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影响大人物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家族,与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而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知也大多开始于昆虫的科学研究。不过,昆虫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安分,它们也喜欢出名,你看下面这些故事,就是昆虫借助名人效益出名的典型。
  
  ■达尔文:为了生存,健全的昆虫把自己进化成残疾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曾在马德拉群岛考察,发现岛上有二百来种昆虫因为翅膀残缺而不能飞翔。这一现象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他经过研究发现,马德拉昆虫也有全翅的,但是全翅昆虫在飞翔时很容易被海风吹进大海而被淘汰。只有那些飞不起来的残翅昆虫才不受海风的威胁,并将这一特征遗传给后一代。久而久之,马德拉群岛就成了残翅昆虫的天下。
  达尔文得出结论,马德拉群岛上的昆虫和其他陆地上昆虫形态的差异的原因是:存活下来的昆虫为了生存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有的甚至选择自残身体而达到自身存活的目的,有的却在种族繁衍进化中发生了变异。达尔文的这一发现,成为其进化论的一项有力佐证。后来他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物种不是不变的”观点。15年之后,他的惊世之作《物种起源》问世,确立了生物进化论,揭开了物种延续之谜。
  
  ■斯大林:向蝴蝶学伪装
  
  1942年冬天,苏军正与纳粹德军交战,苏联高层几乎每天都要在克里姆林宫召开军事会议。有一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会议上抛出了一个将军们意想不到的议题:伪装。
  当时,苏军的军装十分简单,冬天穿白色厚长袍装,夏天穿绿色军装,基本上起不到伪装的作用。而德军的军装就复杂了许多,他们身上带有斑点和条纹的“三色迷彩服”让苏军在远距离条件下很难分辨。不光是军装,德军的机场和坦克也都如此处理,苏军轰炸机飞行员在空中甚至无法准确分辨其机场的位置,一次次无功而返。
  斯大林用电话听筒敲打着桌面,命令将军们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比德军更好的伪装手段。将军们都沉默不语,没人愿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一位年轻的将军提议请一位专门研究蝴蝶保护色和伪装手段的昆虫专家来接受这个任务。这名昆虫学家就是施万维奇。他向斯大林要求了两名画家和三天时间,参照蝴蝶标本,仿照蝴蝶翅膀上的花纹、色彩、图案,设计军事伪装图案。在实战中,苏军的蝴蝶伪装术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战机在飞临苏军军事设施后也开始无法准确找到目标。也因此,斯大林下令列宁格勒大学恢复昆虫学系。
  
