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了解与把握职业教育学习主体的网络应用行为特征越来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乡市内四所中职学校的四百余名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得出中职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若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络;网络应用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20-06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革新举措频频推出,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积极探寻职教现代化创新之路。总结起来,共有五个方面的革新:第一,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第二,建设专业化的数字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第三,构建专门的信息化机构,推进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成立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和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四,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设计中国职教信息化之路,2010年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2012年又根据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率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第五,组织信息化专题培训,不断将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高度。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研究显示,在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和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等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教师信息素养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也存在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中职教育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较低。这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然而,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在具体实践中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合二为一”,在其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教与学两个主体有深刻了解和把握。以往的研究往往更多地关注教学主体,而忽视对学习主体的深刻了解与把握。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有关中职学生主体的网络与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了解新一代中职学生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行为,无疑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整合以及攻克某些教育信息化难题的明智之举。
  相关研究综述
  自网络普及以来,有关学生网络应用行为的研究就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Steve(2002)对全美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调查显示,96%的8~18岁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或应用网络,几乎100%的16~18岁学生都使用网络。Ybarra ML(2005)的调查发现,美国12~18岁的年轻人中超过90%已经在使用互联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8年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网络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青少年网络应用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另外,一些学者还对青少年学生的网路应用特征或网络学习特征进行了探索。如Berk(2009)对网络时代学生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网络时代学生的20个基本特征。Brown(2012)对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10个主要特点。近年来,一些国家如韩国、英国、土耳其、挪威等也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有关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目的性都比较明确,通常与网络成瘾、网络犯罪或网络新技术等具体问题有关。
  我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学生网络使用问题,起初主要是面向大学生的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从2008年起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进行普查,并且每年发布一份上一年的研究报告,至今已发布了7份。最近一份的年度报告指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的青少年网民达到2.56亿,普及率高达71.8%,其中,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较大,占到了总数的38.3%;青少年手机网民2.21亿,手机上网比例达到86.3%,手机成了青少年上网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一些专业的研究团队也开始关注于对青少年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如黄荣怀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于2012、2013 年连续两次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2013年底又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渤海大学等高校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并于2014年5月发布了《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这些报告的公布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中小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与网络学习、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总结我国近年来有关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研究,在调查对象上主要关注对大学生、中学生、高职生、小学生的调查,其中对大学生的调查最多。相对而言,还缺乏对中职学生足够的关注。笔者在文献检索中发现,目前有关中职学生网络问题的研究大多关注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网络道德和网络应用心理等问题,对中职学生网络使用问题的研究不多,而对中职学生应用行为的调查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还未对中等职业教育学习主体的信息化行为有一定的了解实属不该。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更好地持续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推进政策,组织面向中职学生的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网络应用行为,变得越来越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研究设计
  关于网民网络应用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把社会领域内网络应用行为的研究划分成两类:一类是网民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另一类是网络行为的实质、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属于第一类研究,主要对中职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特征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笔者以新乡市四所中职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共抽取了9个班级,包括一年级6个班,二年级3个班。其中,一年级学生占总数的74.6%,二年级学生占总数的25.4%;男生占总数的66.8%,女生占总数的33.2%;生源分布状况为81.5%的学生来自农村,13.7%的学生来自城镇,4.0%的学生来自中小城市,只有0.7%的学生来自发达城市。   (二)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以发放问卷为主。问卷制定主要参考了梁林梅教授编制的“苏南地区中学生网络应用行为”调查问卷和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的“大学生与信息技术”调查问卷,主要选取了其中的一些关键题项,修订改编成本次调查问卷。本卷共有27个小题,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的总体状况、网络学习行为、网络娱乐与交往行为以及手机应用行为等五个方面。
  (三)数据分析与整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调查结果通过Spss21.0和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包括单项题的描述统计分析、复选题的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
  分析与讨论
  (一)网络应用总体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中职学生(99.3%)每天都要上网,88.3%的学生每天都要通过手机上网。从设备拥有或接入条件上看,86.3%的中职学生家中拥有电脑,51.6%的中职学生有自己的电脑;94.3%的中职学生拥有手机,其中91.4%的手机是智能手机,8.6%的手机为普通手机,95.7%的手机已开通了上网功能。另外,中职学生的电子邮箱拥有率为71.1%,其中最常用的邮箱为QQ邮箱(89.0%)。从经常上网的场所看,69.0%的中职学生经常在自己或亲友家上网,6.8%的学生经常在学校上网,18.8%的学生经常在网吧上网,另外还有5.4%的学生经常在其他场所上网。从网龄上看,大部分中职学生较早就开始接触网络,具有一定的网络应用经验与技能。有11.7%的学生第一次上网时间发生在小学以前,39.6%的学生是在小学期间,45.0%的学生是在初中期间,只有3.7%的学生上中职以后才开始上网。
  可见,网络已成了中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网络应用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
