怍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的访谈录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访谈录,亦是一种对话形式。所谓对话,并非简单的口头之交,而是以“灵魂在场”的方式完成一次平等而共情式的思想交流。王红旗的新著《灵魂在场》便是以这样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处理了多种诸如作家与学者、男性与女性、东方与西方、故乡与海外等二元对立的命题。它的出版问世,不仅对对话式批评的复兴提供了最专业化的模范,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华文女性作家与文本研究的资料汇编,蕴含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王红旗 《灵魂在场》 对话 华文女作家
  在当下倡导理论与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的学术界,“访谈录”似乎成了文学研究领域中一种“过时”的研究方式,特别是伴随着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已死”的观念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逐渐深入人心之后,文学阐释就演绎成了读者(研究者)与“文本”问的直接对话,而文学价值便是在研究者对文本的某种个体体悟中被创造出来。也就是说,所谓的“文学活动”指的是作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中把自身的感悟与思想转译成文学文本,然后运送到另一个时空的读者手中,读者通过文本的阅读进行私人化的解码。而正是在读者“解码”的这一过程中,由于印象式批评的主导,便极容易发生“感受谬见”。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味将批评的重心放在读者的主观感受上,则容易将文学批评落入“由我说”“听我说”的单向批评陷阱里,从而忽略作家这一创作主体本身同样身为说话者所具备的发声权利。而王红旗所著的《灵魂在场——世界华文女作家与文本研究》(现代出版社2019年9月版,以下简称《灵魂在场》),正是一部有着“正本清源”意义的著作,它试图纠正在文学研究场域内,研究者过于强势的主导地位,而是将研究者与作家、文本三者置于平等的维度中,通过访谈的形式共同促成文学的最终“解码”。
  纵观王红旗的学术生涯,“在场”成了其重要的学术标识之一。所谓“在场”,并非如新闻报道般机械性地记录下现场的一切,而是带着自身的经验、情感和立场直击文学现场,以面对面、心对心的对话方式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形成思想火花的碰撞。王红旗从2000年策划、编辑《中国女性文化》学刊开始,就一直强调“读者——作品——作家三位一体的主体‘在场’”,其中的名栏“女作家访谈录”,便是对话式的“在场研究”,而新作《灵魂在场》更是在这一独特的批评形态的基础上,针对世界女性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专项“访谈录”,是“女学人依据自己的审美思想评判,对女作家文本的创作观念,情节推进与人物形象个性化的灵魂结构,创作灵感碎片的整合,以及外在人文、自然关系的影响等方面提出疑问,逐步建构一种作家研究与文本细读的对话方式”,它的问世,对对话式批评的复兴提供了最专业化的范式,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华文女性作家与文本研究的资料汇编,蕴含着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对话,原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文体,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就记录了苏格拉底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对话,而在这些对话录中,我们可略窥到这位哲学家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深度。因此,并不起眼的“对话”,实则是一种探究真理和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众多先哲们所推崇和主张的教学方式,如巴赫金就十分强调对话的必然性,马丁·布伯则强调对话的平等性,而戴维·伯姆却更看重对话的创造性,在对话的过程中,两个甚至多个孤立的个体变为了交互的主体,从而在思想的碰撞下完成了观点的求同存异,这便是对话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在王红旗的《灵魂在场》一书中,着实体现出了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的访谈录,它所包含的对话的必然性、平等性和创造性三个特征。
  首先,身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主任的王红旗,对于世界华文女作家的研究,本就是她的专长,而要真正地实现“在场研究”,切入到女性华文文学的肌理,“对话”便是一种最有效的、直击靶心的研究路径。在论著中,受访的女性作家既有严歌苓、张翎、虹影、李彦、林湄、山飒等旅居欧美的“新移民”,也有戴小华、黄虹坚这样长期在东南亚及中国香港从事创作的华文女作家,更有活跃于北美地区的著名华文文学评论家陈瑞丽女士,而论及的话题也是不胜枚举,既有着在华文文学领域十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热点议题,诸如女性经验与母性意识、婚恋与战争、文化身份与离散叙事、历史创伤与人类关怀等,也有着关于女性事业、子女教育等日常化的现实问题。访谈中,感性化的文本细读自是必不可少,而深刻而学理性的审视与反思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研究者最重要的锋芒;同时,书中还有着对于作家本人的生命经验、文化背景、婚姻情感等传记学方面的求证,以及纵观整个海外华文女性文学发展的述评和展望……而如此磅礴与多元的议题,全部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完成了一场奇妙的审美与思想的共鸣。