果都直接取决于教师能否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因为“教学监控”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领导者”、“监督者”的角色,课堂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都要在它的监督、领导下进行。
三、外语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师一般都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智力水平,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差异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计划与准备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注意自己传授知识的方式,但他们通常不大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状况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与评价,而且,多数教师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经验重复,多数人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把它看成是自己要为之献身的崇高事业(辛涛、申继亮,1994)。
(一)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效能感高的教师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成才,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努力工作。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效能感高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注意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不断学习有关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效能感低的教师由于不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会取得成就,便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和提高。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往往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感到焦虑和恐惧,常常处于烦恼之中,无心教学,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二)教学策略训练
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李芒,1999年)。教学策略是教师素质结构、教学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教学质量的优劣。
(三)加强教学反馈意识
教学反馈的重要实践意义,就在于通过反馈的调节作用,能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的双方利用相应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各自的行为及其方式,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反馈应该具有激励性。即通过教学反馈,能够更好的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照学生的学习状态,向学生传递评价、启发、指导等反馈信息,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和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并激发起其进一步获得成功的新动机。
四、结束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五个因素”(国家外语政策:学生来源与素质:教材质量;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师素质),一个公式:“即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括号内四者相加为10分,而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乘积就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关键是教师。外语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才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作出修正,从而减少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错误率,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