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品牌定位的误区

来源 :品牌真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就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定位而言,至少存在五个误区:把品牌定位看作市场划分;看作产品差异化;看作竞争优势;看作广告语;看作企业价值观。
  
  近些年,里斯、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来到中国,把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搅得晕头转向。各专业媒体也以各种形式报道和讨论“定位”,一夜间,这两个十分普通的字眼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大家还是觉得这个玩艺很模糊,似懂非懂,也有不少企业人士对“定位”能否解决中国企业问题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认为,定位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是真的吗?其实不然。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多少有些片面了。
  
  中国企业品牌定位误区
  
  笔者在企业里从事品牌管理工作过程中总结了很多问题和误区,就品牌定位而言,至少存在五个方面的误区:
  
  把品牌定位看作市场划分。
  很多企业一说定位,就喊出我们做什么行业,不做什么行业,然后把市场再分成高中低档市场,开大会小会讨论我们到底做哪个,哪个已经做了,哪个还没做等等。其实,这个问题在业务战略或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时就应该搞定。因为,市场细分时,这个变量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品牌定位不是市场划分。
  
  把品牌定位看作产品差异化。
  这个误区,比上面的误区略好些,至少没跑偏,但过于片面。产品差异化是在4P组合里去谈的事情,更多意味着战术。定位也讲差异化,但更多的是战略层面的,在同一定位下面,不同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差异化策略。比如一个品牌的定位是健康,其下面的一个产品讲健康的营养,另一个产品讲健康的能量,都可以,但“健康”的定位却不能变。
  
  把品牌定位看作竞争优势。
  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比如,一个品牌的定位是“天然”,他们的员工会到处说:天然是我们的优势。就这句话,就把定位和竞争优势划等号了。再如,一个品牌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时,他们员工也会鼓吹:我们这个品牌的定位就是技术领先。同样把定位和竞争优势划等号了。
  如果你要仔细看,也能看得出来,它们两个不是一回事。品牌定位是在某一认同(通俗的说是给消费者的印象)上积累品牌资产,从而与对手区隔自我,而竞争优势是为品牌定位的进一步巩固而采取的各项努力。
  
  把品牌定位看作广告语。
  广告语,确实有传播定位的职责。所以,从广告语里能够看出一个品牌的定位和承诺。但广告语可以不断更换,定位却不可以。定位可以用很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如安全、健康、快乐等。但广告语则不行,必须讲究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容易记忆、难以忘怀等很多衡量标准,比如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别克轿车“心静,思远,志在千里”、肯德基“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等等。
  
  把品牌定位看作企业价值观。
  这一般是老板们犯的错误,把定位说来说去,就和企业文化划等号。在企业,如果一定要划分大小的话,企业价值观应该大于品牌定位,它是针对企业生存价值而言的,是企业是非标准、做事原则、员工风气等。通俗来讲,是企业的宗教。而品牌定位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是考虑到价值观基础上的,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工具。
  企业文化的任务是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让人们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工作;品牌定位的任务则是必须给企业直接带来生意。
  
  为什么要定位?
  
  定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这个问题。
  
  从消费者角度看:
  在目前的市场上,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从品牌到品种,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但购买产品的过程越来越短,消费者的大脑也难以整理那么多信息。怎么办?
  需要一个最简单而能够说服的理由。如果你有这个理由,你的产品就卖得快,就能卖得贵。比如,沃尔沃的理由就是“安全”,所以,那些“怕死”的富翁们会直奔沃尔沃,为其“安全”的理由支付更多的钱。
  因此,在目前的需求环境里要想生存,要想赚钱,必须在某一个购买理由上比别人做得更加优秀,而且追求少而精。
  
  从竞争角度看:
  不少企业都有很浓的“羊群心态”,喜欢跟在别人的后面,他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去分析需求,也不去分析趋势,最后大家就在一个战场上互相残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这个问题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在某些行业里仍然严重,引来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在同一个市场上有那么多企业,到底谁能赚钱,谁能生存?凭什么赚钱,又凭什么生存?
  就拿牛奶来说,全国大大小小有几百家企业,技术设备虽然有些差距,但相当接近。包装要么是利乐包,要么是百利包;里边的牛奶也基本分不出来谁比谁更好喝。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定位,人家喊什么跟着喊,人家做什么跟着做,肯定没有好的下场。比如,伊利拥有围绕“天然”的奶源基地优势;光明正在建立以“科技”为概念的技术优势;蒙牛在干什么?虽然一会儿“上天”,一会儿“下地”,有些分散,但正往自然、好味道进军。那么剩下的那几百家企业到底有什么优势呢?说不清楚。
  在同一市场上,人家已经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后,你还没有,或者不突出,你的策略就是杀价,把同样的东西比别人卖得更便宜。这也是牛奶市场上买赠活动最多的主要原因。
  所以,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就能够用更高的价钱,更持久的销售你的产品。否则,人家都在某种能力或概念上足够强大的时候,你还在东窜西跳,什么都有却什么都不强,你的命运就是:牺牲利润搞促销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就死掉。所以笔者认为,定位解决利润问题。
  
  如何制定品牌定位?
  