  ■爱因斯坦:“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这是爱因斯坦某天晚上跟朋友喝小酒时说的话,被以光速传播。从1994年起,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就开始频繁见于各大知名报刊,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德国《明镜周刊》、英国《独立报》等。
  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做出这样的警告呢?原来,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来自新西兰一个养蜂和蜂蜜生产组织表示:“蜜蜂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大部分粮食和有花作物,没有蜜蜂,我们必须显著增加化肥的使用,这将导致大面积的水体污染,最终污染我们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现在,蜂群集体消失及死亡的可怕现象已从恐怖电影成为现实。美国率先传出噩耗,其东西岸的养蜂场去年秋季以来,蜜蜂数量已骤降六至七成,有采蜜一去不返的,也有集体死亡的。蜜蜂减少的现象在全世界都严重存在,中国、美国、阿根廷、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养蜂大国都出现了蜜蜂减少的现象,曾是世界第一大蜂蜜出口国的俄罗斯,由于蜂群数量急剧减少,其生产的蜂蜜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需少量进口。有关专家认为人为因素,包括盲目引进、滥施农药、人造转基因作物、电磁波干扰甚至战争等,都是造成全世界蜜蜂减少的重要原因。
  蜜蜂是生态及动植物中重要一环,它们如果灭绝,将会令整个生态一环环倒下去。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不只是耸人听闻,而是要作为人类改造世界中的一个严重警告,时刻警钟长鸣。
其他文献
最近,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了一批无居民海岛名录,称人人可以有偿申请这些海岛的开发使用权,消息一经公布,霎时间引发了无数人的“岛主梦”。可是,要想像《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那样把海岛开发成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不仅仅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要有巨大的资金做后盾,据业内人士估计,当个“岛主”至少要花上亿元。  梦想很遥远,长岛却很近。当不成岛主,去海岛度个假总不是难事。    海上有仙山,登上“仙山”不羡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刺激-机体-反应为理论框架,结合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成熟的动机-机会-能力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以体育旅游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体育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消费者的体育旅游风险感知较高,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意向较低。在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意向产生的影响因素上,刺激因素中,消费者的体育旅游动机起到了核心主导作
期刊
它们是地球生物的鼻祖,  它们是地球上最兴旺的家族,  它们几乎和我们形影不离,  它们既有趣又有用,  它们既漂亮又轻灵,  它们既麻烦又讨厌,  它们,是小小的,神秘的昆虫。  因为小,  我们常常不把它们放在眼里,  因为小,  我们很难看明白它们的世界。  它们的生老病死,它们的喜怒哀乐。  昆虫密码,您掌握多少?  本期,我们为您详尽解析。
期刊
引用格式:蔡晓梅, 刘美新, 林家惠, 等.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动态表征与形成机制——以广东惠州上良村为例[J]. 旅游学刊, 2021, 36(5): 55-68. [CAI Xiaomei, LIU Meixin, LIN Jiahui, et al. Dynamic represent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ural gentrificat
期刊
这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群体。  有时,它们是美好的象征,如春天翩跹的蝴蝶,夏日亭亭的蜻蜓,夜晚纷飞的萤火虫以及一年四季勤劳的蜜蜂,是它们,带给人们一个更加美丽而丰富的大自然;有时,它们又是肮脏和丑陋的代名词,那总也赶不走的苍蝇蚊子,那没完没了的蟑螂蝗虫,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昆虫幼虫,从来在人们的心中就没有什么好印象。  无论美丽还是丑陋,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昆虫。这种与人类密切
期刊
引用格式:陶慧, 张梦真. 乡村遗产旅游地“三生”空间的主体价值重塑——以广府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 2021, 36(5): 81-92. [TAO Hui, ZHANG Mengzhen. Re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e value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space in rural heritage tourism dest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毛虫就是蚂蚁捕获的“奶牛”。蚂蚁把“奶牛”赶进自己建造的“围栏”内,关上门,“奶牛”就成了它们的私人财产。    2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生物学研究生,在墨西哥海沿海平原的圣玛塔火山山脉附近做生态环境研究。火山斜坡地带的一片不大的松林引起了我的兴趣。开始的一个月,我着手揭秘蚬蝶的生命历程。  一天,一只蚬蝶毛虫爬到巴豆上啃食叶子。这只硕大的毛虫周围簇拥着几个红黑色的大蚂蚁,我想伸手去
期刊
虫子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功能性食品,这是专家说的哦。    看到餐盘里的长肉虫虫,你是不是会顿时起一层鸡皮疙瘩?可是偏偏很多地方把它拿来做成美味的食品,据说营养还很好,其实除了那些肉虫虫,还有很多昆虫可以食用,平时常见的就有油炸蚂蚁、蚕蛹、蟋蟀等等。世界上目前可食用的昆虫有3000多种,为什么要吃昆虫呢?有必要探讨探讨。    吃虫子的理由一:很营养    首先,昆虫具有丰富的营养。据国外专
期刊
昆虫其实是我们星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住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四亿年前。小小昆虫虽不起眼,却无处不在,无论在城市、乡村、山野,还是在空中、陆地、水里,你都会找到它,可以说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有昆虫的身影。科学家称,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家族。  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了解它们。    “别小看我的智商”    不要小看了昆虫小如针尖的大脑,它们的智力可一点不逊于体形庞大的高等动物。
期刊
咏蜂   (明)吴承恩  穿花度柳飞如箭,  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  器器薄翅会乘风。    和煦的春风里,树芽初绿、百花争艳。于是,一群熟悉而忙碌的身影,又应时而来。摄影师高兴了,花色与蜂影,是最生动的春之乐符。  喜爱生态和微距的朋友,往往是从小小的蜜蜂开始,拉开了一年的摄影历程。现在,演出开始了,精彩的一幕幕近在眼前。    1.拍摄准备    蜜蜂属于膜翅目昆虫,一般个体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