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概述及展望

来源 :金属加工(热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添加低廉的合金元素以及采用简单的热处理工艺就可以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贝氏体钢。贝氏体钢种类繁多,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铁路及舰船等诸多领域。热处理工艺是获得性能优异的贝氏体钢的重要一环,目前试验研究及工业生产中已有多种热处理工艺,并且研究人员仍在致力于更加高效绿色的新工艺开发。主要概述了近些年来出现的贝氏体钢热处理工艺,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燃气管道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很难有效的检测阴极保护数据,发现潜在管道腐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关于建立管道阴极保护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想法,为更高效全面的提升燃气管道的安全性能。
会议
为实现铁路辙叉类复杂变截面核心零部件成形技术自主可控,基于辙叉整体辊锻成形工艺,利用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在Gleeble-3800型热模拟机上研究了辙叉用34MnSiCrNiAlMo贝氏体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压缩变形量为0.2~0.8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获得了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建立了34MnSiCrNiAlMo贝氏体钢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获得了合
期刊
以4种不同Si含量的高碳贝氏体轴承钢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通过热膨胀相变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Si含量对高碳贝氏体轴承钢相变、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能够延长高碳贝氏体轴承钢贝氏体转变孕育期,降低贝氏体转变速率并提高Ac1、Accm温度。随着钢中Si含量的增加,高碳贝氏体轴承钢中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大,但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尺寸减小;当Si含量达到1.
期刊
采用L78型淬火膨胀仪、硬度计、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等温温度对超低碳贝氏体钢组织转变规律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超低碳贝氏体钢的TTT曲线包括铁素体转变区、贝氏体转变区、珠光体转变区;在725~650℃等温时,组织为等轴铁素体、少量珠光体和合金碳化物;从625℃开始,组织转变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在600~575℃等温时,铁素体呈块状和少量针状;在575℃以下全
期刊
以一步、两步贝氏体转变及不同热处理工艺获得的微纳结构贝氏体钢为对象,利用组织表征、电化学测试及中性盐雾试验,研究显微组织对其海洋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贝氏体铁素体板条(BF)、马氏体-奥氏体复合组织(block M-A)和薄膜状残余奥氏体(film RA)组成。随着腐蚀周期的增加,试验钢的腐蚀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腐蚀产物主要由γ-FeOOH、α-FeOOH、α-Fe2O3和
期刊
贝氏体钢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关注和生产应用,目前贝氏体钢应用在诸多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热处理工艺对贝氏体钢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贝氏体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效果。研究表明:热处理工艺对贝氏体钢的组织变化、晶粒细化、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战略。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是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文章系统梳理了粤港澳碳市场和碳会计的研究进展,对区域碳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广州与深圳市场交易量与金额整体上升,香港澳门没有碳交易数据。在全国2782家控排企业中,深圳市场纳入大量服务业企业,广州市场则均为重工业企业。同时,大部分控排企业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程
期刊
探究一种铁路辙叉用贝氏体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氢脆敏感性,实验采用电化学充氢的方法控制贝氏体合金钢材料中氢含量,采用慢速拉伸试验评定材料的氢脆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材料的临界氢含量(质量分数)为0.000 13%,正火工艺可以降低该材料氢含量(质量分数)0.000 02%~0.000 03%,为铁路辙叉贝氏体钢材料控制氢含量指标及方法提供了依据。
期刊
对Fe-0.9C-1.4Si-1.6Mn-0.8Cr-0.2Mo-0.25Al钢锭分别进行冷轧与热轧变形处理,再进行850~1 100℃奥氏体化处理和300℃等温处理,研究了轧制预变形和奥氏体化温度对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奥氏体化后,冷轧预变形钢主要由贝氏体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热轧预变形钢则由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相比于未预变形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冷轧变形可同时提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