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直接效应测试的雷电流C分量测试系统

来源 :高电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FRP)雷电直接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雷电多分量高精度时序控制及连续共同作用的相关测试及控制技术难题,采用大功率整流滤波回路设计了雷电流C分量发生回路,并研究了平波电抗器及负载对C波输出波形的上升时间、纹波系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平波电抗器的升高,雷电流C分量的上升时间增加,纹波系数降低。为保证雷电流C分量发生器的安全正常运行,设计并研究了由电感和非线性压敏元件组成的雷电流C分量的耦合/去耦网络(CDN),探索了不同特性的脉冲电流波注入对C分量发生器工作特性的影响规
其他文献
Soil drying-rewetting(DRW) events affect nutrient transform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drying intensity during the DRW events. Therefore,
期刊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了解青藏高原微生物的功能代谢潜力和预测青藏高原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三江源地区高寒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这两种草甸类型土壤微生物为对象,利用微生物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4.0)技术开展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研究。结果
期刊
土壤颗粒是土壤质地和结构的基本物理属性,其化学及形貌特征的变化能够指示土壤环境的变迁,研究颗粒的特征有助于了解土壤的成土过程和演化特点。以湖北省九宫山的基带棕红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不同粒级(<2 000、450~2000、100~450和25~100nm)土壤颗粒的化学性质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随粒级减小,土壤颗粒的pH值、比表面积和Zeta电位均逐渐增加;而电导率则逐渐减少。土壤
期刊
为研究井水灌溉条件下陕西沿黄盐碱地水稻种植不同生育期土壤盐度的动态变化,以灌溉频率、灌水深度为因素开展大规模水稻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土壤的电导率和pH。结果表明:0~40cm土壤电导率有所下降,土壤盐度呈脱盐趋势;而40~60cm土壤电导率升高,土壤盐度呈积盐趋势;土壤层越浅,水稻种植的脱盐作用越明显。水稻种植后的土壤pH较种植前有所增高,且20cm以下土层pH增加比浅层明显。不同灌水
期刊
10月27日,由四川省地理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承办的"纪念四川省地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18年学术年会"在四川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省内外20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近30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此次盛会。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四川省地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就学会党建、学会建设与发展相关事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期刊
~~
期刊
巴西IBM Research公司宣布了AgroPad物联网(loT)原型,这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农民检查土壤和水。这项技术的出现正值农民们必须将他们的土壤和水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环境和其他化学分析的时候。这往往是昂贵和耗时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小农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赋予农民土壤和水分析能力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在农场进行环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的决策。
期刊
积雪是高寒地区不可忽视的生态因子,不仅直接影响土壤温度、水分,而且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为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对积雪变化的响应,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县高寒草甸,通过人工堆积的方法建立4个不同积雪梯度,以自然积雪量为对照(CK),2倍于自然积雪量(S1)、3倍于自然积雪量(S2)、4倍于自然积雪量(S3)。运用Biolog-Eco板法研究不同
期刊
对墨西哥柏人工林开展野外施N试验,探讨不同施N量对林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墨西哥柏生长初期(5月)和速生期阶段(7月、9月),土壤SOC在N3样地达到最大值,分别是2.39%、2.24%和2.30%;TN含量在N3样地达到最大值,分别是0.19%、0.18%和0.17%。(2)不同施N处理下林地土壤C/N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11.66~14.35范围
期刊
鉴于小区噪音问题,提出了一套监测与发布方案。利用声音传感器和北斗定位系统采集噪音的大小、产生的位置、发出的时间,通过无线电波与监测中心建立起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监测中心接收、处理从各个噪声检测仪发来的数据,显示在北斗地图上,并通过WEB实时发布到客户端。为用户提供噪音分布信息,为城市环保部门制定防噪音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本作品已受理实用新型专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