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般人看来,上不了大学是人生的一种遗憾。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考角度,尊重贫困生们的理性选择。
四川新闻网最近的调查发现,四川每年都有相当部分被录取的贫困学生自动放弃走进大学校门。而除了社会人士所知的家庭经济因素外,有相当部分贫困学生是因为就业形势不乐观而主动放弃就读大学的。
纯洁崇高的象牙塔,多么令人向往;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是绝大多数高中生的理想。在一般人看来,上不了大学是人生的一种遗憾,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大学,就会更加让人有点酸涩,这点酸涩是对他们前途的担忧,是对教育体制的控诉。然而,不仅仅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考上了大学然后放弃上大学,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考角度,尊重贫困生们的理性选择。
“因就业难放弃上大学”,体现着一种经济理性。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意味着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也意味着一次投资。投资就是要讲成本的,要讲收益回报的。一般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提升自己文化层次,促进自己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放弃高考,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一次概率性的机会成本,节省了高额学费的直接成本,节省了至少四年的时间成本。在各地相继出现民工荒、大学生难就业的背景下,他们的选择是符合经济理性的。
今后,高考再也不是一考定终身了,如果在某个时候他们想进一步学习,他们完全可以认真复习,作为社会考生参加全国高考,或者参加成人学习、或者参加自学考试,达到提升自己教育程度的需要,体现着一种教育理性。
同时,这还体现着一种道德理性。无论国家的助学政策多么完善,贫困生的大学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放不下的重担。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继续经济上的负担,还可能增加父母的精神负担。现在,许多大学生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体谅父母,有的考上了大学,硬是把父母逼上了死路,这虽是社会之痛,也是个人道德之痛。四川的这些贫困生,看到了父亲肩上的重担,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们选择暂时放弃高考,分担一下父母肩上的重担,这透露着人性之光、感恩之光、道德之光。
贫困生放弃上大学,除了反思,我们还应该尊重这些贫困生的理性选择。
四川新闻网最近的调查发现,四川每年都有相当部分被录取的贫困学生自动放弃走进大学校门。而除了社会人士所知的家庭经济因素外,有相当部分贫困学生是因为就业形势不乐观而主动放弃就读大学的。
纯洁崇高的象牙塔,多么令人向往;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是绝大多数高中生的理想。在一般人看来,上不了大学是人生的一种遗憾,因为贫困而上不了大学,就会更加让人有点酸涩,这点酸涩是对他们前途的担忧,是对教育体制的控诉。然而,不仅仅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考上了大学然后放弃上大学,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考角度,尊重贫困生们的理性选择。
“因就业难放弃上大学”,体现着一种经济理性。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对一个人来说,不仅意味着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也意味着一次投资。投资就是要讲成本的,要讲收益回报的。一般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提升自己文化层次,促进自己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放弃高考,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一次概率性的机会成本,节省了高额学费的直接成本,节省了至少四年的时间成本。在各地相继出现民工荒、大学生难就业的背景下,他们的选择是符合经济理性的。
今后,高考再也不是一考定终身了,如果在某个时候他们想进一步学习,他们完全可以认真复习,作为社会考生参加全国高考,或者参加成人学习、或者参加自学考试,达到提升自己教育程度的需要,体现着一种教育理性。
同时,这还体现着一种道德理性。无论国家的助学政策多么完善,贫困生的大学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放不下的重担。大学毕业之后如果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继续经济上的负担,还可能增加父母的精神负担。现在,许多大学生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体谅父母,有的考上了大学,硬是把父母逼上了死路,这虽是社会之痛,也是个人道德之痛。四川的这些贫困生,看到了父亲肩上的重担,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们选择暂时放弃高考,分担一下父母肩上的重担,这透露着人性之光、感恩之光、道德之光。
贫困生放弃上大学,除了反思,我们还应该尊重这些贫困生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