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测井曲线对三角地勘查区进行煤层对比,依据测井曲线划分煤层对比标志层,来找出煤层分布规律及物性特征,进而达到煤层对比准确可靠的目的。
【关键词】 测井曲线;煤层对比;标志层;煤层编号;三角地
三角地详查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满洲里以西,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呼伦镇,北东侧为俄罗斯,西侧为蒙古国。详查区在三角地勘探区(已设探矿权)的北部,由于区内岩、煤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曲线反映明显。可根据本区可采煤层厚度、煤层层间距、岩煤层物性测井曲线特征明顯的特点,采用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法及其他包括煤层特征对比法、层间距对比法、等对比方法还是比较可靠的。
1.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中段,该构造带以得尔布干超壳断裂为界可延至俄罗斯—蒙古国境内,资料表明该被动陆缘构造基底是元古代—古生代变质地和古生代侵入杂岩体,该基底上覆构造层为侏罗—白垩系火山岩及陆相沉积岩;中生代后期形成一系列北东、北西向构造断陷盆地并沉积早白垩系含煤地层,构成海拉尔含煤盆地群。
本区煤层赋存于大磨拐河组的含煤段中,全区共发育6个煤组11个煤层,煤层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为4-1、4-2、5-1、5-2、6-1、6-2、7、8-1、8-2、9-1、9-2煤层,其中6-1煤层有3个可采点,8-1煤层有2个可采点,可采面积小,且以孤立块段出现;5-1、7煤层无可采点,均为不可采煤层。4-2、6-2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4-1、5-2、8-2、9-1、9-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2.煤层的的测井曲线特征
海拉尔盆地群的含煤岩系均为陆相沉积,岩相变化较大,古生物化石少见,煤类单一,对比标志层不明显,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困难;但是,由于区内岩、煤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曲线反映明显,煤层组发育较为稳定,层组内煤层间距较小,层组间间距较大,各层组的煤层组合有不同的特点,4、6煤组内均发育1个煤层厚度较大而且较为稳定煤层,从而给本区的煤层对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兹分述如下:
4-2、6-2煤层厚度较大且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是本区良好的对比标志,首先对比4-2煤层,4-2煤层下部20-40m有一稳定发育的中厚煤层,即6-2煤层。以此二煤层往下推出7、8-1、8-2、9-1、9-2煤层。
虽然所有煤层都形成于泥炭沼泽环境,但多数含煤岩段是在漫滩、浅湖、沼泽的环境下沉积的,含煤岩段内的煤层相对稳定性较好,也可做为对比依据之一,如9煤组与12煤组的间距在140-340m之间,岩性特征与其他煤层层间距比非常大,可作为层组间对比标志。
3.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
4-1:4-1煤层在勘查区的西部,发育面积较小,共见可采煤层点6个,最大厚度6.79m,最小厚度1.89m,平均厚度3.37m。测井曲线为低密度,高电阻率,相对围岩为高幅值,界面清晰,密度曲线形态近似于方波,电阻率曲线不规则,煤层顶底板为低阻泥岩或粉砂岩,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4-1煤层对比示意图
4-2:4-2煤层:分东西两块,面积是4-1煤层的两倍,是两个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共见可采煤层点13个,最大厚度7.65m,最小厚度1.66m,平均厚度4.08m,煤层发育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简单,夹矸少,测井曲线形态相对于围岩均为高幅值,界面清晰,煤层顶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煤层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4-2煤层对比示意图
5-2:5-2煤层分东西两块,但面积远小于4-2煤层,共见可采煤层点6个,最大厚度7.57m,最小厚度2.09m,平均厚度6.30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与相邻煤层的层间距小,密度曲线形态近似于方波,电阻率曲线不规则,界面清晰,煤层结构简单,夹矸少,与顶底板岩性物性差异大,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5-2煤层对比示意图
6-2:6-2煤层是本次报告的最主要的可采煤层,分东西两块,共见可采煤层点13个,最大厚度9.75m,最小厚度1.94m,平均厚度5.41m。6-2煤层厚,且结构相对复杂,夹矸多于其它煤层,煤层中部有一高阻夹矸,煤层与顶底板岩性物性差异大,煤层界面清晰,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6-2煤层对比示意图
