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上世纪中叶,人类便开始了对祖先遗留的文化遗产产生了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球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保护工作也硕果累累。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在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高涨的形势下,依然存在着一些隐患。目前国内许多地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保护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导致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在技艺传承方面的保护工作比较有成效,但其原生环境、文化空间等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却面临没落和消亡。最终非物质和物质文化空间空间无法构成良好的共生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川蹩鼓; 物质文化空间; 共生性
[引言]:本文通过对洛川蹩鼓的研究,提出对洛川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共生性保护的概念。文中阐述洛川蹩鼓的起源与演变、表演形式,并对洛川蹩鼓在传统村落空间中的表演与活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在洛川蹩鼓影响下的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最后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析后,提出对洛川蹩鼓与洛川县传统村落进行共生保护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洛川蹩鼓和其物质文化空间的共生性,将文化遗传,景观和空间共融,提高洛川蹩鼓的发展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我国自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三条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从历史方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融合了五十多个不同民族文化在悠长历史洗礼、积淀、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等特性。精神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具有无形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开始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改革,实施政策和纲要来满足对其精神文化需求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衍和发展需依据整体、共生、原真、活态的保护原则,将传统文化空间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持久性的保護。
2. 洛川蹩鼓的历史及表演形式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的传统民俗舞蹈,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点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老一辈对洛川蹩鼓的记忆都来自于这样的一段话“身上何所系?铁艺束虎裙。背上何所插?黄旗绘八卦。头上何所系?赤金竖银钗。足上何所蹬?豹靴栽金钉。胸前和所挂?大鼓绘云霞。鼓上何所鞔?牛皮箍铜环。手上何所拿?鹿脚雕风爪。”蹩鼓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以县东北的黄章、永乡、旧县等乡镇较为普遍,表演时,鼓手腹前挎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边击鼓、边蹦跳。洛川蹩鼓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说蹩鼓即由军阵演变而来,就是反映古代战斗生活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其后通过与当地传统民间祭祀祈雨活动结合而流传至今。黄章乡已确知的蹩鼓表演传承者已达六代之久。
蹩鼓表演分为场地鼓和过街鼓两种。场地鼓又称“小场鼓”,是在综合性民间舞队中与秧歌、狮子、旱船等各种社火同场表演的形式。每到一处,先进行场地表演,结束后,伞头在场中轮流唱拜年秧歌,唱词多为即兴编创的拜年由伞头演唱长曲子如《十二英雄》、《十绣》等传统民间曲调,俗称“唱秧歌”。唱至高潮时,往往伞头一人领,群众放声和,气氛更为活跃。长曲子唱完后,各种小节目依次表演,最后由蹩鼓队进场表演,直至高潮结束。然后再由蹦鼓单独表演,当地又称"蹩鼓秧歌"。表演时,两个伞头率鼓队进场绕场一周后便站在场边,由两个镲手率众表演。舞蹈的套路有鼓对鼓、镲对镲、锣对锣,常用的队形有“蝎子拧尾”、“白马分鬃”、“十字对打”、“四进四出”等。舞至高潮,伞头伺机进入场中,将舞队引出场外,小场鼓表演即结束。过街鼓即行进表演,舞队组成两行,由两个伞头率队前行,舞者均跳“十字行进步”,并连续的左右转身扭腰,边击鼓边前进。基本队形以秧歌的“单过街”和“双过街”为主。
3.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共生性保护研究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特殊的空间环境状态,在其千沟万壑、川道狭长的沟谷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具有陕北黄土情节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优秀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洛川传统文化空间与非物质状态的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的合理保护,将确保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且代代相承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流传。
3.1保障和维护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土地域特色,是陕北人民对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民俗风情的传承。目前世界文化处于一个多样性的时代,外来文化不断地注入我们的思想,追随新的文化思潮,随波逐流,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带来巨大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陕北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发展演化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二者的内在联系,提出整体性保护措施。
3.2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研究。由于快速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渐忽略了城市特色建设,以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改建、遗弃成为较普遍的处理方式。保留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形成整体性保护模式。
3.3发展多种保护模式,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不同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现状及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对洛川蹩鼓的游演路线和其传习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不仅是一种人类生活文化活动的传衍方式,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保障,具有秉承着文化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之独特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洛川蹩鼓的了解和研究,我们知道没有文化内涵,再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一个传统村落与其过去的纽带关系永远不可能完全断裂,它是乡村的本性所固有的。即有物质性的因素又有精神性的因素,是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洛川蹩鼓作为一种内在价值,生长渗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物质空间的建设固然重要,例如村落的现代化更新,环境治理等。然而洛川蹩鼓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脱离不了他的地域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培植与尽心保护,构建出物质文化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生环境.