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与批评场域内,以学者或批评家为尊,作家与之的关系并不对等,但在《灵魂在场》一书中,由于是女学人与女作家之间以对话的形式所展开的讨论,它较之于以学者或批评家为中心的印象式批评,更突显了作家自身的声音。因此,这部专著的第二个特征便体现了一种学术的平等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采访者的女学人与身为被采访者的女作家之间,代表着两种不同声音的交汇和融合,可以感受到双方在语言层面、思想层面和艺术层面上的碰撞,以及碰撞之后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合翼”。所谓精神“合翼”,在笔者看来,其实就是一种共情与共识,比如,王红旗对于女性主义的见解,始终坚持的是一种迥异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两性和谐的中国女性主义观,她认为:“西方女性主义是‘为女性’,中国女性主义则是为‘人类’,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以女性人本之爱意识,建构一种人类生态的性别关怀,在承认性别差异存在的多元化思考中探寻平等与和谐。”因此,“两性和谐”“两性互补”才是女性主义应该追求的终极目的与理想。在书中与不同作家的对话中,她多次主动谈及这种不同于主流的“女性主义性别观”。但难能可贵的是,却也同样获得了许多受访者的一致认同,比如严歌苓就明确表示“没有谁是第二性,男人女人都是第一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两性平等的凸显,它消除了男女二元对立式的性别结构关系,而虹影也特别强调自己是“超性别写作”。她认为“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性别歧视意味,这与王红旗的观点在某种层面上也是不谋而合的,她们都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审视当下的性别秩序和性别文化,出发点是“人性”而非刻意强调“女性”。再如与张翎的访谈录里,王红旗畅谈了自己在阅读完小说《阵痛》与《劳燕》之后的感想,并点评到“当一个女作家以女性为经验主体,关注灾难、疼痛、创伤时,就从性别视角出发已达到了超越性别的境地。因为,性别抒写并不是仅仅为女性争取权利,而是要重建一个性别平等、消除一切歧视的人类社会新秩序”,这样的解释不仅提升了性别抒写在处理宏大历史问题的可能性,同时也再一次呼应了自己两性和谐的性别观,即“和平共同体之爱”的昭示。这种共识,笔者以为,必然是通过对话和交往的形式,寻求作家和批评家的沟通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对等关系,同时也拓宽了女学人、女作家和读者三方的眼界与思维。
  最后,在论著中还着实凸显了一种学术的创造性意义。由于王红旗所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华文女作家,所以,东方女性经验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她所关注到的却并非仅仅只有冲突,更多的是发现了中国的历史经验为世界文明所做出的独特奉献。在与旅法作家山飒的访谈中,谈及她的小说《女帝》,作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后人对她的评说自是褒贬不一,但山飒却认为“武则天这个女性形象,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她的政治行为是女性型的”,这一观点,笔者以为,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女性一旦想要实践个人价值,就必须要成为比男人还要强势的人,即遵从男权社会里的生存与成功逻辑,而武则天则具备了两种性别特质,一方面她遵循男性的逻辑登基为帝,获得成功;但另一方面,正因为她本质是第二性的,有着独特的女性经验,所以在执政期间不断维护庶族、平民、女性的权益。所以王红旗指出:“武则天是一个真正的超越了性别、国别的女性领袖形象”,她所实施的女性政治,“汲取了远古‘母神时代’丰富的人类关怀‘母乳’。这不仅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母性的、平等的包容与关爱,而且会为开创未来人类新文明的民主和谐、多元共生,走向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理性政治’文化资源”。可以说,这种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发现,也正是在一种平等而共情的对话过程中才得以生成。
  总之,《灵魂在场》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的访谈录,王红旗的“学术在场”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单纯的倾听者或访问者去机械化地介入作家与文本之间,她所有的发问和体悟全部都是在“人性之爱”“万物和平”与“两性和谐”的地基下完成的高屋建瓴,饱含着人类最原始的自觉意识。也正是基于这样具有远见的立场,她才可以正确地看待作家笔下所存在的种种冲突与博弈(男与女、东方与西方、故乡与他乡、和平与战争……),正如她在与陈瑞琳的对话中所说:“如果不经历文化冲撞,如平静的港湾式的,也就不会触及灵魂深处,创作生命力不会激情勃发。”而文学研究亦是如此,如若不曾介入文学现场,同样难以触及灵魂深处,但如若不根植于自身的信仰,不具備超人类的人性关怀底色,灵魂的触碰也不过只是个体的对垒,却难以实现精神的合翼。
其他文献
