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概述,并以此目标为导向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为培养面向食品行业,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PBL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2-0138-2
  Reform and Thinking of Teaching on “Food Microbiology”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i Xiaoying et al.
  (College of Forestry & Life Science,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 & Science,Chongqing 402160,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teaching goals of food microbiology were summarized,according to the target,the reform measures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ode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food-oriented industrie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high-quality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Food microbiology;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ode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位课,涵盖内容广泛,知识体系复杂,既要建立在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及食品生物化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又是诸多后续课程如食品保藏学、发酵食品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学、谷物科学等的理论基础,在整个食品酿造、加工、保藏及品质控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2]。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充分掌握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能够利用微生物为人类制造更多可食用的产品,丰富食品加工原料;其次,要认识到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的关系,从而通过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的各种措施和手段,防止食品加工各环节的微生物污染,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最后,还要能熟练掌握食品卫生检验技术,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发酵产品开发、食品卫生质量控制及检测奠定基础。
  1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此课程及相关课程群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力支撑本专业“面向食品行业,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3-5]。通过教学实现以下3个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使学生具有过硬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得心应手的食品卫生检验技能,同时能通过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检测技术、综合的科研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食品发酵、保藏、质量控制等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5-7]。其次是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及相关的基本操作技术,增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展示能力。最后是素质养成目标。食品卫生安全一直是国家社会强调的重点问题,通过认识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争做有良心的食品人。
  2 课程教学改革
  2.1 优化教学内容 采用轻基础、重应用的教学内容安排,将教学内容分为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安全相关的微生物污染、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食物中毒及防治问题四大模块进行分类教学,便与学生梳理食品微生物学相关内容。同时,针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安排,食品微生物学与后续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保藏学》等都有部分交叉,针对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以及交叉的情况,进行细致推敲、深入讨论,力求使内容更为合理、精炼,重点更加突出。同时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将微生物检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放入理论课堂教学中,实验课程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用于检验技术培训与实际操作练习,从而使学生能在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上都能系统全面地掌握。
  2.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仍以PPT讲解为主,充分利用PPT展示更多的微生物相关内容的内容;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用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也称问题式学习),穿插于各教学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中的部分问题设计如表1所示。
  通过安排课堂讨论,动画、视频播放,以及学生参与的PBL形成互动式教学,将深化学生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2.3 调整考核方式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增加1个与食品微生物相关的展板的制作,占总成绩的20%(即作為期中成绩),其中展板的制作(占总成绩的80%)与汇报(占20%),既能考查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考察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个人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占总成绩的15%,参与PBL教学模式的情况及读书笔记占15%,读书笔记促使学生去了解目前最新的与食品微生物相关的知识及研究进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并与时俱进。
  3 结语
  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课堂上勇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课中课外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了自己理解分析问题、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承担并顺利完成相关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及卫生管理工作积淀深厚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王雪艳.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汉文版),2013(6):742-744.
  [2]申屠旭萍,傅小伟,郝培应,等.提高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59-60.
  [3]李剑芳,田丰伟,张灏.《微生物学》教学与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75-77.
  [4]刘廷国,黄劲松,郭军,等.“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5(7):86-88.
  [5]吕艳蓓,高申,叶春华,等.论《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融合之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2(9):30-31.
  [6]秦秀丽,孙佳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20(1):79-81.
  [7]伍国明,曾荣,温玉辉,等.食品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4):1-2.
  (责編:张宏民)
其他文献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2号135MW汽轮机满运行时1号轴振变化较大(125~165μm)且与负荷有关,顺序阀控制时与3号调门开度有关。在前期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准备进行高调门开关试验
电力工程的项目规模正在不断的壮大,500kV输电线路检修中,对于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本文针对500kV输电线路检修中红外诊断技术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重要方法,在使用中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和电力
摘 要:该文对传统村落的现状、衰落和消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的实施,对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乡村规划;村落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4-0013-2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
摘 要:《园艺操作技能训练》是一门专业实践性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该文分析了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细化考核内容以及提升教学条件水平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园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园艺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教学条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2-013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从以下6个方面重新构建了食品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实验内容项目化,实验平台开放化,实践基地企业化,实验教师双师化,教学理念工程化,考核方式现场化。通过这6个方面的改革,在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我国的经济正在呈现出逐年发展的新态势,现今中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发展新历程,特别是计算机通信的广泛应用,能在网络系统中结合通信技术建立网络模式体系,使现代化的通信系
摘 要:为适应我国食品行业对食品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食品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该文以食品类专业必修课《仪器分析》为例,基于传统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实训教学的改革措施,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仪器分析的实践实训能力,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训;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MBD是波音公司推行的新一代产品定义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方式,它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数据的唯一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以CATIA V5平台为基础,详细
素质教育公选课的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课程质量有待提高、学生缺乏对选课的认识等问题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该文对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