8-2:8-2煤层分东西两块,东边的面积大,西边的面积小,共见可采煤层点5个,最大厚度2.36m,最小厚度1.54m,平均厚度1.95m,煤层厚度较其他煤层都较薄,是7个计算储量的煤层中最薄的一个。与其它煤层的层间距也比较大,测井曲线形态多似剪刀状,与围岩的物性特征相差较大,煤层界面清晰,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8-2煤层对比示意图
9-1:9-1煤层分布在勘查区的西部,面积较小,共见可采煤层5层,最大厚度4.08m,最小厚度1.73m,平均厚度2.71m,9-1煤层分为上下两层,上部煤层厚度大于下部煤层,上部煤层夹矸较多,下部煤层薄,且没有夹矸,9-1煤层与他相邻煤层的层间距相对大些,测井曲线形态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对比特征,曲线为高幅值,界面清晰,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9-1煤层对比示意图
9-2:9-2煤层分布在勘查区的西南部,面积不大,但煤层厚度较大,最大可采厚度11.72m,最小厚度2.41m,平均厚度7.27m,共见可采煤层点6个,是7个计算储量的煤层中最厚的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夹矸多,煤层的电阻率与围岩的电阻率相差不大,测井曲线形态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对比标识,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9-2煤层对比示意图
3.结束语
我们知道在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煤层对比划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把各种工作方法综合分析研究,既要找出煤层特征的普遍性,又要找到它的特殊性,才能达到煤层对比准确可靠的目的,但是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也有一些不足,如有些地区会出现岩性变化较大,古生物化石少见,煤类单一,煤层测井曲线形态并不十分有规律性等对比标志层不明显等问题也会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困难,但长期实践证明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还是相当可行可靠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这种方法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矿业学院.中国煤田地球物理勘探[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2】张晓波张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对比方法分析
【关键词】 测井曲线;煤层对比;标志层;煤层编号;三角地
三角地详查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满洲里以西,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呼伦镇,北东侧为俄罗斯,西侧为蒙古国。详查区在三角地勘探区(已设探矿权)的北部,由于区内岩、煤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曲线反映明显。可根据本区可采煤层厚度、煤层层间距、岩煤层物性测井曲线特征明顯的特点,采用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法及其他包括煤层特征对比法、层间距对比法、等对比方法还是比较可靠的。
1.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额尔古纳非火山型被动陆缘中段,该构造带以得尔布干超壳断裂为界可延至俄罗斯—蒙古国境内,资料表明该被动陆缘构造基底是元古代—古生代变质地和古生代侵入杂岩体,该基底上覆构造层为侏罗—白垩系火山岩及陆相沉积岩;中生代后期形成一系列北东、北西向构造断陷盆地并沉积早白垩系含煤地层,构成海拉尔含煤盆地群。
本区煤层赋存于大磨拐河组的含煤段中,全区共发育6个煤组11个煤层,煤层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为4-1、4-2、5-1、5-2、6-1、6-2、7、8-1、8-2、9-1、9-2煤层,其中6-1煤层有3个可采点,8-1煤层有2个可采点,可采面积小,且以孤立块段出现;5-1、7煤层无可采点,均为不可采煤层。4-2、6-2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4-1、5-2、8-2、9-1、9-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2.煤层的的测井曲线特征
海拉尔盆地群的含煤岩系均为陆相沉积,岩相变化较大,古生物化石少见,煤类单一,对比标志层不明显,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困难;但是,由于区内岩、煤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曲线反映明显,煤层组发育较为稳定,层组内煤层间距较小,层组间间距较大,各层组的煤层组合有不同的特点,4、6煤组内均发育1个煤层厚度较大而且较为稳定煤层,从而给本区的煤层对比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兹分述如下:
