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寻找身份的伯恩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伯恩的身份》到《伯恩的霸权》,再到《伯恩的最后通谍》,《谋影重重》拍到第三部,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伯恩该知道他是谁了。和前两部影片相比,《谍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在剧情设置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在结尾处将绝望顷刻化为希望。虽然前两部影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也是把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刻,可毕竟这回揭示的是大结局,伯恩知道了自己是谁,但在世人眼里,在主人公自己心里,大卫·威尔和杰森·伯恩一起死掉了……
  [关键词]伯恩 身份 成长 马特·达蒙
  
  一、什么是身份?
  
  这是一个让现代人非常有兴趣的话题。这个主题在许多影片中都有涉及。现代复杂的社会生存环境让人常常有对身份的迷失感。不仅中国。全世界现在都在面临着一个价值重构的过程。物质和精神的脱节让人类沉溺在物质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物质文明发展太快,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大过,但是强大起来的人类面临着和伯恩一样的困惑:我为什么这么强大?我到底是谁?
  伯恩从海里被拖上来的时候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其结果就是他失去了身份。失去了身份的人其实和死掉重生的人差不多。相当于又投了一次胎。这个时候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好好过这一生,另一就是去找找看自己的前世到底是谁?中情局的追杀和伯恩内心的好奇心终于让他选择了后者。
  颇具戏剧性的是,伯恩最终找到的这个身份,原本却是被刻意抹煞的身份。中情局为了政治需要,抹掉了他的所有记忆,让他成为一台无身份的杀人机器,然而以外的失忆让伯恩回到了普通人的状态,他又需要找回昔日的身份好重新做人。只是,在开始寻找的时候他想象不到自己曾有过两个身份,一个是人,一个是机器。在这里影片故意让伯恩陷入了一个哲学上的悖论,他所寻找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这种现代主义的形而上式的质问使影片的哲理深度得以扩展。
  在第三部中,影片直接以“伯恩的最后身份”为题,既有商业上的炒作,也点明了影片的主旨所在。只不过这个主题并没有被深挖,因为它毕竟只是一部商业片,占据影片主要部分的,还是那几个欧洲名城中所发生的激烈打斗、汽车追逐等视觉奇观。借用现成的故事模型。套上成功商业片的元素。依然是好莱坞征服观众的不二法门。在第二部里出现的绊脚石行动被升级,而伯恩就是升级后的第一个杀手。潜伏在全球的精英杀手,各种更加阴险的暗杀手段。对手大权独揽,却奈何不了伯恩。最精彩的一段莫过于开场在滑铁卢火车站的反追踪,在伯恩的布置下,躲避着联邦特工和摄像头的监视。若不是记者冲动多疑,恐怕真相早已水落石出。而“资产”的杀人不眨眼,也体现了继伯恩之后新一代杀手的实力。
  