  (二)主要网络应用活动分析
  对中职学生日常上网活动的调查显示,他们上网经常做的五件事为(按前后排序):聊天(76.6%)、看视频(68.8%)、收听/下载音乐(60.1%)、玩游戏(49.7%)和搜索查询信息(41.8%)等,如图1所示。
  在对手机上网的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经常做的五件事为(按前后排序):聊天(85.5%)、收听/下载音乐(61.5%)、玩游戏(47.5%)看视频(46.2%)和搜索查询信息(30.9%)等,如图2所示。
  另外,对中职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统计中发现,中职学生最经常访问的三类网站为(按前后顺序):音乐类网站(65.1%)、视频类网站(63.2%)和游戏类网站(47.0%),如图3所示。
  通过对中职学生日常上网活动、手机上网活动和经常访问的网站统计可以发现,中职学生的网络应用行为主要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娱乐性是吸引他们应用网络的重要原因。
  (三)网络应用时间分析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度上网(以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为标准,低于2小时为适度上网,高于2小时存在过度上网的嫌疑),一部分学生存在过度上网的嫌疑。从上网时间上看,有27.0%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少于5小时,28.6%的学生在5~15小时之间,18.3%的学生在15~25小时,9.3%的学生在25~35小时,有16.9%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5小时以上。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上网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01),二年级的中职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上网。
  不同生源地的中职学生在上网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性(p<.05)。具体而言,来自农村的学生与来自城镇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农村学生用于上网的时间明显比来自城镇和中小城市的学生上网时间短,而城镇学生与中小城市学生之间、发达城市学生与其他三类学生之间在上网时间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时间上,男女学生之间、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梁林梅等研究结果大相径庭)。
  (四)对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的态度及对自身信息素养评价分析
  在对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的态度调查中,有69.3%的中职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信息技术并会积极使用,29.9%的学生对待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一般,但必要时会尝试使用,仅有0.8%的学生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信息技术。可见,整体上中职学生信息技术(网络)应用的态度还比较积极。然而,中职学生对其信息素养的评价却普遍不高,有55.7%的学生认为其处于中等水平,18.6%的学生认为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只有17.9%的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或较高水平。另外,还有7.8%的学生认为其信息技术水平较差。但是,在对具体的信息技术技能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对“网络搜索”技能较为自信,如表1所示。
  不同成绩的学生在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具体而言,自我评价成绩较差学生与成绩中等、成绩中等偏上和成绩优等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评价成绩较差的学生对自己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其他三类学生都要低;自我评价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对自己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成绩中等、成绩中等偏上和成绩优等的学生也都低;成绩自我评价中等的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比成绩优等学生低;另外,自我评价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和成绩优等学生之间在对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评价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如表2所示。
  不同生源地的中职学生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1)。具体而言,来自农村的学生与来自发达城市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与来自发达城市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发达城市的学生对自己信息素养的评价比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都要高,来自农村的学生与城镇学生、中小城市学生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差异。详见表3。
其他文献
摘要: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德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基于德国的“双元制”的教育模式,采用德国职业资格认定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实施了“工学交替”的教学运行模式,收到了持续提升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效。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高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凸显专业特色,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保持学校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更是持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德
摘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种模式,分析了当前我国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模式;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022-03  《国家中长
关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知识生产包括四个因素:主体、过程、成果、制度。这四者以生产过程为脉络,以生产主体为重点,以生产成果为结果,以生产制度为保障,缺一不可。知识生产即知识转化的过程。而知识转化有四种类型:社会化、内化、外化、合并化。职业教育知识生产涵盖了知识的四种形式转化。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化人际关系中的经验分享和个体知识向公共知识的转化,也就是实践者在实践场域中,在产品生产过程
摘要: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方向)(以下简称为高职英护)《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及其效果。随机抽取高职英护089班(40人)为实验班,进行《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随机抽取高职对照班英护0810班(40人)进行传统教学,通过比较考试成绩及相关问卷调查探究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及其效果。“保持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情境教学于其中的双语教学方法,较适合高职英护层次学生的双语教
摘要:介绍了“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意义及取得的成果。“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课程以企业对机械产品检验员岗位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改革了教学方法及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4-0117-0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教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  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
摘要:职业交际能力业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汉语口语交际与应用写作类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审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从复合型、职业化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了口语交际与应用写作类课程的现状,阐述了此类课程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加以探讨,着重从课程融合、师生角色定位、教学和考核方式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的跟踪与反馈等方面探讨了提升学生职业交际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
摘要:在国家“协同创新”战略及珠宝首饰行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协同育人非常必要。文章论述了产业升级背景下珠宝首饰行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总体思路、创新性、实施流程与质量保障机制。  关键词:产业升级;珠宝首饰行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10-05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以
摘要: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性。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3 3 3”的指导模式,即“3 1.5 1.5”三阶段递进式指导,“辅导员 专业教师 就业指导教师”三者共同指导,“学校 系部 班级”三级分工指导的综合指导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本文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角度剖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设置,并以第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和数模电路基础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