4-2、6-2煤层厚度较大且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是本区良好的对比标志,首先对比4-2煤层,4-2煤层下部20-40m有一稳定发育的中厚煤层,即6-2煤层。以此二煤层往下推出7、8-1、8-2、9-1、9-2煤层。
虽然所有煤层都形成于泥炭沼泽环境,但多数含煤岩段是在漫滩、浅湖、沼泽的环境下沉积的,含煤岩段内的煤层相对稳定性较好,也可做为对比依据之一,如9煤组与12煤组的间距在140-340m之间,岩性特征与其他煤层层间距比非常大,可作为层组间对比标志。
3.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
4-1:4-1煤层在勘查区的西部,发育面积较小,共见可采煤层点6个,最大厚度6.79m,最小厚度1.89m,平均厚度3.37m。测井曲线为低密度,高电阻率,相对围岩为高幅值,界面清晰,密度曲线形态近似于方波,电阻率曲线不规则,煤层顶底板为低阻泥岩或粉砂岩,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4-1煤层对比示意图
4-2:4-2煤层:分东西两块,面积是4-1煤层的两倍,是两个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共见可采煤层点13个,最大厚度7.65m,最小厚度1.66m,平均厚度4.08m,煤层发育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简单,夹矸少,测井曲线形态相对于围岩均为高幅值,界面清晰,煤层顶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煤层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4-2煤层对比示意图
5-2:5-2煤层分东西两块,但面积远小于4-2煤层,共见可采煤层点6个,最大厚度7.57m,最小厚度2.09m,平均厚度6.30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与相邻煤层的层间距小,密度曲线形态近似于方波,电阻率曲线不规则,界面清晰,煤层结构简单,夹矸少,与顶底板岩性物性差异大,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5-2煤层对比示意图
6-2:6-2煤层是本次报告的最主要的可采煤层,分东西两块,共见可采煤层点13个,最大厚度9.75m,最小厚度1.94m,平均厚度5.41m。6-2煤层厚,且结构相对复杂,夹矸多于其它煤层,煤层中部有一高阻夹矸,煤层与顶底板岩性物性差异大,煤层界面清晰,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6-2煤层对比示意图
8-2:8-2煤层分东西两块,东边的面积大,西边的面积小,共见可采煤层点5个,最大厚度2.36m,最小厚度1.54m,平均厚度1.95m,煤层厚度较其他煤层都较薄,是7个计算储量的煤层中最薄的一个。与其它煤层的层间距也比较大,测井曲线形态多似剪刀状,与围岩的物性特征相差较大,煤层界面清晰,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8-2煤层对比示意图
9-1:9-1煤层分布在勘查区的西部,面积较小,共见可采煤层5层,最大厚度4.08m,最小厚度1.73m,平均厚度2.71m,9-1煤层分为上下两层,上部煤层厚度大于下部煤层,上部煤层夹矸较多,下部煤层薄,且没有夹矸,9-1煤层与他相邻煤层的层间距相对大些,测井曲线形态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对比特征,曲线为高幅值,界面清晰,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9-1煤层对比示意图
9-2:9-2煤层分布在勘查区的西南部,面积不大,但煤层厚度较大,最大可采厚度11.72m,最小厚度2.41m,平均厚度7.27m,共见可采煤层点6个,是7个计算储量的煤层中最厚的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夹矸多,煤层的电阻率与围岩的电阻率相差不大,测井曲线形态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对比标识,对比基本可靠,见下图。
9-2煤层对比示意图
3.结束语
我们知道在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煤层对比划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把各种工作方法综合分析研究,既要找出煤层特征的普遍性,又要找到它的特殊性,才能达到煤层对比准确可靠的目的,但是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也有一些不足,如有些地区会出现岩性变化较大,古生物化石少见,煤类单一,煤层测井曲线形态并不十分有规律性等对比标志层不明显等问题也会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困难,但长期实践证明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还是相当可行可靠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这种方法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矿业学院.中国煤田地球物理勘探[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2】张晓波张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对比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