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文》编纂工作座谈会隆重召开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和江苏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元文》编纂工作座谈会于6月18日在师大学术会堂隆重召开。到会的有: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副组长、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主任周林及古委会其他领导、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方福康、副校长许嘉璐、杨国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近代史所、文学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图书馆、中央民族学院汉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古籍所,还有北京图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和编纂《全宋诗》、《全唐五代诗》、《清文海》的各有关单位和元代文史专家学者。
其他文献
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联、亳州市人民政府暨安徽省古典文学研究会、安徽省古代文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三曹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5月1日至5日在亳州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大陆16个省市及日本、韩国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提要60余篇,就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人才、诗文、辞赋、文论以及曹集版本、曹氏家世、曹家墓葬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雪芹继承前人遗产,加以改造采用,或仅限于文字,或仿其故事,其中用暗示方法加以褒贬者,晴雯死事可谓借王夫人之自私以衬晴雯之为宝玉设想,是借故事以褒。其暗用故事以暗寓贬者,莫如对于贾政之微词,皆似褒而实贬。如第四回末谓贾政"治家有方",似褒矣,而下文谓其子侄胡闹更甚。至其本人之评价,可于赵姨娘见之。赵之无知下流自私狠毒为书中最可厌之人,而贾政竟与之生男(环)育女(探春),此雪芹用《登徒子好色赋》中故事,以衬托贾政之好色,趣味庸劣不堪也。登徒子之妻"蓬头挛耳,龊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
《金瓶梅》是一部杰出的古典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瓶梅》这部书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它塑造了西门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这个人物反映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重农抑商的。但发展到明中叶以后就有了变化。从明人写的一些笔记可以看出,英宗正统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凑在一起谈的只是科举八股一类的事情,到了武宗正德时期,谈论的内容就有了变化,经商做买卖这样的事也挂到这些士人的嘴边了。这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商业资本的发展。西门庆这个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西
龚自珍诗以其奇诡瑰丽、亦狂亦怨的气韵风采享誉嘉道诗坛。如果我们试图在风发云逝的龚集中寻求龚诗之魂,那么,最恰切最精当的描述莫过于"剑气箫心"。"剑"与"箫"是龚诗中经常对举的词语,"剑气"与"箫心"成为龚诗中迭出复现的意象,并构成了龚诗特有的诗美境界。在气象万千的"剑气箫心"中,包蕴着处在封建社会濒于崩溃之历史时期,渴望变革风雷而又黯然神伤于秋气暮霭、怀抱幽怀孤愤而又充满奇情逸气诗人的人格期待、人生态度和诗美追求。龚氏震骇流俗、藉以傲世者在此,龚诗幽渺奇伟、回肠荡气处在此,后人心有灵犀、神往摹效者也在此。
当理论界继续就文学史方法论进行探索的同时,研究界也在建构文学史新体系方面迈出了勇敢的步子。许总的新著《宋诗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就是又一引人注目的成果。这部洋洋50余万言的断代文类(文体)史是国内第一部宋诗史。对古典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的认真探讨,对新的文学批评准尺和美学观念的自觉追求,构成了这部《宋诗史》的鲜明学术个性。
万云骏先生《温庭筠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说:温庭筠48岁时,亦即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被贬为随县尉。52岁时,即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再贬方城尉。万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温庭筠》中说:"约在48岁才获授随县尉。其后,曾为幕府僚吏,任方城尉,至国子助教。"万先生的说法目前被多种教科书、辞书袭用。窃以为温庭筠实仅任过随县尉,没有再贬方城尉,而且任随县尉的时间应在大中十二年(858)。兹申述如下:
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路究竟如何走?这是每个关心中国改革命运的人都在思索的问题。历史是一面镜子。贝瑞·诺顿对我国70年代末以来改革的追溯,提出了一些也许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注意的问题。本文摘译自《毛以后的中国经济与政治》(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的第九章,原标题是《错误的起步和第二次浪潮:中国工业系统的财务改革》。作者为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经济系副教授。
如果说,清代诗歌研究迄今还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的话,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都《清诗史》(朱则杰著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二月第一版)以其在经纬交织中对清诗流程的出色把握,开始改变了这一现状。
唐五代词作为"词史"的开端和"词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历史从宋代开始,绵延至今已历近千年,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因为唐五代词作为一种发生状态和发展阶段的文学现象本身所具有的高难度,致使这段学术研究仍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注重历史资料考察和作品本体探析的同时,采用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结合起来,力图对唐五代词及其发展史做出更系统、更清晰、更深入的考察、探索与描述,以期对整个词史研究和词学研究向深广度拓展提供一种新尝试与新启
1993年4月12日,由广州市政协和中山大学主办的"王季思先生从教七十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山大学永芳堂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中山大学师生数百人济济一堂,向辛勤的园丁、著名的学者、曲学研究一代宗师王季思先生表示衷心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