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若琳能红,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台湾创作型音乐人在大陆受到了过分热烈的追捧
挺早以前就有朋友推荐说这姑娘的歌好听,当时听了觉得很悦耳,平时放在家里车里都不错。但是从音乐的角度讲,她的音乐当中自己的东西太少,学的东西太多,过于像小野丽莎和诺拉琼斯了。
后来唱片评审团(注:由乐评人科尔沁夫发起成立,包括张亚东、小柯、周治平、金培达等20余位华语歌坛资深音乐人、乐评人、音乐专业媒体人士共同组成)评这张唱片,我给了高分。并不是觉得她真的值这么高的分数,是认为这种唱片进入主流唱片市场是好事,应该多推荐。这张唱片最终得了90多分,是我参加唱片评审团以来第三张超过90分的唱片,之前两张是张悬和萨顶顶。
其实我觉得不公平,在于台湾创作型音乐人在大陆受到了过分热烈的追捧;或者说,整个台湾音乐在大陆受到了过分追捧。
2003年,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精品购物指南》写乐评,那时候台湾音乐人还没大举占领大陆的大唱片公司,华纳、新索等四大唱片公司(当时叫五大,BMG和SONY还没合并)都还是大陆人掌权。后来以宋柯、许晓峰离开北京华纳为标志,台湾人开始迅速占领大陆大唱片公司的管理层。
“政权”的变更是这么发生的:当时台湾的唱片市场极度萎缩,走穴也没多少钱,而大陆的市场大,比如周杰伦唱片销量的95%以上在大陆,台湾能卖出三五万张就很不错了;歌手如今的主要收入来源还不是卖唱片,除了广告代言之外主要靠走穴演出赚钱,走穴当然要在大陆走,人多钱多。而之前国际大唱片公司亚太区的总部基本都在台湾,当看到大陆市场庞大,便集体移师北京了。
从90年代开始涉足唱片业的这批唱片公司的大陆高层,大多是当年的音乐青年,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写歌唱歌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参与其中。简单地说,几乎都是崔健时代、魔岩时代、校园民谣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除了正常的谋生、事业之外,这批人大多是心存理想的,多多少少都热爱本土原创音乐,朴树、韩红、孙楠、那英、羽泉等等叫得出名字的腕儿们,全是在那个时期从没人知道到大红大紫的。但是台湾人不热爱这些。
这几年,华纳、SONY
挺早以前就有朋友推荐说这姑娘的歌好听,当时听了觉得很悦耳,平时放在家里车里都不错。但是从音乐的角度讲,她的音乐当中自己的东西太少,学的东西太多,过于像小野丽莎和诺拉琼斯了。
后来唱片评审团(注:由乐评人科尔沁夫发起成立,包括张亚东、小柯、周治平、金培达等20余位华语歌坛资深音乐人、乐评人、音乐专业媒体人士共同组成)评这张唱片,我给了高分。并不是觉得她真的值这么高的分数,是认为这种唱片进入主流唱片市场是好事,应该多推荐。这张唱片最终得了90多分,是我参加唱片评审团以来第三张超过90分的唱片,之前两张是张悬和萨顶顶。
其实我觉得不公平,在于台湾创作型音乐人在大陆受到了过分热烈的追捧;或者说,整个台湾音乐在大陆受到了过分追捧。
2003年,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精品购物指南》写乐评,那时候台湾音乐人还没大举占领大陆的大唱片公司,华纳、新索等四大唱片公司(当时叫五大,BMG和SONY还没合并)都还是大陆人掌权。后来以宋柯、许晓峰离开北京华纳为标志,台湾人开始迅速占领大陆大唱片公司的管理层。
“政权”的变更是这么发生的:当时台湾的唱片市场极度萎缩,走穴也没多少钱,而大陆的市场大,比如周杰伦唱片销量的95%以上在大陆,台湾能卖出三五万张就很不错了;歌手如今的主要收入来源还不是卖唱片,除了广告代言之外主要靠走穴演出赚钱,走穴当然要在大陆走,人多钱多。而之前国际大唱片公司亚太区的总部基本都在台湾,当看到大陆市场庞大,便集体移师北京了。
从90年代开始涉足唱片业的这批唱片公司的大陆高层,大多是当年的音乐青年,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写歌唱歌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参与其中。简单地说,几乎都是崔健时代、魔岩时代、校园民谣时代成长起来的一批人。除了正常的谋生、事业之外,这批人大多是心存理想的,多多少少都热爱本土原创音乐,朴树、韩红、孙楠、那英、羽泉等等叫得出名字的腕儿们,全是在那个时期从没人知道到大红大紫的。但是台湾人不热爱这些。
这几年,华纳、S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