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将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成长的新节点。正如历届党代会一样,十八大之后的中国社会,面临很多成长的机遇,也将遭遇“成长的烦恼”。策略与智慧,将带领中国市场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让我们看看,部分知名专家的个人见解:
未来发展的动力在哪儿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疲软问题,同时,4万亿计划项目也大多走向尾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首选。短期来看,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可以创造需求和就业,产生收入并拉动消费,同时投资可以提高未来的生产率。一些人不太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比如1998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到2002年高速公路的量翻了5倍,一些人质疑认为这些高速公路过剩,现在来看,很多高速公路已经拥挤了。不是说基础设施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需求下降,就需要刺激政策的出台,需要创造收入、保持就业,并为未来的高增长保持基础。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投资需求在拉动经济方面,依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仍将在未来20年保持每年8%的增长。这种可持续增长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需要持续的资源从低价值地区(领域)配置到高价值地区(领域),而低收入的国家在这些方面恰恰具备时机。
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只是政治改革还有待努力。我觉得,这是高估了经济改革的成就。很多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还没有实现。今后的经济改革,首先要抑制“国进民退”的势头,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着力打破行政性垄断,完成国有企业的产权社会化改造。同时,必须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确保农民集体所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沉睡的资产”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摒弃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行政干预,把市场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是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所有的改革,说到最后,都与国家政权有关。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须要划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必须把直接控制经济的全能型政府改造为提供公共服务型政府,并将政府机关的官员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如何调整收入分配问题
中国在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上,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的两个本质性因素。调节国民收入分配要实行两大基本措施。第一,严惩腐败,规范公权力的使用,让权力在受约束的条件下公开、合理地运行。第二,减税让利是调节收入分配的大方向。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政府不应该阻碍这种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恰恰相反,应该在短期内帮助这一机制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减税让利的措施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阵痛。具体说来,政府在短期内减免若干企业,比如出口型企业的五险一金,并由中央财政代交。其次,着手研究系统性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体制。我们建议,个人所得税应该在扩大税基,即将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等其他收入加总作为征税基础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征收,考虑家庭负担,同时大幅度降低税率。第三,大力加强政府的社会性、福利性财政支出。
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
不要老是追究哪一个“五”(五年规划)更好,我们要对中国的可持续的更长年限,重点仍然是放在体制改革方面,更多地走向市场,减少政府控制的资源,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给企业家更大的安全感和自由空间。开放国内市场,是靠企业家精神开放,不是靠政府的宏观政策去刺激,所以我想这是我们最应注意的一些东西。中国经济劳动力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应该的。你要克服这些因素带来的问题的话,你就必须在制度、体制上更具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政策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现在出台的这些政策很多是属于应急式的,是为了平息民众的一些短期不满。市场经济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是真正的老板。如果是政府说了算,资源配置就会扭曲,导致企业家精神的不正当使用。由此甚至对产业升级也会有负面影响。这些问题比我们讲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更关键、重要。
如何优化经济结构
垄断与优化经济结构是有非常大的矛盾的,如果不减少国有的行政垄断,要想优化经济结构是很困难的。“ 国进民退”的现象就说明这样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干得好好的,但国有企业收购它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有的甚至是行政干预主导收购。这样的不平等待遇如果持续下去,对民营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阻碍。改善收入分配方面,服务业中劳动收入占的比重要高于工业,所以如果希望增加劳动收入在经济中占的比重,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又受到垄断、准入的影响不能发展,这对优化经济结构是不利的。融资方面,应该给民企更多准入。
如何解决经济内外失衡问题
