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桃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来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a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质素是植物次生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仅可以为植物提供机械支持、促进水分运输,还对植物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的影响.阳桃属于重要的经济与观赏树种,由于不耐强风、不耐寒、不耐旱等抗逆性条件的限制,严重约束了其种植范围,而木质素对其抗逆性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究阳桃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首先采用石蜡切片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其次测量小枝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最后利用阳桃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对木质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及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小枝在生长的过程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肉桂醇脱氢酶(CAD,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和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3种酶活性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小枝逐渐出现木质部细胞,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在阳桃基因组中共找到与木质素相关的41个结构基因、12个AcaMYBs和11个AcaNACs,表达分析显示同一家族中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qRT-PCR的结果发现AcaPAL1、AcaC3H2、AcaC4H2、AcaF5H1和AcaMYB18基因都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表明这些基因是木质素合成相关的特异性基因.结构基因与转录因子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AcaNAC29、AcaNAC39和AcaMYB47这3个基因是阳桃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与结构基因的关系及其对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水稻黑条矮缩病(RBSDVD,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是以灰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性病害.介体灰飞虱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能通过虫卵传毒.近十几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南方稻区广为流行,造成了水稻的严重减产.目前主要通过使用农药来防治其传毒介体灰飞虱,但由于灰飞虱种群数量大,导致其防治效果不佳,而且存在环境污染的忧患,故培育和利用抗水稻黑条
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95份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95份冬瓜种质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479~2.103,其中首雌花节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瓜横径和瓜纵径次之.聚类分析将供试冬瓜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第Ⅲ类群为大果型资源,具有高产潜力.第Ⅳ类群符合江西省粉皮、无棱沟、短圆筒冬
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省项目组对省内59个县(市、区)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水稻资源269份,并对其中的261份进行了鉴定评价.调查发现,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基本遍布整个广东地区,在珠三角周边的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等4个地级市未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对收集的水稻资源进行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主要以籼稻为主,鉴定评价获得抗水稻白叶枯病与稻瘟病资源23份(中山12、包选2、银湖香占等).综合表型性状筛选
剖析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富含功能营养成分的红米杂交水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选用6个三系不育系和8个红米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6×8(NCII)设计,配制48个杂交红米组合,对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红米杂交组合间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存在遗传差异,受不育系亲本加性和组合间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其中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花色苷含量受基因加性效应和基因非加性效应互作的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GCA,ge
绿豆是我国传统的杂粮作物,遗传研究基础薄弱,优异基因发掘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本研究在前期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基础上,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株高、主茎分枝、荚长、荚宽、单荚粒数、种皮色、种皮光泽、籽粒分布密度、初花期、叶绿素含量、百粒重等11个表型性状的数据调查分析及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绿豆种皮色为简单单基因控制,种皮光泽的遗传则较为复杂,数量性状中除百粒重外均不符合正态分布.11个性状共检测到20个QTL,分布在8个连锁群的14个非重叠区间.其中LG5、LG3、LG10分别检测到多个性状相关QT
以303份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对11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通过主成分、相关性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评价指标筛选,为黄淮海大豆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个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5.52%~27.61%,生育日数、每荚粒数、蛋白含量、脂肪含量等4个性状较稳定,株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5个性状变异丰富;13个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9906~2.0956.聚类分析将
对比研究贵州低热河谷区77份油茶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筛选获得综合表现优良的油茶优异种质,以期为贵州低热河谷区油茶优良品种选育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分析77份油茶种质成熟果实的15个主要性状(单果重、横径、纵径、果皮厚度、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出油率、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顺-11-二十碳烯酸),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降维处理,将油茶果实的15个主要性状简化为4组综合指标(4个主成分),主成分1特征值最大,为5.13,贡献率最高,为34.19%,主要
为挖掘高粒重小麦种质资源,连续2年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测定了 209份小麦种质资源的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4个籽粒相关性状,同时用4个粒重相关基因TaGW2-6B、TaGASR、TaGS-D1和TaCWI-4A的KASP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表型性状较丰富.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分布范围分别为29.73~56.25 g、5.82~7.57 mm、2.87~3.83 mm和2.74~3.55 mm.4个基因标记分别将参试材料区分为两种单倍型:TaGW2-6B将参
大豆胞囊线虫(SCN,soybean cyst nematode)2号生理小种是黄淮海地区的优势小种.自2017年起对333份大豆种质进行2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出抗性资源19份,其中表现抗病5份、中抗14份.通过KASP标记对调控大豆抗胞囊线虫病主效位点rhg1和Rhg4检测,19份抗性种质均含有抗性位点;仅圆黑豆的主效位点rhg1和Rhg4连锁的KASP标记的基因型和抗病对照品种PI437654一致,其余均和抗病对照品种PI90763 一致.以其中1份抗性材料灰皮支黑豆为父本,创制出的2份抗性种质
桃的花型分为铃型和蔷薇型,铃型花朵小且边缘卷曲,蔷薇型花朵大且完全展开,蔷薇型重瓣花是观赏桃育种者追求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目前,与桃铃型/蔷薇型花型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较少,限制了桃的花型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程.为了鉴定与桃花型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本研究通过对199份桃品种进行重测序,获得了 1042687个SNP.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桃花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 wide as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