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素园,清末秀才,贵州省著名的进步人士。在红二、六军团占领黔西、大定、毕节后,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不顾年高体弱,坚决要求参加红军,并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根据地,至今被传为佳话。
周素园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贵州军政府副主席,1925年退出政界。当红二、六军团快到毕节时,国民党专员莫雄叫他赶快走。他却十分平静,不慌不忙地对他说:“我没有多少家当,不必走。”
红二、六军团到达毕节后,王震、夏曦得知周素园没有逃离,他家还存有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并且圈圈点点,认真地阅读过,当即登门拜访。他们询问其为什么要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时,周素园坦诚地说:“我研究马克思主义10年了。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好。我相信马克思主义。”
王震和夏曦听了周素园的话,感到满有兴趣,便试探性地说:“你研究马克思主义好,现在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你赞不赞成?”他坚定地说:“我赞成,完全赞成。”
任弼时得知后,感到新奇,亲切地会见了周素园。并同贺龙交换意见后,决定请他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的司令员。他欣然同意。抗日救国军在周素园的领导下,很快发展到一千多人。
与此同时,贺龙、任弼时为了扩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还利用周素园同云南王龙云、孙渡等上层人物相识的有利条件,请他给龙云、孙渡写信,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他愉快地接受了。在给龙云、孙渡的信中,他严肃地说:“蒋介石派中央嫡系万耀煌、樊崧甫等进入云南、贵州来打红军,也叫你们打红军,红军是不好打的。退一步说,即使你们把红军打掉了,也是两败俱伤。万、樊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多势大,那时的云南,还是你们的?假道灭虢,史有明鉴。”由于周素园的工作,再加上萧克、王震也给孙渡写了信,并建议两军签订停战协定,所以,孙渡就在威宁、昭通按兵不动。这对于红二、六军团集中兵力对付蒋介石的“追剿”军和在黔大毕地区休整部队、创建根据地都是十分有利的。
红二、六军团撤出毕节城时,周素园不顾年高体弱,执意要随红军长征。当时,红军在乌蒙高原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回旋战。一方面要与围追堵截之敌作战,一方面又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情况复杂,斗争艰苦。但是,周素园顽强地坚持着。他的这种爱国精神深为贺龙和红军广大指战员所感动。因此,贺龙一方面指挥部队与敌军作战,一方面时刻惦记着这位年迈的爱国志士周素园老先生,担心他在艰苦的行军作战中把身体拖垮,千方百计地妥善照顾他。
一天,红军到达滇黔两省交界的镇雄时,部队已经十分疲惫。贺龙把贵州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周素园的挚友邓止戈找来,请他做周老的说服工作。贺龙说:当前红军的处境十分艰难,再拖下去怕老人家的身体吃不消,我们想还是设法把他送到香港作寓翁,帮助共产党做一些上层人士的工作,也是为中国革命尽力的嘛!如他愿意,我们可将打土豪缴获的黄金给他一些做生活费用。
邓止戈认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对周素园老人的爱护。于是,他把贺龙饱含着真情厚意的话向周素园老人转达了。周老却坚定地表示:“请邓参谋长立即回答贺军长和王震政委,我今年60岁了,60岁以前我没有找到光明,现在终于找到了光明,参加了红军。这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我死也要死在红军里,我不愿意离开红军。”
贺龙听完邓止戈的汇报后,不禁把大腿重重一拍,举起大拇指赞叹地说:“好!好!他既然这样坚决地参加红军,我们抬也要把他抬着走。这样坚强的爱国志士,难找啊!”
周素园得知贺龙的这番话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们并肩行进在长征路上,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周素园随着红军大部队,历尽千辛万苦,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保安(今志丹)县,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接待。毛泽东称赞他为“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任命周素园为八路军高级参议,并于1938年命他返回原籍,继续开展革命工作。建国后,周素园曾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贵州省副省长。
(责编:姚少宝)
周素园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贵州军政府副主席,1925年退出政界。当红二、六军团快到毕节时,国民党专员莫雄叫他赶快走。他却十分平静,不慌不忙地对他说:“我没有多少家当,不必走。”
红二、六军团到达毕节后,王震、夏曦得知周素园没有逃离,他家还存有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并且圈圈点点,认真地阅读过,当即登门拜访。他们询问其为什么要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时,周素园坦诚地说:“我研究马克思主义10年了。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好。我相信马克思主义。”
王震和夏曦听了周素园的话,感到满有兴趣,便试探性地说:“你研究马克思主义好,现在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抗日反蒋,你赞不赞成?”他坚定地说:“我赞成,完全赞成。”
任弼时得知后,感到新奇,亲切地会见了周素园。并同贺龙交换意见后,决定请他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的司令员。他欣然同意。抗日救国军在周素园的领导下,很快发展到一千多人。
与此同时,贺龙、任弼时为了扩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还利用周素园同云南王龙云、孙渡等上层人物相识的有利条件,请他给龙云、孙渡写信,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他愉快地接受了。在给龙云、孙渡的信中,他严肃地说:“蒋介石派中央嫡系万耀煌、樊崧甫等进入云南、贵州来打红军,也叫你们打红军,红军是不好打的。退一步说,即使你们把红军打掉了,也是两败俱伤。万、樊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多势大,那时的云南,还是你们的?假道灭虢,史有明鉴。”由于周素园的工作,再加上萧克、王震也给孙渡写了信,并建议两军签订停战协定,所以,孙渡就在威宁、昭通按兵不动。这对于红二、六军团集中兵力对付蒋介石的“追剿”军和在黔大毕地区休整部队、创建根据地都是十分有利的。
红二、六军团撤出毕节城时,周素园不顾年高体弱,执意要随红军长征。当时,红军在乌蒙高原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回旋战。一方面要与围追堵截之敌作战,一方面又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情况复杂,斗争艰苦。但是,周素园顽强地坚持着。他的这种爱国精神深为贺龙和红军广大指战员所感动。因此,贺龙一方面指挥部队与敌军作战,一方面时刻惦记着这位年迈的爱国志士周素园老先生,担心他在艰苦的行军作战中把身体拖垮,千方百计地妥善照顾他。
一天,红军到达滇黔两省交界的镇雄时,部队已经十分疲惫。贺龙把贵州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周素园的挚友邓止戈找来,请他做周老的说服工作。贺龙说:当前红军的处境十分艰难,再拖下去怕老人家的身体吃不消,我们想还是设法把他送到香港作寓翁,帮助共产党做一些上层人士的工作,也是为中国革命尽力的嘛!如他愿意,我们可将打土豪缴获的黄金给他一些做生活费用。
邓止戈认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对周素园老人的爱护。于是,他把贺龙饱含着真情厚意的话向周素园老人转达了。周老却坚定地表示:“请邓参谋长立即回答贺军长和王震政委,我今年60岁了,60岁以前我没有找到光明,现在终于找到了光明,参加了红军。这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我死也要死在红军里,我不愿意离开红军。”
贺龙听完邓止戈的汇报后,不禁把大腿重重一拍,举起大拇指赞叹地说:“好!好!他既然这样坚决地参加红军,我们抬也要把他抬着走。这样坚强的爱国志士,难找啊!”
周素园得知贺龙的这番话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他们并肩行进在长征路上,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周素园随着红军大部队,历尽千辛万苦,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保安(今志丹)县,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接待。毛泽东称赞他为“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任命周素园为八路军高级参议,并于1938年命他返回原籍,继续开展革命工作。建国后,周素园曾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贵州省副省长。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