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研究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从“党建带团建”的视角出发,构建一套富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对提升大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农地流转是推进农业体系现代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土流网交易平台的数据分析京津冀农地流转的市场状况,发现三地农地流转市场在流转价格、流转效率、流转趋势等方面呈现多样化差异.基于多源流理论,分别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剖析农地流转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融合“企业+”和“网络+”以形成品牌优势、加强区域性政策引导以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强化政策参与者与企业家的引领作用以减小区域间流转差距等有利于农地有序流转的建议.
证据标准是证明标准的客观面相和前置条件,其本质上属于“程序准入”机制,包括“程序控制”和“心证隔离”两层含义.证据标准数字化的核心功能是控权而非放权,旨在实现应用系统对于“证据规格”和“证据基数”的机器筛查与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须妥善解决权力偏向问题、认知偏误问题和司法心证“解模糊性”问题,重点包括:优化技术红利分配,调整系统定位和运行方法,合理限缩系统的功能覆盖面,保持证据模型的适度开放性,强化要件式裁判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庞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资源开采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产业结构畸形等问题不断凸显,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2010-2019年数据样本进行测算,归纳出了我国41个强依赖资源型城市,51个中依赖资源型城市和24个弱依赖资源型城市,并分析了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克服“资源依赖”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对策建议:完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型城市人才集聚;重点扶持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互联网发展提出的时代需求.利用中国2009-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并采用门限模型回归来检验互联网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我国互联网发展仍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扩大影响程度会呈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相应互联网发展门槛值为0.2672.当跨过门槛值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速度有所减缓.互联网水平大于0.2672的地区仅为北京与上海,而其他省份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尽管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城乡间互联网接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为构建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懈奋斗,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流决定的,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开创了中国人民运用自己的法律制度,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先河.只有规划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的目标任务,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重视人心向背和共同利益的实现,才能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保证民族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
在分析河北省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度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对2011年至2019年河北省的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于河北省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河北省绿色金融发展快速,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地区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协调度正在逐年向好,二者耦合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2019年也已经达到勉强协调状态.
调查核实权的运行是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时查明案件事实、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的先决条件,在带来查明案件事实、保护公共利益等收益的同时,也需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的大量投入.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重复调查核实、全面调查核实、过度调查核实和盲目调查核实的情况,导致产生成本收益不匹配现象.究其制度成因主要有:调查核实主体角色定位不清,超越法定职权要求;调查核实权行使混乱,忽视办案阶段差异;调查核实程度过高,忽视证明标准要求;调查核实目标偏移,倾向追求胜诉结果.根据成本收益理论,建议从以下方面优化检察公益调查
张之洞与康有为作为晚清儒学的代表人物,均感于时代之艰对儒学作出了实质性的转型努力.将二人的儒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二人均重视对儒家道的阐发,强调变法的重要,关注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却在选择时代危局的解决径路时,因时代解读和政治理想的不同,由寻求合作走向了最终的决裂.在比较中,可以厘清他们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问题意识,廓清二人在近代儒学转型过程中的作用,理解他们的为人为学和时代精神,也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下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期刊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形成是与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历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反抗压迫和追求独立富强的革命与建设历程就是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仅影响了毛泽东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更是决定了毛泽东反贫困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要想全面理解掌握毛泽东反贫困思想,就需要深入地把握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将毛泽东反贫困思想放置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毛泽东反贫困思想的内涵与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