  二、主要拍摄技术手法
  
  在第三部的影片中的几处打斗场景颇为讲究。特别是在摩洛哥矮小的楼房顶上的穿梭和在书房里与职业杀手DESH的自由搏击。为了保护NICKY,伯恩从茫茫人海中爬到房顶上的置高点,在楼宇中不停的跳跃缓冲,当地警察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连追的份都没有。无论是摄影还是剪辑配乐,伯恩跳入书房的特写非常漂亮。玻璃的撞碎声引来DESH的注意,两人迅速在书房里开打。DESH的下盘明显要比伯恩敏捷,然而从书房打到浴室,伯恩迅速将劣势转为优势。用浴室的布帘活活勒死DESH。
  在NEAL DANIELS离开摩洛哥的公寓后,伯恩随即找到了他的住所。就在伯恩准备离开时,NOAH的两名职业杀手也迅速赶到现场。伯恩不得不在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反击和撤退的打算。当下他就用风扇和门缝以及灯光的配合迷惑了这两位职业杀手,瞬间将他们制服。山外有山,天外有天。NOAH即使使用了最先进的GOOGLEMAP技术,也敌不过伯恩那训练有素的特工头脑。难怪伯恩的前主管DR,ALBERT HIRSCH在他失忆后,被他问到他是谁的时候这么说他,你是价值3000美元的美国政府的资产,你是台多功能的杀人机器!
  按照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一贯的手法,这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依然是沿袭了他在执导第二部时“极度写实”的风格。在拍摄重要场景时,起码有2个单元的摄影。影片里很多个镜头会有多角度镜头的重复表现,如在西班牙马德里当DESH在对NEALDANlELS实施汽车炸弹的时候,起码有3个角度的摄影单元小组的镜头在影片里出现,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写实风格还表现在BOURNE回到纽约后的戏中,按照制片人Crowley的说法,在街道的拍摄现场根本就看不到起落架、灯光、摄像车的轮轨等通用装备。主要演员们就穿着极其普通的衣服混迹于纽约朝九晚五的人流中,路上的行人根本就不知道一部这么大的电影正在他们的身影中拍摄着。
  电影再好,还是得归功于原著最佳畅销小说。小说作者LUDLUM ROBERT是个有多年军旅生涯和特工经验的作家,还在医学院里学习过心理学。他的这三部曲小说几乎是间谍类小说的代表作(分别发表于90年代初)。他生前共有21本小说,全是惊耸类/间谍类的。每本都是纽约时代最畅销书榜单上。
  马特·达蒙一度宣告本作将为《谍影重重》系列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其后又补充“如能保证剧本质量、还由格林格拉斯执导,仍希望摄制续集”的反悔发言。确实,教人如此兴奋的好莱坞大片别无分号:在CG技术全盛时代逆历史潮流而动,从“实拳胜虚招”进化到“无招胜有招”,将写实风格坚持到底的刚硬姿态始终凛然,相应的成就也节节攀升。正因为有这样优秀的电影,好莱坞势力才能如日中天至今:而对英国出身的纪录片风格的保罗·格林格拉斯导演的破格提拔与连续启用,则是令好莱坞体系不断前进的吐故纳新。那么,让《谍影重重3》规格的进口大片来得更猛烈些吧!
其他文献
[摘要]用影视手段收集少数民族美术资料是影视人类学的分支问题,其最直接的工作就是拍摄美术人类学片,回顾中国拍摄美术人类学片的历史,阐明影视技术用于收集少数民族美术资料的原则、优势。  [关键词]影视技术 少数民族美术 资料 运用    鉴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文化学意义大于审美意义,我们通常把它归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旗下。影视和人类学联袂已久,以人类学研究中影视手段的应用及其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的
[摘要]近年来,包括情景喜剧杰作《武林外传》在内的众多影视作品热衷于使用方言,以制造喜剧效果、真实效果,打造作品的地域色彩和个性魅力。方言剧的盛行,干扰了普通话的推广,伤害了部分观众,也影响了演职员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能力,存在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影视作品还是不用方言为好。  [关键词]《武林外传》 影视作品 方言 负面影响    80集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是2006年上半年最风光的作品,央视索福瑞
[摘要]对从事音乐影视的专业人员来说,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充实丰富音乐影视,提高其质量是值得每一位专业人士不断探讨和研究的新领域。以《武林外传》为例,重点讲述了网络文化如何渗透到当前音乐影视的。  [关键词]网络文化 音乐影视 《武林外传》 “双刃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网络早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网络文化也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当然音乐影视也不例外,对
[摘要] 英国电影《女教师》以土匪绑架“女教师”为缘起,主题揭示既含蓄又耐人寻味,不落窠臼;节奏张弛有度,悬念叠出;尤其成功塑造了人物心路历程的双重人格。主人公塞克是个地道的打家劫舍的土匪头子,然而,整部影片浓墨重彩的却是人物内心的似水柔情,为爱而视死如归。影片没有复杂的情节,人物形象单一,但结局却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其独到的艺术魅力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艺术审美 结构技
[摘要]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其短暂的人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为数不少的瑰丽诗篇。他的诗作不仅具有强烈的美感,还有着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体现着生活的真与美。本文通过对济慈诗歌的探讨,通过济慈诗歌的理念、想象、生活及修辞手法运用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济慈的美学思想,从而寻求从真实中发现美,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关键词]济慈 诗歌理念 美学思想    济慈是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他的人生很短
摘要 电影《集结号》是根据杨金远的原著《官司》由刘恒编剧、冯小刚导演、张涵予等名角主演、华谊兄弟影业公司制作的一部商业贺岁片;上映以来,由电影《集结号》的主题、内容以及编、导立场引来了诸多争议,并形成了所谓的挺“冯”派和倒“冯”派;而现象学的文化视野为《集结号》“现象”之“真”的是非争议提供了一个“面向事实本身”的机会。  关键词 电影《集结号》挺“冯”派和倒“冯”派“现象”之“真”“面向事实本身
破案应该和开车一样,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因为自诩聪明的我们,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好骗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前几日,我在网络上看到一条爆炸新闻——亚马逊雨林着大火了。这条新闻越看越让人揪心,甚至让我有了窒息感:整整烧了三个多星期的火势此刻仍在蔓延,这让被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变成了一颗随时会威胁地球安全的定时炸弹。火灾的破坏力已经从雨林深处蔓延到了巴西的圣保罗,飘来的浓烟造成了城市大面
摘要 艺术作品需要想象,但是不能丢失艺术的真实性,否则,这种想象只能是艺术作品失败的表现。艺术作品的想象和幻想都要遵循逻辑的规则,符合事理的逻辑,无缘无故“想当然”的表现就会使艺术作品缺乏真实性。导演的考虑和想法全表现在文本中,没必要再去琢磨导演,一切向文本说话。  关键词 创作 幻想逻辑 同化 文本    艺术创作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作品的产生。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夸大艺术的想象,也不能丢
摘要 从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看二十世纪英国著名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小说中的人物戈德波尔虽然从某种角度认可了印度教存在的合理性,但小说对印度教徒戈德波尔及其所代表的宗教的描写并没能超越西方集体的殖民话语和东方主义思想,作者思想的矛盾性与难以摆脱的殖民话语使得小说中东西方沟通的结局注定是分离而非联结。  关键词 福斯特 《印度之行》 后殖民主义 东方主义 分离    《印度之行
摘要 英国著名的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文化属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应用两种不同方式来思考文化属性,即文化双轴性。在华裔作家任碧莲的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中,主人公拉尔夫一家人就呈现了文化属性的双轴性。小说中的主人公,代表了新的华人形象,不再以他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主体进入了美国主流文化。  关键词 华人形象 《典型的美国佬》 文化属性    从踏上美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