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che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定位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和农村教师网络教育的背景下,对网络研修模式及其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探讨。初步建构了农村教师网络研修模式,以及从中所总结出的可执行的、高效的、可推广的农村教师网络研修途径,对于推进我国农村教师教育进程,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网络研修 农村教师 培训 有效性
  
   一、农村教师培训的问题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十分严峻,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教师培训任务异常艰巨,借助于网络研修的教师培训模式就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修养和专业素质不足,农村教师是教师培训中被忽视的群体,尤其是在农村教师中实施网络研修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网络研修模式,探讨其可行性,验证其实效性,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范畴中值得探索的问题。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这是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从已有研究来看,农村教师培训是目前广受国内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但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教师培训策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而对农村教师网络研修有效性没有深入研究。
  
   二、网络研修模式分析
   由于教师的网络研修模式借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并能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因而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极为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远程教学是一种运用信息传播媒介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完成教学过程的教学形式。最初的远程教学形成于20世纪后叶,即以函授学习为主要方式,教育者把讲义、教材等资料邮寄给求学者,使学生通过自修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虽然时间灵活,但却存在着传播时间长、效率低、信息量少等弊端。现代远程教学是一种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远程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在利用数字信号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亦即虚拟化教学,能够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地处理各种信息。
   从远程实现角度来看,现代远程教学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以视频会议系统为主的实时交互在线式远程教学;以互联网模式为主的实时交互式和非实时为主的远程教学;通过卫星电视进行信息传输和互联网进行信息反馈的远程教学三种模式。因此网络研修是远程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网络与多媒体相结合,以及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影响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因素分析
   开展农村中小学网上教研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缩小地区、学校、学科、教师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对网络研修有效性的研究在目前是一个热点,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教育界应加强对网络研修有效性的研究。农村教师网络研修有效性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网络技术虽然前途光明,但在网络教师教育中应用却还不成熟。调查表明,支持教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仅占21% ,大多数站点高度结构化。农村教师学习方式大都是通过浏览或者简单的活动来完成的,几乎没有网站支持教师主动的构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表明教育科研人员所推崇的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站中的普及应用还很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网站大多数只是提供文本及案例,而不支持教师网络远程信息分析与推断和问题解决与决策等解决高级实际问题的能力。
   1.影响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主观因素分析
   在中小学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一线教师严重忽视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对理论学习无兴趣,自认为理论与实践相距太远,用处不大。这可能是目前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最大症结,其实质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修养和专业素质的不足,抽象思辨能力的薄弱以及理论水平的低下,不愿意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缺乏分析和综合问题的习惯,难以独立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甚至自己都不愿意进行简单思考,更不愿意使用自己的大脑产生“思想” 了,只愿意进行“依葫芦画瓢”式的低水平学习。这些是长期存在于一线教师身上的陋习。
   2.影响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客观因素分析
   近年来,笔者在教研方面进行了探索,开展主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片区教研等活动。但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我们仍然感到有不少问题:农村小学不少教师包班;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农村小学财力有限,教师参加区级教研活动很不容易,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导致教育成本较高;而校内教研又缺乏专业引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之间教研发展不平衡;对教研的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
   调查发现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等问题,远远达不到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由于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发展的历史不过十年左右,它的理论和实践还远没有真正被人们所掌握,尤其是对农村教师还几乎没有涉及,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对它的描述和剖析仍是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深刻的过程,农村教师需要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同步提升。
   3.农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优势分析
   (1)资源共享。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教师、课堂不再是学生唯一可以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源的途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教师认知的对象,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共享。
   (2)快捷易变。通过网络,信息传递和更新非常迅速,师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获取各种各样的最新信息。
   (3)互动交流。利用网络平台,教师之间可以及时交流,畅所欲言,深层了解,触动思想,避免了面对面教研时碍于面子露真言的弊端。
   (4)节约成本。借助网络传播,节省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所需的大笔人力、物力开支。
  
   四、提高农村教师网络研修有效性的对策
   1. 搭建大型学习平台,构建学习社区
   要提高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的有效性,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简单易学、信息共享等特点搭建大型学习平台,构建学习型社区。比如采用电子邮件、网络讨论、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网上浏览、软件制作、多媒体视听等开展讨论。
   2.构建适合我国农村中小学特色的网络教研资源库
   网络教研部分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是积极开展网上教研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探索对网络教研有效的评价办法,提高教研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研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教研的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差距,为教研的均衡化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路。同时,通过开展网上教研,全面提升我国农村教师教研水平和对外交流的信息化水平。
   3.进一步建设已有网站和实验学科网页,搭建教研平台
   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主体,采取电子邮件、QQ群、ICQ+NetMeeting(网络寻呼+聊天室)方式、BBS(学科论坛)方式、MSN平台、视频点播等多种形式进行教研活动。
   (1)利用网络提高农村学校的教研效率;
   (2)利用校园网探索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新途径;
   (3)城乡联动,开展网上区域性教研,共享教研资源;
   (4)开展网上教研评价。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的专业意识淡薄,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力欠缺,这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促进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
  
  参考文献:
   [1]晁振英.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8,5
   [2]周细菊.农村小学如何搞好教研[J].湖南教育,2000,16
   [3]张瑞麟.中国远程教育的新视角:远程农村教师教育[J].2003,1
   [4]赵勇,武法提译.国外网络教育研究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王洋,黄丽娟等.对农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4,8
其他文献
笔者就如何对自创商誉进行计量和会计处理谈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众多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20年春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各个省市迅速蔓延,导致各地政府颁发相应的政策提倡居民减少外出。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孤岛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信息资源整合是处理“孤岛现象”的有效方法,强调了用整合方法处理“孤岛现象”过程中应重视的内容。文章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结膜炎等。近几年我国蛋鸡普遍发生该病,给家禽健康养殖和食品
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明显增加,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能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通过挖掘内部潜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顺应发展趋势,拓展发展空间2020
MIS系统的开发和风险是并存的。对系统开发进行反复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值。本文从系统开发的四个阶段入手,通过风险量化和评估。对每个过程估算风险事件最终对
普遍服务是电信业的内在要求。自从AT&T总裁西尔多·维勒在1907年首次提出普遍服务的概念以来,普遍服务的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世界上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将推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