  制定一个颇具竞争力的品牌定位,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要做到方向正确、方法科学和执行到位。下面提供几个原则定位原则,供大家参考:
  
  品牌定位的一半是消费者的看法,一半是自己的想法。
  定位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所以,必须充分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行为和对你品牌的看法。当然,也不能走极端,光听消费者的,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行;光有自己的,没有消费者的回应,也不行。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消费者的看法,核心是对品牌的认同和联想。认同是你想让消费者对你品牌怎么评价,强调两点:一是只在乎你的目标消费群,如果你是卫生巾品牌,问那些老爷们“你怎么看这个品牌”是毫无意义的;一是无提示评价,如果你提示了他们,出来的结论也是没有价值的。联想是消费者当提起你品牌时能联想到什么。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某种事情。我在伊利的时候,曾做过奶粉目标消费者测试,结果消费者对伊利奶粉的联想是:大草原、40岁的女人、保守一点、温柔、诚恳、幸福家庭、无忧无虑的感觉等。
  认同和联想,有时候往往会混淆。认同是你品牌所传播的直接信息,即品牌的本质,比如高品质、技术含量高、信誉好、安全、价格适中、口味好、服务好、天然无公害等等。而联想是品牌的阴影部分,也就是除了这些认同以外你联想到什么,可以是与该品牌看似毫无相干的东西。比如,刚才的伊利奶粉是40岁的女人、无忧无虑的感觉等。
  
  品牌定位是在争论中产生的。
  可以说,品牌定位过程是企业十字路口上的抉择,将决定你诉求什么,放弃什么。这个环节的争议最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一是内部。
  大家都知道“消费者导向”这句话,虽然是真理,但有时候也会害人。就拿伊利奶粉来说,他们一直宣传“精确营养”的概念,但消费者刚开始并不认为伊利婴儿奶粉是“精确营养”,怎么办?放弃?还是继续?当时,内部吵得一塌糊涂。
  部分人认为继续,老板认为调整,广告公司认为放弃。各有各的道理,而且都是依据消费者意见提出的。后来,经过一番争吵,最后确定继续的意见,只不过把产品功能进一步增强,将广告语“国际品质精确营养”调整为“精确营养全面吸收”。
  还有一种争议是直接来自内部。这有点像各学派之间的碰撞。拿伊利奶粉来说,当时,有些人认为坚持“天然”的定位,有些人认为“精确营养”挺好,有些人认为应该引入“新鲜”的概念,还有一些人认为强化“关爱”才行。又该怎么办呢?
  后来,我们从梳理理论体系入手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梳理我们比较清晰的看到:天然、关爱是真正的主品牌定位;精确营养、吸收、新鲜等均属于产品品牌定位,甚至有些概念只是产品功能描述而已。
  
  品牌定位要相对稳定,不宜乱变。
  定位一旦有了,不要老换,至少要坚持3-5年。如果年年换,就等于没有定位。也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假如沃尔沃年年换一个定位,今年是安全,明年是乐趣,后年又是尊贵,行吗?这么折腾,它死得比我们还快。
  定位确实需要更新的时候,一定要把延续和创新相结合。有些老板很果断,什么都一刀切。裁减人员也许可以,但在品牌经营上就不行。雀巢以前一直讲“好品质”,现在开始说“好生活”。广告语变化不大,以前是“选品质选雀巢”,现在逐步引入“好食品,好生活”。这就是典型的将延续和创新有机结合的表现。
  
  要为品牌定位保驾护航。
  对品牌而言,品牌联想越多越好,因为,品牌联想多了,品牌就显得更加丰满,有活力。但品牌认同不宜过多,原因是认同直接影响定位。认同太多了,定位就麻烦了,但认同肯定比定位多。定位必须是单一的。高档就是高档,快乐就是快乐,不能有太多的东西。至于其它认同,可以为其服务,但不能过多,也不能相互有矛盾。
  同时,必须围绕品牌定位,设计好你的传播策略,比如,广告创意的调性是什么?重点采用的媒体和活动是什么?可能的预算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必须要回答清楚。否则,品牌定位就不完整。比如,伊利婴儿奶粉的广告创意调性是母子间的故事、相对夸张的表现手法和干净而单纯的背景颜色等;重点媒体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频道、家庭主妇和年轻妈妈们常看的杂志等;预算方面婴儿奶粉的推广预算一定要比其它奶粉预算高等。
  
