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流与讨论成为化学课堂的主旋律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教版化学教材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设置的功能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该栏目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交流与倾听、启发与引导、归纳与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材;“交流与栏目”栏目;功能分析;使用建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2-005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并重、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交流与合作的理念与技巧。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和载体。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设置了不同的栏目,如“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等。在这些栏目中融入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这些栏目的设置对学生思维、推理、表达等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交流与讨论”栏目,在必修1与必修2中分别安排了14处和18处,(以“简答”、“填表”和“列举”等形式呈现问题),这些内容的设置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机会,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下面笔者就“交流与讨论”栏目的使用谈几点体会。
  
  一、“交流与讨论”栏目的设置意图与功能
  
  “交流与讨论”栏目根据教材内容需要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类比、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能力。
  1.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出核心知识
  现代学习论指出,学习需要感知,但感知并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因为只有问题,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交流与讨论”栏目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把知识以“问”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独立或合作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和获取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从中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对问题情境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原理进行探究。同时,栏目中的问题也指出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定向和引导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态度都能协调发展,为学生合作学习理念的培养和教师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运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化学必修2专题一第一单元中的《元素周期律》设置的“交流与讨论”栏目,目的是学生通过动手感知体验和问题的交流讨论,能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从而得到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提炼出元素周期律。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出结论,同时也能够更深层次理解“结构—性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会合作学习
  交流是课堂师生、生生关系的本质特征,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是寻找和发现共同点的过程或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寻找“共视”和“共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问答过程。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相互交流、质疑、论辩、启发、补充。共同求得问题解答的一种集体学习活动。因此从本质来看,“交流与讨论”所经历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从“问题思考交流与讨论结论和体验”的单向、线性的过程。而是如图所示的多向、循环、立体的过程。
  “交流与讨论”栏目为学生提供问题交流的平台,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改变了以往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培养了实践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吸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习的效果。而且栏目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作出反思和评价,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等,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调整、改进和完善。因此,“交流与讨论”栏目很好地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自我反思评价,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如在苏教版必修2专题三第三单元中的《简单有机物合成》设置的“交流与讨论”栏目,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推测怎样从乙烯合成乙酸乙酯,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哪些方法可以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再展示同学们写出的各种合成路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哪一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理由是什么?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yuner)在《发现学习的因素》一文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要有交流合作的意识,要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同伴,同时能够倾听和辩证地接受同伴的想法。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和训练思维,同时给学生提供体验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全面、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认知活动和情境活动达到了统一。所以“交流与讨论”栏目总是能够有侧重或全面地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
  
