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一共有16例,对16例病人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0例病人有明确诱因,手术之前12小时至手术以后36小时心源性猝死一共有10例,占总体的62.5%。结论:心脏病病人围术期猝死与相关诱因有密切关系,主动救治心脏基础疾患,增强对病人健康宣教,以及对病情密切监护等,可以使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减少。
   【关键词】 心脏病 围手术期 心源性猝死 护理
  猝死指的是平常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病人,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以内,由于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猝死时间是6h以内,但是当前公认的就是发病1h以内死亡病人判定为心源性猝死[1]。本文笔者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一共有16例,对16例病人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一共有16例,当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在5-64岁,平均年龄为41.5±2.2岁。冠心病一共有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共有4例,左心房黏液瘤一共有2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一共有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共有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一共有2例。
  1.2 心电图表现
  进入医院以后通过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纤维颤动一共有4例,冠脉供血不足一共有2例,窦性心动过速一共有4例。猝死之前正在接受心电监护患者一共有6例。猝死的时候心电图显示心室纤维颤动一共有8例,心脏停搏一共有4例,心肌电-机械分离一共有2例,没有心电图记录一共有2例。
  1.3 诊断标准
  以心脏骤停作为基础,出现临床症状以后1小时以内没有预料的心脏原因死亡[2]。
  2 结果
  本文手术之前猝死一共有8例,当中手术之前前一日晚2例;手术当中猝死2例,手术以后猝死6例,全部出现在手术以后的36小时以内。突然变换体位造成猝死一共有2例,在活动的时候猝死一共有2例,在入厕途中猝死1例,主動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一共有3例,心室壁破裂一共有2例,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猝死一共有2例,恶心呕吐引发心律失常致猝死一共有2例,没有明确诱因一共有2例。
  3 讨论
  3.1 相关因素
  3.1.1 猝死原因
  本文全部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中大部分为冠心病。严重急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电不稳定,进而形成致命性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伴有心衰的病人,由于心肌缺血、药物以及神经激素等相关原因会造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猝死病人的关键死因,当中75%是由于心室颤动造成的。室性早搏或者心动过速、心房纤维颤动等相关表现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对于部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果出现心脏破裂和血管破裂等相关意外事件,需要马上在体外循环之下采取修补止血,这是救治成功的关键[3]。
  3.1.2 猝死诱因
  诱发猝死的原因相对比较多,病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猝死。低血钾会使猝死的风险成本增加,其风险程度取决于低血钾的程度以及心肌缺血状态。情绪过分激动会造成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加,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进而引发心室颤动。另外,排便用力、暴饮暴食以及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进而造成心肌氧气功能与消耗失去平衡,进而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造成心电稳定,进而引发心室颤动猝死。
  3.2 护理对策
  3.2.1 做好宣教工作
  病人在住院过程当中,临床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人实际病情采取健康宣传教育,和临床医师共同向病人以及亲属详细介绍病因、危险因素、病情以及相关相关注意事项。另外,临床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病人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改变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在排便过程当中不可用力,以免发生意外情况,让病人明确意识到病人潜藏的危险因素,同时掌握相关护理知识,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和护士的工作,使发生猝死的几率明显减少[4]。
  3.2.2 增强预见能力
  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增强预见能力,从病人当前情绪以及潜在的危险因素,考虑也许会发生的不良后果,使工作秩序井然。另外,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手术之前护理重心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在手术之前沐浴应当慎重,为病人在进行灌肠和胸部体疗等相关操作的时候应该对其相关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心律失常的相关诱因,主动治疗诱发因素,避免以及消除造成心律失常的的风险因素,进而使猝死发生率明显降低[5]。
  3.2.3 密切监测
  围手术期的的心脏病患者有的时候病情会突然发生变化,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就会进一步恶化,并且很难逆转。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对病人的相关病情给予密切监测,为任何细微的相关变化不容忽视。另外,对高危病人在特殊情况的时候要采取心电监护,对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指标给予密切监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进而使发生猝死的几率明显降低。本文结果显示,其中10例病人有明确诱因,手术之前12小时至手术以后36小时心源性猝死一共有10例,占总体的62.5%,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总而言之,心脏病病人围术期猝死与相关诱因有密切关系,主动救治心脏基础疾患,增强对病人健康宣教,以及对病情密切监护等,可以使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邱林林, 卢建平, 刘学庆.心脏性猝死108例相关因素分析和对策[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14, 18(3) : 257.
  [2]郭加强, 吴清玉主编.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58.
  [3]张来虎, 李凯, 凌贤才.心脏性猝死发病现状及其防治动向[J].中国急救医学, 2013, 23(3) : 166.
  [4]杨景宁, 林桂珍, 肖玉梅, 等.室性心律失常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 6(4) : 216.
  [5]尹咏梅, 郑月来, 王利鸣, 等.心脏性猝死115例临床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10(5) : 269.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在对肝穿病人的护理中,取消了术前屏气训练,术后穿刺处包裹胶带及压小沙袋等措施,成功地护理了186例肝穿病人.末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并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的主要原因,进
【摘 要】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降压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能进行比较。 
水产品在我国是一种主要的过敏性食物。综述了引起过敏的主要水产品的致敏机理、水产品中过敏原的种类和特征,并就过敏的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采用育雏育成期平养的饲养模式与全程笼养的饲养模式,研究宁海土鸡130~300d及301~460d2个阶段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130d前先平养而后再笼养比全程笼养的模式下其生产性能有显著
从河南省滑县某羊场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出了5株羊链球菌,经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盒鉴定结果为:D群链球菌2株,C群链球菌2株,E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链球菌对氧
某门课的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课堂气氛的正面感受对学生成绩和学习态度等因素有积极影响,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多样的。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围术期护理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按照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长短。结果:经过对比,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
【正】一、概述计算机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管理工具,它具有高度自动化、处理数据准确,迅速并具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因此被广泛地用于经济管理各个方面,现在电子计算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