  作者简介:北京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
其他文献
2004,中国十大缩水品牌之——德隆癌变     前言:2004年12月14日,武汉市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由,签发了对德隆灵魂人物唐万新的逮捕令;2005年新年伊始,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财经新闻中,“唐万新有可能判无期”的眩目标题也格外醒目;另有媒体报道,德隆很快将会被华融托管;甚至有专家出言:德隆带给人太多不好的联想——德隆,如同癌变患者,在世时日不多。     有人给唐万新算过卦  
期刊
2004年8月30日,北京街头上演了一出“毛驴拉宝马”的好戏。在西四环远大路口,3头黑色的毛驴被套好了“大车”,不过,这辆“大车”却是鼎鼎大名的 “宝马760li”。周围站了六、七个人,手里举着白色的横幅,黑色大字格外醒目:“顶级宝马质量问题谁来解决”,“为中国消费者讨说法”。在3头毛驴边上,还站着几个人,他们是临时雇来赶驴子的,只待宝马车主一声令下,毛驴就会拖着宝马760li奋力前进。  策划此
期刊
市场描述    在过去的几年中,“依云”的名字已经成为法国天然矿泉水的同义词。作为世界第一矿泉水品牌——依云公司每年要生产超过 14 亿升的矿泉水。而今依云矿泉水行销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世界各届名流及大众的宠爱,成为人们心目中公认的全球的第一矿泉水品牌。   作为法国达能集团旗下的一员,依云已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进口矿泉水品牌。来自阿尔卑斯山脉的依云天然矿泉水素以天然和纯净享誉世界,她
期刊
娃哈哈试水日化,橡皮筋上的舞蹈?    2004,中国十大缩水品牌之——娃哈哈哭脸     前言:如果消费者知道娃哈哈还生产日化产品时,会觉得娃哈哈的纯净水充满了化学制剂难以下咽。除非娃哈哈日化产品的销售只是局限在一个极小的区域,且不进行大量的广告传播,搭着娃哈哈品牌卖一点而已。但宗庆后是不可能只做区域市场的,他们更不可能不进行大量的广告投放,因为日化行业不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意味
期刊
当孩子在母体孕育,就要为孩子的取名、教育、成才做周密考量,做企业,做品牌也是这样。从品牌构想到品牌诞生再到品牌传播成名,为消费者认同,就是胎儿瓜熟蒂落,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的心智、体智过程,品牌内在、外在的种种因素都要进行细心规划。  这个世界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女人哺育孩子,把孩子带大;而男人也带孩子,这“孩子”就是事业。经济时代,事业就是做企业,事业就是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我的事业就是创办了庚晖
期刊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十五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总量达到了9400万,较2003年增长了17.5%,与传统媒体影响力减弱形成鲜明对比,网络媒体影响力增强的变化依然继续,大众对于网络媒体的平均接触率,从2001年的21.7%持续上升到33.6%……。在各种媒体数量激增,受众市场细分的今天,网络媒体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根据新生代的研调统计显示,
期刊
“女人永远少一件衣服!”     世界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一语道破了女人对服饰痴狂的追求与梦想。女人的钱好赚,已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其中,女性服饰又是众多商家角逐的焦点。但是,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市场,和感性的女性向理智方向不断地“扩张”,如何在市场中寻找有利“缝隙”,让品牌走进女性的心扉,将成为女性服饰品牌成功营销的关键环节。  婷美于1999年异军突起,以精准的市场细分、差异定位和概念诉
期刊
2004,中国十大缩水品牌之——三九溃疡     “999”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三九胃泰”则是中国医药行业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但是在2004年的春夏之交,锻造他们的三九集团终于没能逃脱资金扼喉的厄运。2004年5月16日赵新先被国资委免职,虽然官方以赵新先年龄到界为免职理由,但是人们纷纷猜测赵的“罢免”与拖欠银行98亿巨额贷款休憩相关。    早在2001年,三九已出现品牌缩水征兆:这年的8月,赵
期刊
前言:ZIPPO创造着全球日生产量65000只却从不滞销的奇迹,从美国总统到美国士兵,都对 ZIPPO倍加赞誉,将ZIPPO看作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产自美国的ZIPPO打火机至今已有72年的历史了,它和牛仔裤、可口可乐一样,成为美国的标志之一。  自第一只ZIPPO打火机面世之后,仅10年的时间,生产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二战期间,在许多消费品停产的情况下,并未停产,1969年,市场
期刊
前言:2004年网络广告的迅速飙红,证明将单纯依靠传统营销方式转向整合网络媒体资源的营销,是当今营销领域发展的崭新道路。    2004年,中国网络用户总量直逼亿人大关,其中仅宽带接入用户量就达到了3110万。据第14次CNNIC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网络用户数量,还是结构,飞速飙升的网络用户总量都为网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难得的机遇,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自然对蕴藏着巨大商机的网络投入了无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