作者简介:姓名:车悦(1993.5-) ;性别:女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川蹩鼓; 物质文化空间; 共生性
[引言]:本文通过对洛川蹩鼓的研究,提出对洛川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共生性保护的概念。文中阐述洛川蹩鼓的起源与演变、表演形式,并对洛川蹩鼓在传统村落空间中的表演与活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在洛川蹩鼓影响下的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最后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分析后,提出对洛川蹩鼓与洛川县传统村落进行共生保护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洛川蹩鼓和其物质文化空间的共生性,将文化遗传,景观和空间共融,提高洛川蹩鼓的发展性。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我国自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三条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从历史方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融合了五十多个不同民族文化在悠长历史洗礼、积淀、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等特性。精神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具有无形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开始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改革,实施政策和纲要来满足对其精神文化需求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衍和发展需依据整体、共生、原真、活态的保护原则,将传统文化空间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持久性的保護。
2. 洛川蹩鼓的历史及表演形式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的传统民俗舞蹈,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点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老一辈对洛川蹩鼓的记忆都来自于这样的一段话“身上何所系?铁艺束虎裙。背上何所插?黄旗绘八卦。头上何所系?赤金竖银钗。足上何所蹬?豹靴栽金钉。胸前和所挂?大鼓绘云霞。鼓上何所鞔?牛皮箍铜环。手上何所拿?鹿脚雕风爪。”蹩鼓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以县东北的黄章、永乡、旧县等乡镇较为普遍,表演时,鼓手腹前挎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边击鼓、边蹦跳。洛川蹩鼓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说蹩鼓即由军阵演变而来,就是反映古代战斗生活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其后通过与当地传统民间祭祀祈雨活动结合而流传至今。黄章乡已确知的蹩鼓表演传承者已达六代之久。
蹩鼓表演分为场地鼓和过街鼓两种。场地鼓又称“小场鼓”,是在综合性民间舞队中与秧歌、狮子、旱船等各种社火同场表演的形式。每到一处,先进行场地表演,结束后,伞头在场中轮流唱拜年秧歌,唱词多为即兴编创的拜年由伞头演唱长曲子如《十二英雄》、《十绣》等传统民间曲调,俗称“唱秧歌”。唱至高潮时,往往伞头一人领,群众放声和,气氛更为活跃。长曲子唱完后,各种小节目依次表演,最后由蹩鼓队进场表演,直至高潮结束。然后再由蹦鼓单独表演,当地又称"蹩鼓秧歌"。表演时,两个伞头率鼓队进场绕场一周后便站在场边,由两个镲手率众表演。舞蹈的套路有鼓对鼓、镲对镲、锣对锣,常用的队形有“蝎子拧尾”、“白马分鬃”、“十字对打”、“四进四出”等。舞至高潮,伞头伺机进入场中,将舞队引出场外,小场鼓表演即结束。过街鼓即行进表演,舞队组成两行,由两个伞头率队前行,舞者均跳“十字行进步”,并连续的左右转身扭腰,边击鼓边前进。基本队形以秧歌的“单过街”和“双过街”为主。
3.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共生性保护研究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特殊的空间环境状态,在其千沟万壑、川道狭长的沟谷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具有陕北黄土情节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优秀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洛川传统文化空间与非物质状态的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的合理保护,将确保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且代代相承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流传。
3.1保障和维护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土地域特色,是陕北人民对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民俗风情的传承。目前世界文化处于一个多样性的时代,外来文化不断地注入我们的思想,追随新的文化思潮,随波逐流,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带来巨大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陕北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发展演化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二者的内在联系,提出整体性保护措施。
3.2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研究。由于快速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渐忽略了城市特色建设,以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的改建、遗弃成为较普遍的处理方式。保留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形成整体性保护模式。
3.3发展多种保护模式,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不同村落空间环境的保护现状及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对洛川蹩鼓的游演路线和其传习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不仅是一种人类生活文化活动的传衍方式,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保障,具有秉承着文化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之独特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洛川蹩鼓的了解和研究,我们知道没有文化内涵,再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一个传统村落与其过去的纽带关系永远不可能完全断裂,它是乡村的本性所固有的。即有物质性的因素又有精神性的因素,是地域性的文化现象。洛川蹩鼓作为一种内在价值,生长渗透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物质空间的建设固然重要,例如村落的现代化更新,环境治理等。然而洛川蹩鼓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脱离不了他的地域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培植与尽心保护,构建出物质文化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生环境.
作者简介:姓名:车悦(1993.5-) ;性别:女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