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163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在九年级之前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和小学自然课程中,仅仅是对化学的一些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和一定的化学思维.可见,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化学的入门学习就变得分外重要,如何走好这一步,就成为广大教育者研究的课题.
  一、更新观念,建立“以生为本”的启蒙理念
  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主要源于对实验的好奇.对一些抽象的元素符号、化学反应,学生还比较陌生,谈不上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感觉教师的讲解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避免单方面从化学走向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思维走向化学.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对化学物质进行感知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性思维,从而由化学表象逐步进入到对化学本质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性格特点和生活经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如,在呼吸中体会氧气的存在;在吃饭中体会盐的存在;在五金中体会铁、铜、铝的存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诱导学生化学思维的萌芽.
  二、心灵点拨,营造“魅力化学”的启蒙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启蒙的第一步.学习化学的保鲜期是有限的,但是持久的兴趣必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永久推动力,是学习化学的催化剂.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化学历史,如趣闻、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很多化学趣闻、典故,犹如故事一样吸引学生倾听.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化学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神奇,从而促进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在讲“甲烷”时,教师可以利用著名的“东陵大盗”事件,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力量,从而引入学生对“甲烷”性质的学习.事件导入:1928年的夏天,军阀孙殿英看上了东陵慈禧太后的墓地,趁着军阀混战带人开始挖掘墓地,在苦苦挖掘了三个月之后,慈禧太后的墓地终于被打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盒精致的上等鸦片,其中一个旅长想着一过烟瘾,当火柴被点燃的一刹那,“轰”的一声墓地发生了爆炸,所有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故事点燃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纷纷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是慈禧太后留下的机关吗?这时课堂的主角——甲烷便被自然导入,学生对甲烷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甲烷性质的讲解也就水到渠成.
  2.结合课堂生成,如错误、意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教师传输化学知识、传递正能量的阵地.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生成,哪些错误或意外的生成才最贴近学生的认知,教师的机智应对可以使学生感受教师的魅力所在,成为喜欢化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利用紫色石蕊溶液对二氧化碳的酸性进行检验,学生清晰地看到了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然而在加热后,红色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变回紫色,这使学生感到非常意外,对实验产生了质疑.学生质疑:为什么二氧化碳被赶出去了溶液还是红色?面对这样的意外生成,教师要沉着面对,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猜想,引导学生从根源上找原因.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实验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其中就会有杂质气体氯化氢,该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交流,选择了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的酸性进行再次验证.教师对意外生成的灵活诱导,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师对自己问题的尊重,从而对化学产生了尊重和热爱之情.
  三、能力提升,练就“化学技能”的启蒙思维
  化学具有宏观和微观二重性.宏观的事物学生可以直接进行感知,而微观的事物有时借助高端仪器也不一定能够感知到.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宏观事物与微观事物的联系,不断向学生渗透分析事物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水”时,教师可以利用电解水的实例,让学生知道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从而延伸到水分子变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情境,将微观粒子进行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对微观世界进行认知和理解.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比喻”的方式,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化学物质的存在,利用相似的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为学生架起一座思维的“桥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实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入门.
  总之,化学启蒙不是教师几句鼓励性的语言就能做到的,而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对化学学科的尊重.只有将化学魅力与学生情感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体验到学习化学的快乐,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化学的怀抱,陶醉在学习化学的快乐之中.
其他文献
如果要对魅力课堂中教师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美国教育学家吉诺特的一段话应该是很贴切的:“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学生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创造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生气,也能使他们开心;我能伤人,也能救人。”原来,教师的认
摘要:新课程改革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本”, 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特别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新物理教学课标的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 授人以鱼”,更要“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为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叶圣陶指出,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是教的目的.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
江苏赣榆县海头第一初级中学张夫涛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摆在  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活动是活动化的教学,而主体参与则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因此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对于落实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一、教学
当前中学生挑食、偏食、厌食现象严重,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率双重高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营养知识的匮乏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留下了隐患.高中生物新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每个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合理渗透营养教育,丰富学生的营养学知识,培养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  数学和谐课堂具有愉悦性、心理和谐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全面性等特点.那么,如何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其情感因素得以培养,
技术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举足轻重.长期以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因而物理实验创新这一课题早早被提上议程,却至今未能打破瓶颈.  从实验本义出发,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深厚、生活性显著、实践性明显的知识学科.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根据相关的教学理念标准,通过使用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践学习活动,实现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点与学习技能的有效掌握.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纲要中对教师主导特性的发挥和主体特性的运用,提出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要求.“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作为新课改下教师主导特性和学生主体特性有效展示和运用的教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完善,营造一个真正自主、趣味、高效课堂愈来愈成为高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与此同时,高中物理具有思维逻辑性强、知识转化要求高、题型难度大等学科特点,这为教师的课程教学、学生的知识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是所有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钻研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兴趣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特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广泛的联想,使学生的思维触角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发展,这样不仅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