摘要:周励是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左翼文化氛围下成长的,她的早年生活与文学阅读深受理想主义精神影响,文学写作也由此起步,并在跨文化流动经验中展开,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左翼海派文学跨文化抒写现象。左翼文化对周励文学写作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1.现实批判意识的初步形成;2.超越与改变现实的顽强意志;3.理想主义精神的深化。  关键词:周励 左翼 海派  1949年以后,上海经历了城市文化的重要转型。这一时
期刊
那日在东京吴忠铭先生的光和书房,他抱来一大摞书给我看。我曾拜托他留意老舍的旧版,这摞书中就有不少,既有民国版,也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版本。按我的习惯,当然是尽数收入囊中,老舍的书我都会送给好友周剑先生,其他书正好充实我的民国版书架。不经意间,有三行字扑入眼帘,“赠呈芳泽公使胡适”,一开始以为是印上去的。仔细一看,竟确然是胡适的签赠本。吴先生好书太多,对这种书不太上心,但我还是得提醒他一下。他
期刊
王士稹(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阮亭,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生于簪缨世家,叔祖象春与钟惺、钱谦益为同科进士,诗有盛名。士稹幼从长兄士禄学诗,年十五即有《落笺堂初稿》一卷。后随兄士禄、士祜人都应试,与海内闻人缟纻论交,时号“三王”。顺治十四年(1657)秋,集诸名士于大明湖畔,赋《秋柳》四章,四方赓和者多至数百家,传为盛事。翌年登进士第,授扬州府推官。公余以文会友,集
期刊
摘要:《苏醒》是蓝予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南方都市风情小说。作者以林晓拉、林晓嫣、林晓冰三姐妹等人的命运沉浮折射改革开放始至21世纪初二十多年间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作者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对叙事的方式方法和表现技巧大胆探索,初步形成了特色比较鲜明的叙事艺术特征。  关键词:蓝予 长篇小说 叙事方式 艺术特征  蓝予的长篇小说《苏醒》(羊城晚报出版社2018年版),是一部主要以深圳特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机制 手段 参与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
期刊
早期儒家的艺术精神  《封神演义》的核心是神仙意境,用更具理论色彩的语言说,则是诗化哲学。  这是带有鲜明的中华文明印迹的东方诗化哲学,根基深厚,余韵绵远。《论语》里记载孔子的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孔子对通过艺术活动,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审美中予以实现有高度的自觉。  “乐”对于孔子的精神生命异常重要,他的一生,几乎日日弦歌,只有在特别悲伤的少数日子里才破例。“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期刊
张翎中篇小说《拯救发妻》发表于《收获》2020年第3期。张翎把这个小说发给我看的时候,因为时差,是2020年5月1日夜里接近零点时分。这么多年的跟踪阅读和研究,我对于张翎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这个中篇小说《拯救发妻》,还是颠覆了我对张翎小说已经形成的印象,也颠覆了我以往的对于一个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读完第一遍时,我心里竟然有一种发懵的感觉,当然,这是故事本身和小说叙事所带来
期刊
摘要: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抒写的乡愁有多重内涵,文中所怀念的“故乡”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祖国大陆,更是作者的少年记忆与经验,而更深层的意义上,则是对作为心灵家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又被作者视为抗御现代工业化浪潮冲击的精神家园。正是通过这种乡愁的抒写,余光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到了一条进入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性语境的美学路径。  关键词:乡愁 传统 现代性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
期刊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得悉阖府安好,为慰!之俊、之咏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微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廿日。  朱自清致朱之彦信一通,《朱自清全集》书信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未收。信为赵胥藏,影件收入赵胥编《朴庐藏珍》。原件曾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2016年9月
期刊
上次应《名作欣赏》之约访谈刘慈欣是在2015年,他获得雨果奖之后。五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搭载科技的快车后,呈现加速度趋势,五年中发生的变化超过以往的十年,给人今非昔比,甚至天翻地覆之感。随着科技氛围的增加,刘慈欣的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去年《流浪地球》热映之后。那时就想做一次访谈,但在电影上映期间他不能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所以没能实现。今年因为有些话题要交流,疫情缓和的四月中旬和朋友一起去了阳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