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当老师宣布要做游戏时,学生“信心百倍”“振臂高呼”,但事实上,所看到和进行的往往是数学趣题或思维训练,学生顿时“万分失望”“唉声叹气”。看来是习题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正如席勒所说:“发挥人类才能的理想环境是游戏的庭院,人类的卓越性与创造性的源泉是人类之中的孩童。”这话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游戏具有神奇的诱人力量?伽达默尔认为:游戏真正的主体是游戏本身,而非游戏者,是游戏一次次地将游戏者纳入其中。李敏博士则认为:游戏满足了学生的娱乐需要,从而使课堂富有生命的动感和气息。潘庆玉博士还认为:规则在游戏中既是一种积极限制,也是一种积极的赋权,它赋予自由行动以意义和价值,这是游戏中的一个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游戏的秘密在于它的娱乐性、规则性和公平性。
基于此,笔者立足游戏思考习题教学,探讨在游戏启示下如何改进习题设计,使习题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促其身心并用、沉浸其中。为便于交流讨论,下文将改进的策略以例谈方式向大家介绍。
一、融入“娱乐”,让习题具有“主动性”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体“拉拢”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受众——小学生群体。我们不难发现媒体的娱乐功能是真正的“杀手锏”,它满足人类认知活动最基本的需要——娱乐,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数学习题设计的盲区。因此,在数学习题设计中应关照学生的这种需求,有效地将“娱乐”引入习题。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11*.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呢?
习题“11”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奇数与偶数和的运算规律,“*”则表示是选做习题,学生可选择“做”或“不做”。其实,对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努力做到让学生见“题”眼开,锲而不舍。因此,我们可将“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的规律隐藏在“转盘中奖”的生活娱乐之中,作这样的改进:
12×42 =24×21,62×13=31×26,像这样的就叫回文算式。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有了“评价标准”和学习目标,很快就会将规则转化为行动策略。学生主动依据计算结果找回文算式,不断地投入到计算、判断、再计算的活动中,极大提高了练习量和学习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把“相亲数”“逆序数”“喀氏数”等一些数学规律融入到习题设计之中,让习题具有评价功能,学生依据“标准”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三、引入“机遇”,使习题变得更加“公平”
因为习题充满机遇,结果人人都有可能获胜。大家情绪高涨,乐此不疲,“操作”“运用”“计算”等一切尽在其中。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游戏启示下设计的习题,改变了习题只作为传递知识工具的传统,使习题既有游戏的“影子”和魅力,能主动地吸引学生和启迪智慧,又不改变夯实基础、发展技能的基本功能。当然,目前的探索非常有限,这条路一定还充满荆棘和艰辛,期待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分享“盛宴”。
为什么游戏具有神奇的诱人力量?伽达默尔认为:游戏真正的主体是游戏本身,而非游戏者,是游戏一次次地将游戏者纳入其中。李敏博士则认为:游戏满足了学生的娱乐需要,从而使课堂富有生命的动感和气息。潘庆玉博士还认为:规则在游戏中既是一种积极限制,也是一种积极的赋权,它赋予自由行动以意义和价值,这是游戏中的一个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游戏的秘密在于它的娱乐性、规则性和公平性。
基于此,笔者立足游戏思考习题教学,探讨在游戏启示下如何改进习题设计,使习题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促其身心并用、沉浸其中。为便于交流讨论,下文将改进的策略以例谈方式向大家介绍。
一、融入“娱乐”,让习题具有“主动性”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体“拉拢”了越来越多的特殊受众——小学生群体。我们不难发现媒体的娱乐功能是真正的“杀手锏”,它满足人类认知活动最基本的需要——娱乐,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数学习题设计的盲区。因此,在数学习题设计中应关照学生的这种需求,有效地将“娱乐”引入习题。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11*.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呢?
习题“11”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奇数与偶数和的运算规律,“*”则表示是选做习题,学生可选择“做”或“不做”。其实,对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努力做到让学生见“题”眼开,锲而不舍。因此,我们可将“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的规律隐藏在“转盘中奖”的生活娱乐之中,作这样的改进:
12×42 =24×21,62×13=31×26,像这样的就叫回文算式。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有了“评价标准”和学习目标,很快就会将规则转化为行动策略。学生主动依据计算结果找回文算式,不断地投入到计算、判断、再计算的活动中,极大提高了练习量和学习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把“相亲数”“逆序数”“喀氏数”等一些数学规律融入到习题设计之中,让习题具有评价功能,学生依据“标准”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三、引入“机遇”,使习题变得更加“公平”
因为习题充满机遇,结果人人都有可能获胜。大家情绪高涨,乐此不疲,“操作”“运用”“计算”等一切尽在其中。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游戏启示下设计的习题,改变了习题只作为传递知识工具的传统,使习题既有游戏的“影子”和魅力,能主动地吸引学生和启迪智慧,又不改变夯实基础、发展技能的基本功能。当然,目前的探索非常有限,这条路一定还充满荆棘和艰辛,期待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分享“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