我的建议是:收租,分红,减税。 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缓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具体来讲,一是以多种形式合理征收资源租。现在应该加紧研究资源租的体制改革问题,以多种方式合理征收资源租。二是国有资本分红。应该先从垄断性行业考虑上交国企红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扶持竞争性国企成长壮大,尽快破除垄断;另一方面竞争性国企总体利润较少,少数企业不仅无利可缴,反而需要国家补贴,而垄断性国企利润丰厚,基本上能够保证国家收缴绝大部分红利。三是转移增加政府社会保障性支出,增加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四是对中等收入阶层减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应该进一步完善。建议通过改进现行的所得税税率来减轻中等收入阶层的税负,培育和壮大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群体。
医改的出口在哪里
地球上有不少地方是医疗公立或施行社会制度的。各地处理不同。我认为有一些基本原则。原则一,要让医生有机会赚很高的收入。严格的医学训练的成本高得离奇。没有机会获得高收入,知识投资不足,高明的医生训练不出来。另一方面,称得上是良医的工作很辛苦,自己的病人,往往要亲自跟进的。原则二,医生之间的医术水平相差甚大。据我所知,有三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在同行的众君子中有天渊之别。其一是律师,其二是医生,其三是经济学者。这方面,医生之间的收入要有相当大的差别才可以减少鱼目混珠的麻烦。原则三,我们没有理由反对一个富有的人可获高人诊治,任何人愿出高价,没有理由不让他出高价,帮补一下医院的设备投资。原则四,国际上,不少医生要购买保险,医坏了病人由保险公司负责。我认为这保险制度不可取,因为医生的收费会被迫提升得太高:病人动不动起诉,发达的是律师。另一方面,医生不可以乱医一通而逍遥法外。医生是要负责的,但以买保险而卸责的制度不可取。
个税调整如何掌握度
我没有研究过个税起征点具体应调到多少,不过我认为即使是调到8000也还嫌低。这些年来,我国社会财富增长迅速,人民手中的财富应该也是增加了,可是人民并没有感到满足,这说明我们仅以增加社会财富为目标是不对的。我国经济政策不应该只以GDP的增长为核心。在刚刚开征个税的时候,国民平均工资大概在100元的水平,当时规定800元的起征点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平均工资已经大大提高,个别地区(如广州等)甚至到了2000元,那么按照同样的比例,起征点应该提升到一万多元才对。8000元不高,还嫌低。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政府应该向富有的人征税,然后把钱分配到穷人手中,而不是向富人和穷人都征收一样的钱。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谈到全球经济趋势,很多的关注和发言都集中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想讨论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新兴经济体。
中长期来看,我们正在经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新兴市场经济将在不远的未来超越发达经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可以预见20年内,整体新兴市场份额会超过发达国家。近期趋势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这次经济危机与之前非常不同的是,这次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受到影响后躲过了。不能排除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没有完成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有可能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所以会导致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困境。
未来发展的动力在哪儿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疲软问题,同时,4万亿计划项目也大多走向尾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首选。短期来看,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可以创造需求和就业,产生收入并拉动消费,同时投资可以提高未来的生产率。一些人不太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比如1998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到2002年高速公路的量翻了5倍,一些人质疑认为这些高速公路过剩,现在来看,很多高速公路已经拥挤了。不是说基础设施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需求下降,就需要刺激政策的出台,需要创造收入、保持就业,并为未来的高增长保持基础。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投资需求在拉动经济方面,依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仍将在未来20年保持每年8%的增长。这种可持续增长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需要持续的资源从低价值地区(领域)配置到高价值地区(领域),而低收入的国家在这些方面恰恰具备时机。
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只是政治改革还有待努力。我觉得,这是高估了经济改革的成就。很多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还没有实现。今后的经济改革,首先要抑制“国进民退”的势头,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着力打破行政性垄断,完成国有企业的产权社会化改造。同时,必须加快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确保农民集体所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沉睡的资产”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摒弃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行政干预,把市场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是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所有的改革,说到最后,都与国家政权有关。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支配资源的权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须要划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必须把直接控制经济的全能型政府改造为提供公共服务型政府,并将政府机关的官员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如何调整收入分配问题