  二、“交流与讨论”栏目的教学策略
  
  现代心理学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交流与讨论”栏目为我们提供了平台,我们如何利用才能使效果达到最优化呢?
  1.注意交流与倾听,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交流与讨论”栏目不仅呈现了学习内容f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指明了学习方式(采用交流与讨论的方式)。由于交流与讨论活动(包括感知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讨论、反馈评价以及获得体验等环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根据栏目提出的问题去思考)、主动交流(在思考的基础上表达与交流)和深入反思(在思考与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在学生交流与讨论时,教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要及时洞察学生的疑问及争议,适时地进行引导。要坚决杜绝因为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全面,思考和交流的效率不高就采用包办代替。如苏教版必修2专题三第一单元中《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这一节内容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栏目,让学生写出甲烷分子的电子式,说明它的结构特点。部分同学认为 是平面型结构,部分同学认为是正四面体结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矛盾冲突”是师生、生生之间对化学知识和问题的体验与思考的不同,产生疑问,产生冲突。“矛盾冲突”是激发学生参与“交流与讨论”的诱发剂。让学生带着疑问充分讨论、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在学生无法互相说服存在冲突的时候,顺势点拨。你有哪些方法能证明你的结论呢?通过该栏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而和谐融洽的互动师生关系的建立,宽松的探究氛围的构建,使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2.注重启发与引导,培养良好的思维过程
  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不够成熟,思考往往没有方向。交流、讨论也没有目的,无法实现对“交流与讨论”栏目指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交流与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时机,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态势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教师在启发与引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原则。促使学生有效地交流与讨论;其次,对一些综合性强、难度或跨度较大的问题,必须做好层层分解,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够人手思考、讨论与交流;第三,在启发与引导时既要做到“启而有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又要“开而弗达”,不直接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教师富有思维与方法、简约而又有逻辑性的语言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在体会发现新知识的的喜悦、体验成就感的同时,能够构建新认知,强化内在对话探究学习的动机,
  3.注重归纳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归纳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学评价起着激励导向、质量监控、激励和信息反馈等多种作用。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问题的综合程度,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和小组共同探讨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也可能只得到的不够完整、全面或者表达欠科学性和条理性的结论。这就要求对“交流与讨论”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活动的表现并听取学生交流的内容。对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好的现象、所听到的独到见解等,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形成激励性评价,而对活动中不好的表现、错误的答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予以补充等。从而做到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完善答案、激发情感等。通过总结,巩固了知识系统,发展了思维水平,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交流与讨论”栏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思考、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与表现欲。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提升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6-81
  [4]江锡钧,沈理明,对“苏教版”高中新教材中“拓展视野”栏目的教学建议[J],化学教育,2010,(1):32-33
其他文献
摘要:突破以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将合作学习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列举了一些教学案例,以解题过程中产生的争议问题、课堂默写中出现的错误、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状况为切入点,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助,使合作学习不着痕迹地贯穿于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达到师与生、生与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高中化学;常规教学;合作能力;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11-00
回顾近几年我校化学竞赛工作,我作为一名参与竞赛的教练员深深感到:竞赛工作是半争胜负,半悟道。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我校的竞赛之路:  一、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是前提  化学竞赛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如何传承优势、创造辉煌是一届届热爱化学、热衷于化学竞赛的学生团队和教练团队需要攻克的难题。为此我们把培养兴趣作为化学竞赛的第一课,高一新生入学后,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等专家作关于化学学科发展前景的专题讲
Making mistakes is a very interesting topic. There are a lot of ideas on this topic. I have a lot of experience with this because I also learned a new language, Spanish.  犯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有很多看法。我在这
【栏目要求】  1. 将学生习作根据中考分值给出成绩; 2. 在应该修改的地方划线并标注序号;  3. 根据所标序号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4. 给学生习作点评;  5. 请点评名师提供简历一份,包括:学校、职务、职称、荣誉、教研教学成果、照片一张。  投稿邮箱: zxsyy2007@163.com或whzxsyy@163.com  来稿请寄: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学生英语
摘要:根据教学实践,结合“氢氧化铝的性质”的教学案例,浅谈在处理课堂“意外”的收获及做法。  关键词:课堂意外;善待;有备无患;技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15  我们在课堂难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提出一些跟教学有关或无关的
Much as we love that old traveler’s maxim1—take only memories, leave only footprints—the first half goes out the window as soon as you land in South Africa.  雖然我们很喜欢那句古老的旅行家格言——“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除了你的脚印,什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4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17  一、教学背景  最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
Once there was a young girl named Patty. She had lots of fun and made many friends. During the summer before her third grade, Patty started to try a new sport. Swim team was nearly over and Patty was
[内容摘要] 摄影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暗室”到“明室”的过程。在胶片时代,手工作坊性质的暗室操作对摄影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数码时代,电脑操作带给摄影术的革命和飞跃更加了得,这使得摄影术终于摆脱了黑暗的感光限制而完全可以在明亮的环境里正常进行。本文通过简述摄影术的发展来介绍数码技术对摄影术所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划时代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明室?暗室?数码技术?摄影术  一
I Am Not Alone  When I was about to go to middle school, my parents moved to another city because of work. I had to leave my friends. Though I was very unhappy, I did not have a choice. I felt so 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