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感知,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获取独特的理解与感受。那么,如何實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们知道,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和欲望,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的与文本进行接触、品读,并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材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乐于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唤起学生阅读的渴望,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读出独特的感受,领悟人物的真善美,领略文本的意境之美。
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我提出:“桑娜既然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提出:“同学们想一想,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展开探究的翅膀,激起了对探寻桑娜内心世界的欲望,他们迫不及待地要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矛盾之所在。之后通过细读文本,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他们各自的“独特体验”,桑娜“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得到诠释,她的纯朴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形象随即也高大起来。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阅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阅读时知道自己想读什么、应该怎么去读,使学生真正懂得他们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人,在阅读这个舞台上自由的翱翔。
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我把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与感悟。这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活跃气氛。有的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有的说:“体会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由于这些感悟都是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的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是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这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真正把课堂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允许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只要在自主阅读中提出问题,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真情得到流露。
如教学《小狮子爱尔莎》这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学生把有疑问的提出来。学生通过自读后,提出了不少问题,其中有同学提出:“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建立如此难舍难分的感情,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归大自然呢?”对此我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要求全班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主学习后,他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在这里得到体现。有的说:“小狮子爱尔莎是兽类,它更适合在大自然生活。”有的说:“作者虽然舍不得小狮子,但如果小狮子长期脱离了自然界,就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的说:“作者这样做是为了培养爱尔莎它在大自然生活的独立能力。”
四、注重多向思维训练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他们的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和思维也不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对学生多向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阅读个性化的目的。
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老天鹅破冰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读者被老天鹅与众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精神所感动。我在授课的结尾向学生抛出:“猎人以打猎为生,看到一大群天鹅,为什么放下了猎枪?”对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才能得出答案。有学生说:“是猎人对这些天鹅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射杀”;也有学生说:“天鹅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还有学生说:“天鹅的精神感动了猎人,使猎人放下了手中的猎枪”。 由此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拓展了学生个性思维。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各方面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组织阅读教学,因材施教,彰显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坂仔中心小学(363705)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我们知道,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和欲望,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的与文本进行接触、品读,并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材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乐于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唤起学生阅读的渴望,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读出独特的感受,领悟人物的真善美,领略文本的意境之美。
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我提出:“桑娜既然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可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提出:“同学们想一想,她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展开探究的翅膀,激起了对探寻桑娜内心世界的欲望,他们迫不及待地要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矛盾之所在。之后通过细读文本,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他们各自的“独特体验”,桑娜“非这样做不可”和“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得到诠释,她的纯朴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形象随即也高大起来。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阅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阅读时知道自己想读什么、应该怎么去读,使学生真正懂得他们自己才是阅读的主人,在阅读这个舞台上自由的翱翔。
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我把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与感悟。这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活跃气氛。有的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有的说:“体会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由于这些感悟都是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的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是他们各自独特的感受。这样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真正把课堂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允许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只要在自主阅读中提出问题,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真情得到流露。
如教学《小狮子爱尔莎》这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让学生把有疑问的提出来。学生通过自读后,提出了不少问题,其中有同学提出:“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建立如此难舍难分的感情,为什么还要把它放归大自然呢?”对此我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要求全班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主学习后,他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个性化阅读的效果在这里得到体现。有的说:“小狮子爱尔莎是兽类,它更适合在大自然生活。”有的说:“作者虽然舍不得小狮子,但如果小狮子长期脱离了自然界,就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有的说:“作者这样做是为了培养爱尔莎它在大自然生活的独立能力。”
四、注重多向思维训练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体现了思维的多样性。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社会环境等各不相同,他们的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和思维也不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对学生多向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阅读个性化的目的。
如《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老天鹅破冰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读者被老天鹅与众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精神所感动。我在授课的结尾向学生抛出:“猎人以打猎为生,看到一大群天鹅,为什么放下了猎枪?”对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对文本的解读与感悟才能得出答案。有学生说:“是猎人对这些天鹅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射杀”;也有学生说:“天鹅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还有学生说:“天鹅的精神感动了猎人,使猎人放下了手中的猎枪”。 由此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件事,拓展了学生个性思维。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各方面的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组织阅读教学,因材施教,彰显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坂仔中心小学(36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