中国在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上,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的两个本质性因素。调节国民收入分配要实行两大基本措施。第一,严惩腐败,规范公权力的使用,让权力在受约束的条件下公开、合理地运行。第二,减税让利是调节收入分配的大方向。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政府不应该阻碍这种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恰恰相反,应该在短期内帮助这一机制发挥作用,同时,通过减税让利的措施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阵痛。具体说来,政府在短期内减免若干企业,比如出口型企业的五险一金,并由中央财政代交。其次,着手研究系统性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体制。我们建议,个人所得税应该在扩大税基,即将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等其他收入加总作为征税基础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征收,考虑家庭负担,同时大幅度降低税率。第三,大力加强政府的社会性、福利性财政支出。
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
不要老是追究哪一个“五”(五年规划)更好,我们要对中国的可持续的更长年限,重点仍然是放在体制改革方面,更多地走向市场,减少政府控制的资源,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给企业家更大的安全感和自由空间。开放国内市场,是靠企业家精神开放,不是靠政府的宏观政策去刺激,所以我想这是我们最应注意的一些东西。中国经济劳动力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应该的。你要克服这些因素带来的问题的话,你就必须在制度、体制上更具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政策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现在出台的这些政策很多是属于应急式的,是为了平息民众的一些短期不满。市场经济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是真正的老板。如果是政府说了算,资源配置就会扭曲,导致企业家精神的不正当使用。由此甚至对产业升级也会有负面影响。这些问题比我们讲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更关键、重要。
如何优化经济结构
垄断与优化经济结构是有非常大的矛盾的,如果不减少国有的行政垄断,要想优化经济结构是很困难的。“ 国进民退”的现象就说明这样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干得好好的,但国有企业收购它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有的甚至是行政干预主导收购。这样的不平等待遇如果持续下去,对民营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阻碍。改善收入分配方面,服务业中劳动收入占的比重要高于工业,所以如果希望增加劳动收入在经济中占的比重,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又受到垄断、准入的影响不能发展,这对优化经济结构是不利的。融资方面,应该给民企更多准入。
如何解决经济内外失衡问题
我的建议是:收租,分红,减税。 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缓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具体来讲,一是以多种形式合理征收资源租。现在应该加紧研究资源租的体制改革问题,以多种方式合理征收资源租。二是国有资本分红。应该先从垄断性行业考虑上交国企红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扶持竞争性国企成长壮大,尽快破除垄断;另一方面竞争性国企总体利润较少,少数企业不仅无利可缴,反而需要国家补贴,而垄断性国企利润丰厚,基本上能够保证国家收缴绝大部分红利。三是转移增加政府社会保障性支出,增加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四是对中等收入阶层减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应该进一步完善。建议通过改进现行的所得税税率来减轻中等收入阶层的税负,培育和壮大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群体。
医改的出口在哪里
地球上有不少地方是医疗公立或施行社会制度的。各地处理不同。我认为有一些基本原则。原则一,要让医生有机会赚很高的收入。严格的医学训练的成本高得离奇。没有机会获得高收入,知识投资不足,高明的医生训练不出来。另一方面,称得上是良医的工作很辛苦,自己的病人,往往要亲自跟进的。原则二,医生之间的医术水平相差甚大。据我所知,有三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在同行的众君子中有天渊之别。其一是律师,其二是医生,其三是经济学者。这方面,医生之间的收入要有相当大的差别才可以减少鱼目混珠的麻烦。原则三,我们没有理由反对一个富有的人可获高人诊治,任何人愿出高价,没有理由不让他出高价,帮补一下医院的设备投资。原则四,国际上,不少医生要购买保险,医坏了病人由保险公司负责。我认为这保险制度不可取,因为医生的收费会被迫提升得太高:病人动不动起诉,发达的是律师。另一方面,医生不可以乱医一通而逍遥法外。医生是要负责的,但以买保险而卸责的制度不可取。
个税调整如何掌握度
我没有研究过个税起征点具体应调到多少,不过我认为即使是调到8000也还嫌低。这些年来,我国社会财富增长迅速,人民手中的财富应该也是增加了,可是人民并没有感到满足,这说明我们仅以增加社会财富为目标是不对的。我国经济政策不应该只以GDP的增长为核心。在刚刚开征个税的时候,国民平均工资大概在100元的水平,当时规定800元的起征点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平均工资已经大大提高,个别地区(如广州等)甚至到了2000元,那么按照同样的比例,起征点应该提升到一万多元才对。8000元不高,还嫌低。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政府应该向富有的人征税,然后把钱分配到穷人手中,而不是向富人和穷人都征收一样的钱。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谈到全球经济趋势,很多的关注和发言都集中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我想讨论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新兴经济体。
中长期来看,我们正在经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一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新兴市场经济将在不远的未来超越发达经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可以预见20年内,整体新兴市场份额会超过发达国家。近期趋势来看,新兴市场经济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这次经济危机与之前非常不同的是,这次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受到影响后躲过了。不能排除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没有完成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有可能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所以会导致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