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家族,与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而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知也大多开始于昆虫的科学研究。不过,昆虫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分,它们也喜欢出名,你看下面这些故事,就是昆虫借助名人效益出名的典型。
■达尔文:为了生存,健全的昆虫把自己进化成残疾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曾在马德拉群岛考察,发现岛上有二百来种昆虫因为翅膀残缺而不能飞翔。这一现象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经过研究发现,马德拉昆虫也有全翅的,但是全翅昆虫在飞翔时很容易被海风吹进大海而被淘汰。只有那些飞不起来的残翅昆虫才不受海风的威胁,并将这一特征遗传给后一代。久而久之,马德拉群岛就成了残翅昆虫的天下。
达尔文得出结论,马德拉群岛上的昆虫和其他陆地上昆虫形态的差异的原因是:存活下来的昆虫为了生存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有的甚至选择自残身体而达到自身存活的目的,有的却在种族繁衍进化中发生了变异。达尔文的这一发现,成为其进化论的一项有力佐证。后来他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物种不是不变的”观点。15年之后,他的惊世之作《物种起源》问世,确立了生物进化论,揭开了物种延续之谜。
■斯大林:向蝴蝶学伪装
1942年冬天,苏军正与纳粹德军交战,苏联高层几乎每天都要在克里姆林宫召开军事会议。有一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会议上抛出了一个将军们意想不到的议题:伪装。
当时,苏军的军装十分简单,冬天穿白色厚长袍装,夏天穿绿色军装,基本上起不到伪装的作用。而德军的军装就复杂了许多,他们身上带有斑点和条纹的“三色迷彩服”让苏军在远距离条件下很难分辨。不光是军装,德军的机场和坦克也都如此处理,苏军轰炸机飞行员在空中甚至无法准确分辨其机场的位置,一次次无功而返。
斯大林用电话听筒敲打着桌面,命令将军们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比德军更好的伪装手段。将军们都沉默不语,没人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一位年轻的将军提议请一位专门研究蝴蝶保护色和伪装手段的昆虫专家来接受这个任务。这名昆虫学家就是施万维奇。他向斯大林要求了两名画家和三天时间,参照蝴蝶标本,仿照蝴蝶翅膀上的花纹、色彩、图案,设计军事伪装图案。在实战中,苏军的蝴蝶伪装术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战机在飞临苏军军事设施后也开始无法准确找到目标。也因此,斯大林下令列宁格勒大学恢复昆虫学系。
■爱因斯坦:“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这是爱因斯坦某天晚上跟朋友喝小酒时说的话,被以光速传播。从1994年起,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就开始频繁见于各大知名报刊,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德国《明镜周刊》、英国《独立报》等。
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做出这样的警告呢?原来,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来自新西兰一个养蜂和蜂蜜生产组织表示:“蜜蜂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大部分粮食和有花作物,没有蜜蜂,我们必须显著增加化肥的使用,这将导致大面积的水体污染,最终污染我们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现在,蜂群集体消失及死亡的可怕现象已从恐怖电影成为现实。美国率先传出噩耗,其东西岸的养蜂场去年秋季以来,蜜蜂数量已骤降六至七成,有采蜜一去不返的,也有集体死亡的。蜜蜂减少的现象在全世界都严重存在,中国、美国、阿根廷、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养蜂大国都出现了蜜蜂减少的现象,曾是世界第一大蜂蜜出口国的俄罗斯,由于蜂群数量急剧减少,其生产的蜂蜜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少量进口。有关专家认为人为因素,包括盲目引进、滥施农药、人造转基因作物、电磁波干扰甚至战争等,都是造成全世界蜜蜂减少的重要原因。
蜜蜂是生态及动植物中重要一环,它们如果灭绝,将会令整个生态一环环倒下去。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不只是耸人听闻,而是要作为人类改造世界中的一个严重警告,时刻警钟长鸣。
■达尔文:为了生存,健全的昆虫把自己进化成残疾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曾在马德拉群岛考察,发现岛上有二百来种昆虫因为翅膀残缺而不能飞翔。这一现象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经过研究发现,马德拉昆虫也有全翅的,但是全翅昆虫在飞翔时很容易被海风吹进大海而被淘汰。只有那些飞不起来的残翅昆虫才不受海风的威胁,并将这一特征遗传给后一代。久而久之,马德拉群岛就成了残翅昆虫的天下。
达尔文得出结论,马德拉群岛上的昆虫和其他陆地上昆虫形态的差异的原因是:存活下来的昆虫为了生存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有的甚至选择自残身体而达到自身存活的目的,有的却在种族繁衍进化中发生了变异。达尔文的这一发现,成为其进化论的一项有力佐证。后来他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物种不是不变的”观点。15年之后,他的惊世之作《物种起源》问世,确立了生物进化论,揭开了物种延续之谜。
■斯大林:向蝴蝶学伪装
1942年冬天,苏军正与纳粹德军交战,苏联高层几乎每天都要在克里姆林宫召开军事会议。有一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会议上抛出了一个将军们意想不到的议题:伪装。
当时,苏军的军装十分简单,冬天穿白色厚长袍装,夏天穿绿色军装,基本上起不到伪装的作用。而德军的军装就复杂了许多,他们身上带有斑点和条纹的“三色迷彩服”让苏军在远距离条件下很难分辨。不光是军装,德军的机场和坦克也都如此处理,苏军轰炸机飞行员在空中甚至无法准确分辨其机场的位置,一次次无功而返。
斯大林用电话听筒敲打着桌面,命令将军们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比德军更好的伪装手段。将军们都沉默不语,没人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一位年轻的将军提议请一位专门研究蝴蝶保护色和伪装手段的昆虫专家来接受这个任务。这名昆虫学家就是施万维奇。他向斯大林要求了两名画家和三天时间,参照蝴蝶标本,仿照蝴蝶翅膀上的花纹、色彩、图案,设计军事伪装图案。在实战中,苏军的蝴蝶伪装术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战机在飞临苏军军事设施后也开始无法准确找到目标。也因此,斯大林下令列宁格勒大学恢复昆虫学系。
■爱因斯坦:“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这是爱因斯坦某天晚上跟朋友喝小酒时说的话,被以光速传播。从1994年起,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就开始频繁见于各大知名报刊,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德国《明镜周刊》、英国《独立报》等。
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做出这样的警告呢?原来,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来自新西兰一个养蜂和蜂蜜生产组织表示:“蜜蜂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大部分粮食和有花作物,没有蜜蜂,我们必须显著增加化肥的使用,这将导致大面积的水体污染,最终污染我们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现在,蜂群集体消失及死亡的可怕现象已从恐怖电影成为现实。美国率先传出噩耗,其东西岸的养蜂场去年秋季以来,蜜蜂数量已骤降六至七成,有采蜜一去不返的,也有集体死亡的。蜜蜂减少的现象在全世界都严重存在,中国、美国、阿根廷、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养蜂大国都出现了蜜蜂减少的现象,曾是世界第一大蜂蜜出口国的俄罗斯,由于蜂群数量急剧减少,其生产的蜂蜜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少量进口。有关专家认为人为因素,包括盲目引进、滥施农药、人造转基因作物、电磁波干扰甚至战争等,都是造成全世界蜜蜂减少的重要原因。
蜜蜂是生态及动植物中重要一环,它们如果灭绝,将会令整个生态一环环倒下去。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不只是耸人听闻,而是要作为人类改造世界中的一个严重警告,时刻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