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人类意识的符号有两种:一种是认知性的逻辑符号,一种是感知性的表现符号。前者属于科学,后者属于艺术。两者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一个是实用的,一个是审美的。而语言既可以作为认知性逻辑符号系统,也可以作为感知性表现符号系统。它有两种:一种是日常语言,一种是艺术语言。日常语言就是我们的普通会话语言,它是告知性、实用性的,艺术语言则是表现性和审美性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构成的更精练、更有审美表现力的语言。而以文字为手段的诗,它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这是说,诗歌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般文学语言的特征和美感外,还必须具有内在征服力。这种力量是隐形的,是从表面找不到的但又深藏于语言背后的意蕴和精神。诗是表现看不见的,只可想见、悟见的东西,如心灵、道德、情操等。诗不仅仅在于表现什么,而是在于意味着什么,即隐含在语言符号之中的意义。
  下面我们从诗与散文的比较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诗歌语言的情感性
  苏珊·朗格说:“当人们称诗为艺术时,很明显是要把诗的语言同普通的会话语言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当然不能在其语言的要素——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做文章,也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的区别归结为诗有格律,散文没有格律。鉴于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进行比较,而应深入到内核,从两种文体的语言与作者心灵世界的关系上进行考察。
  从视点的角度看,诗与散文(广义)是异质的。所谓审美视点,“就是诗人和现实的反映关系,或者说,诗人审美的感受现实的心理方式。从审美视点观察,文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视点文学,即非诗文学;一类是内视点文学,即诗和其他抒情文体”(吕进语)。内视点也称心灵视点或精神视点。简单地说,诗关注的是内在世界,表现的是诗人内宇宙的形貌和色彩;而散文关注的是外在世界,描绘的是外宇宙的形貌和色彩。因此,散文语言力图尽量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产生逼真的艺术效果。客观性是散文作品的基本特征,外视点是散文的“身份证”。而诗歌恰恰相反,它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的描述,而是致力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感受,它是外在世界的内心化、体验化、主观化、情态化。诗歌对客观世界的观照主要通过“以心观物”“化心为物”“以心观心”三种基本方式进行。如果说散文是在外在世界徘徊,诗就是在内心世界独步,诗是诗人在内心深处的梦呓或独白。
  由于诗是一种内视点艺术,其主要任务不是再现客观现实,而是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因而,诗歌语言的描绘功能相对缩小,而表情功能大大加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与散文虽同属语言艺术,但实质上它们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诗歌语言是一种情感性语言,散文语言是一种写实性语言。若用散文的眼光去看诗,就会产生很多误解。比如,不少人就曾认为“白发三千丈”夸张失真,其实,只要明白诗歌语言是一种心灵语言,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误解了。
  诗人必须打碎散文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进入诗歌。另一方面,诗人又不能完全放弃写实语言,使诗歌完全陌生化。
  二.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就艺术精神而言,诗歌与音乐非常亲近。诗所运用的语言符号颇似音乐语言的音符,它总是力求淡化它的日常意义,以陌生的面貌出现,让我们只能用心去感悟,却不可言说。
  从外在形式上看,诗歌有着特有的韵律性,包括语言的节奏性和声调性。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就会知道,我国古代的诗都是能入乐歌唱的。从《诗经》到《楚辞》,从乐府民歌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性和韵律性。中国诗的音律,是由语音音节的停顿、声韵以及词本身的双声叠字等构成的。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开头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即使不看字义,先听声音,也可以把人们带入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中,感受到诗人孤寂的心境。这就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效果。不仅中国古代诗歌有着完美的音韵格律,日本的和歌,西方的十四行诗等,也都是在韵律性方面定型的艺术形式,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当代的象征主义,甚至把每个词当作音符,把每首诗当作可以演奏的乐曲。即使现代新诗有意打破格律束缚,也同样很讲究音韵美。在现代诗歌史上,“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等就明确提出新诗须具“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命题,并躬身力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都是具有音韵美的经典之作。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之所以说诗的语言是一种音乐语言,除了它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外,更重要的是其语言符号的价值取向。在读诗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觉察到,诗的语言时常透露出一种散文语言所没有的光辉。一些散文中显得十分平凡的字句,有时忽然会在诗歌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这里,语言的办事性功能已完全退化,而表情性功能却发展到最大限度,由原来散文语言对意义的追求变为对意味的追寻。当我们听到《蓝色多瑙河》《第九交响乐》《二泉映月》等旋律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有—种或宁静、或悲壮、或深沉的感受;同时,又因听者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想象力和当时环境的不同而感受各异,并且听者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意味,很难用“意义”这个概念去界定。诗歌语言也正是这样,当散文语言一旦经过诗人的组构,它就由外在世界的符号变为诗人心灵的音符,就有了—种不可代替性或置换性。
  当然,我们不能说诗歌语言就等于音乐语言,诗歌语言虽然追求音乐美,讲究韵律和节奏,但它绝不是单纯的声音艺术,不只是声音的优美回环,它是音与义的交融,即诗在追求意味的同时,也保持着对意义的依恋。倘若没有思想和意义,那它剩下的就只是一堆语言的空壳。另—方面,音乐语言的那些暗示性,有着明显的约定俗成的程式,比如听到哀乐,没有一点音乐细胞的人同样也会感到悲伤的意味,而诗歌的语言则相反,它总是力图排斥一切程式,它永远是独特的个人化的,是上帝都还没有听到的那个声音。
  三.诗歌语言的含藏性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在面对初中语文学习的时候经常是采取忽视的态度,学生认为语文知识不学自会,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其中蕴含了比较丰富的知
书籍是人类历史演变的记录载体,其传承着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古人的智慧结晶。在读书的过程同样是汲取营养的过程,是对自身内涵和视野的提高,可使学生一生受益。据作家冰心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其多数的语言能力多是来源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中学生阶段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记忆力,正是加强其课外阅读学习的大好时机。笔者在贯彻新时代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将课外阅读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取效
期刊
当前,“书法进课堂”活动已经在很多学校得到了开展.但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是否能通过我们现有的教学手段得到尽情地展现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很多学校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存在诸多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认识的汉字比较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读图的能力。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绘本阅读无疑是他们主要的阅读途径。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它是以图为主,文字为辅,互相辅助,表达一定的主题和情感的读物。  一、绘本
期刊
高效课堂的建设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必须要从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上进行分析,
《受戒》是作者汪曾祺四十三年前的梦。既是梦,便以桃花源式的生活,展现了少男少女纯美的爱情。明海和小英子生活在一幅幅明净、淳朴、自然的风俗画里,画里有作者家乡的幻影,河水清清,莲叶田田,秀色可餐;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热爱生活;这里的田埂上还有他俩的脚印,那是爱的痕迹。  一、水之美  作者的家乡高邮就是水乡。梦正是现实生活的幻影,小说《受戒》中,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
期刊
本文从借助题目留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借助标点留白,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借助插图留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借助结尾留白,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几方面重点探讨“留白”在小学语文文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内容主要描写了三次看戏经历。作者在该小说中用词丰富,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极为生动的场面,颇有韵味。本文将对《社戏》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加深读者对《社戏》的认识,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  一、情节扣人心弦  《社戏》的内容实际上很简单,主要是描写作者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农村看社戏。作者对少年时代的看戏的经历着墨详细。 
期刊
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大量的阅读教学,而语文阅读是一个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浏览与吸收,转化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个过程;若是思虑的深沉,这也是个作者与学生或是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
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没有情感,诗歌就没有生命.情感是诗的命脉.也只有用饱和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欣赏诗歌从本质上讲是情感体验式的,阅读者要走进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