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形式集合了诸多优点,在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等方面效益明显,而且提高了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和自由灵活度,因此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将针对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进行研究,尝试提出几点思考建议,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住宅建筑设计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关键词】多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探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44
  1、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优势
  1.1与传统结构住宅相比
  与以墙体承重为主的传统结构住宅相比,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备显著的技术特点和属性,充分发挥了钢材的优越性能,体现出明显的应用优势。梁柱跨度大,平面布局灵活,而且自重轻、截面小,提升了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降低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另外,装配式施工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能源消耗,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1.2与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相比
  与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相比,多层建筑仍然具备明显的优势。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建筑的横向抗剪方面需要针对性加强,在内外框架设置一些加固结构,这会限制外立面的窗户设置,而且梁柱截面也要大幅增加,以提供更强支撑力,从而导致空间有效利用率下降。而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则可以摆脱这些困扰,在内部空间和外部设计上都有较大的自由度,能够尽可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多样化需求[1]。
  2、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策略
  根据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构成,可以大致分为结构系统、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不同系统涉及到不同专业和行业,需要设计人员统筹规划,下面针对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分析研究。
  2.1樹立模数化设计理念
  模数在建筑领域比较常见,是在美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尺寸配合关系,能够体现一定的客观规律。在结构计算时,能够利用模数数列体系进行快速精确调整,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而且对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发挥批量化生产、协同安装施工的优势,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统筹协调发展,在同一准则框架内,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简便化、通用化住宅建设。所以,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要充分尊重和体现模数化设计理念,包括梁柱结构模数化、围护结构模数化,等等,尽量降低模数尺寸的复杂性。
  2.2明确常规功能模块尺寸
  住宅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需求,而影响住宅居住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居住模式,人口,经济,文化,生产方式,家具设备,等等。所以,在正式设计前,首先要明确现阶段常规住宅各功能模块尺寸,比如,某地区多层住宅卧室开间以3900、4200居多,进深以4200、4500居多,客厅开间以3900、4200居多,进深以4200、4500居多,当然不同地区、不同档次住宅有着不同的流行趋势,需要提前做好设计调研,而且这些数据正好符合3M模数要求,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统一模数,适当对尺寸数据进行修改,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
  2.3装配式钢结构柱网布置
  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多采用梁柱框架结构体系,在柱网布置上可以分为小开间密柱式和大跨度两种方式,为了更好的发挥钢材性能、提高空间灵活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尽可能采用大跨度结构。通常情况下,梁高会随着跨度的增加而增大,钢梁高跨比为1:15-1:20,从经济因素和受力条件上出发,大跨度钢结构住宅柱网适宜间距为6-9米,由此可以推算出梁高在300-450左右,安装配式普通住宅考虑,能够很好的满足层高、窗高等方面的需求,在规范要求比较低的方向,也可以适当加大柱网跨度。另外,钢结构材料性能在正交形网格更容易发挥,所以要避免出现不规则形式,以求降低生产和施工难度。
  2.4设计组合不同户型系列
  根据相关规范,可以根据交通组织形式,将多层住宅建筑划分为独立单元式住宅、梯间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其中,独立单元式住宅是以楼电梯枢纽为核心组织的建筑空间,具有自由灵活、占地较小、通风采光好等特点,梯间式住宅是通过不同单元共同拼接出中心楼梯,住户通过楼梯平台进入室内,常见的比如一梯两户、一梯三户,等等,具有公共面积小、相互干扰少、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通廊式住宅是沿着公共走廊布置的,需要为多个用户提供交通服务,相对而言,土地利用率高,但通行状态紧张,比较适用于小户型住宅。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模块化设计原则,将各预制模块按照不同类型拼装组合,实现高效灵活设计[3]。
  2.5根据功能需求针对性调整
  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人均住宅面积不断增长,相对而言,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几代人共居一室的情况越来越少,而且独居情况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加注重生活自由和隐私保护,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好的缓解一些家庭矛盾,这些都导致了小户型住宅的日益流行。同时,不同类型住宅的功能需求越来越突出,比如,青年公寓需要迎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欲望,老年公寓则需要提高温馨氛围和安全保障。另外,家具设计、家用电器也日益丰富,在电气设计阶段要尤为注意,必须满足不同功能区的要求,提高位置、数量、高度等尺寸的精确性,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设计人员能够根据住宅定位通盘考虑,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优化调整。
  2.6提高住宅组装改造灵活性
  住宅作为一种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可能会面对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在传统住宅项目中,如果用户对设计不满意,只能通过拆建部分墙体进行调整,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则大大提升了空间组合的灵活性,设计人员应该突破传统设计思维,不能仅仅将混凝土梁柱换成钢梁柱,这样只是形式上的替换,并没有产生本质上的变化。按照可改造程度,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应该能够调整临时构件位置、拆改预制隔墙、改动围护结构,从而实现不同效果的改造升级,使建筑获得更长年限的使用寿命[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优势,然后着重从模数化设计理念、功能模块尺寸、结构柱网布置、户型组合设计、功能需求调整、灵活组装改造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主要设计思路。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掌握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要点,发挥钢结构性能特点和装配式技术优势,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常威,陈涛.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71.
  [2]郝际平,孙晓岭,薛强,樊春雷.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7,34(01):1-13.
  [3]郭冬梅,王元清,伊永成.装配式多层钢结构柱-柱连接的研究与展望[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9,21(06):64-68+73.
  [4]郝际平,薛强,郭亮,孙晓岭.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研究与进展[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3):27-34.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构件的承载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比值为1.06;基于参数分析结果和不锈钢的特性,建立了两级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正则化
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外墙防渗的施工,这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若是在整个工程里把外墙防渗效果给忽略了,就会致使外墙发生较为严重的渗漏问题,影响到建筑
土木工程建筑在实际建设施工时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并且不同部位施工要求存在差异.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差异和土木工程建筑建设要求条件下强化各项技术在其中应用力度,通过合理技
当前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中不断转变,导致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长,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提高,因此,现阶段的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品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人机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的推动和渗透,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将无人机技术与各行领域的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此来提
为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房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例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某地区一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概况进行深入探索,对大体积混
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果不严格控制焊接工艺,接头性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会降低.因此,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焊接接头,需要将焊接参数
【摘要】中国建筑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扩大了对预制建筑的市场需求,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非常可靠的建筑体系。在此背景下,该文概述了当今中国的关键建筑技术,并从安装、组件、材料和人员以及措施和响应措施等方面考察了中国预制建筑物的弊端和不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4/j.issn.1002-85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实际问题的突显,如土地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浪费问题等,这些建筑带来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一种节约资源、节约施工成本的新型建筑模式,本文主要针对绿色建筑的作用特征,提出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绿色建筑;关键措施;工程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5.069 
文章以“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GIS技术、GPS技术、RS技术等的特点和应用,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