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和谐文化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实现连云港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历史新征程中,和谐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还能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人们的发展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连云港风格的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把全市人民集聚在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旗帜下,矢志跨越不迟疑,勇于开拓不停步,争创一流不懈怠,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建设美好的国际性海滨新城,可谓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当前,连云港市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空前高涨,广大干群谋求跨越发展的信心与日俱增,推进崛起腾飞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框架迅速拉开,势头强劲。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富有亲和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和谐文化建设,用具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奋斗基础的和谐文化来凝聚全体港城人民的心智,激发全市干群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迸发充沛洋溢的创业激情,涌流源源不竭的创新动力,保持永不懈怠的创优追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是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迫切需要。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是现阶段全市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市人民团结向前、奋勇开拓的一面旗帜。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这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把全市470万干群集聚在这一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在容存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用宽容理性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问题,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从而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局面,形成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信念、士气和干劲,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向着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美好愿景乘风破浪、阔步前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要求。
  其次,建设和谐文化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实现的跨越发展,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协调的跨越发展,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也要求文化建设长足发展。事实上,建设和谐文化,不单能使经济社会的繁荣留下历史的印记,展现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独特时代风貌,而且可以让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时代主旋律深入人心、深入实践,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发展的主基调,为全市干群所接受所拥护,得到有力的支持和广泛的认同。
   再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连云港的重要内容。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连云港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构建和谐连云港的实践追求。构建和谐港城,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共生相长的和谐文化。实际上,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凝聚力、亲和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为构建和谐港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随着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必然出现纷繁复杂的情况,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然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思中形成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共建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从而激发出全市干群励精图治创事业的勇气、开拓创新闯新路的锐气、敢于超越争一流的志气。
  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是一项推动区域跨越发展的伟大事业。要实现这一伟大事业,必须构建与之匹配和协调的和谐文化,并通过和谐文化的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全市干群把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重要价值取向,以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务求必胜的坚定意志,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立足连云港城市文化的现实,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古人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思想和精神财富,直到今天,仍然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这也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资源。连云港自古山海原一体。山海相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铸就了文化传承中不可多得的和谐发展、和谐共享等文化因子,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为建设连云港独特的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深入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连云港区域文化中一些和谐文化的因子,充分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其得以传承、再获新生;就是要对连云港传统文化中体现和谐思想的文化资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正在建设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相匹配,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收借鉴世界特别是国际性海滨城市的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同样,建设和谐文化也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谐思想在世界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国际性海滨城市文化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连云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必须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国际性海滨城市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连云港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连云港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当然,学习不能照搬,借鉴不能照抄,要在碰撞中扬弃升华,在交流中正确取舍,唯其如此,才有助于我们和谐文化的丰富发展。
   ——结合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需要,建设与国际性海滨城市相匹配的和谐文化。当前,连云港正处在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新起点上,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历史重任,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光荣使命,催生着连云港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结合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崭新实践,结合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历史重任,结合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时代伟业,把和谐文化建设贯穿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始终,贯穿于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始终,贯穿于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始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涓涓细流汇聚成和谐文化的时代潮流。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站在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前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形成有利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于激发连云港和谐文化创造活力的生动局面。建设和谐文化,还要着眼于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长远未来,放眼世界,立足发展,树立起适应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需要的新的文化发展观,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崛起腾飞为动力,靠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连云港城市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
  责任编辑:袁文
其他文献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保护措施更趋多样化,保护手段也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转向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各种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具体到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的表现,一是新措施不断推出;二是原有重点措施的适用范围越来越扩大、要求也逾加苛严。我国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调查数据
本课题旨在通过教学实验,实证研究引进有效教学模式和借鉴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课堂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的干预效果。本课题的研究侧重于从核心因素'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税收风险,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优化税收风险管理体系,提升
<正> 送旧迎新的除夕钟声刚刚敲过不久,美国第一百届国会便正式开幕了。经过去年11月的中期选举,新的一届国会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得克萨斯州的民主党人士吉姆&#183;赖特取
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的同时,货物运输和快递行业发展迅速,这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民营物流企业,以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占领市场。企业的快速膨胀要
淮安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好周恩来家乡”活动主题,创设“打造五强堡垒,争做五星党员”活动载体,分层次、分领域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80年代以来,有关毛泽东读书生活及读书笔记题材的图书,日益成为扩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李锐的《毛泽东早年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是常态,是促使企业主动创新、实现“创造性破坏”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中国式的产能过剩添加了政府主导、技术创新能力等多个因素,呈现一幅复杂多样的
玻利维亚是拉美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与中国距离遥远,在国内的关注度不高,国人对玻维亚的了解非常有限,有关玻利维亚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加强对玻利维亚的研究,紧密结合国
江苏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也是粮食消费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江苏需要进一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    确保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向来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全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水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性补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