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人眼里,皇帝绝对算是高危职业。上位之前,先经历一番明争暗斗,登上皇位后,又有无数人想取而代之,简直天天命悬一线。而在众多皇帝的日常里,吃饭,是危险系数最高的活动。不过,能当上皇帝的也不是善茬儿。
据乾隆时期的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十二年九月三十日辰初,万岁爷弘德殿进早膳毕。”“十月初一日未正,万岁爷重华宫正谊明道东暖阁进晚膳。十月初一日茶膳房侍候,万岁爷霁红盘野意酒膳一桌,十五品……养心殿侍候。”
从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天内乾隆爷就换了三个地点用膳。狡兔只有三窟,偌大的清宫可都是皇帝的地盘。吃饭的时间到了,皇帝在哪,就在哪用饭。要想摸清用膳地点提前埋伏下毒,完全是件碰运气的事。
肯定也会有人说那就直接收买御厨呗,不好意思,这个概率更小。负责给皇帝提供膳食的地方是御膳房,御膳房由内务府直接领导,设管理事务大臣若干人,这些大臣都是由皇帝特别指派的,一般都由皇帝的亲信担任。另外出于安全考虑,御膳房规定每眼炉灶上一人配菜,一人掌勺,一人打杂,三人互相监督,每一个工作过程还要被笔帖式检查。
在炒菜、盛菜、送菜的时候,膳房总管、提调的眼睛会紧盯每一个动作,每道菜旁边都有膳底档簿册,清楚地记载着每一灶眼的三个人名。而且每道菜,都要准备两份,一份呈给皇上,一份留作样菜,以备查验之用,一旦御膳出现问题就可以追查到相应责任人。有了这些措施,御厨们自然不敢轻易下毒。我算了一笔账,最初清朝的御膳标准是每顿饭要有120道菜,按一道菜就要收买五六个人的节奏,想想也是够伤脑筋的。当然,即便你侥幸说服了御厨,也别忘了验毒这件事。
银器,确实是清宫验毒的良方。这一切都多亏古代的毒药比较单一,清一色的砒霜,还是不纯的砒霜。因为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了。但如果单靠银针一菜一验,菜都凉透了,万岁爷定会怪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银器盛菜。如果使用金器是为了皇家的高贵和气派,那使用银器,就是为了保命了。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占有特别大的比例。
如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几乎都是银器。如果使用瓷器餐具,御膳房就会在菜旁边放一个试毒牌。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通常是由太监在皇帝面前将银器放进菜里进行实地检验。即便防毒措施在我们看来已经滴水不漏了,还有最后一招——找人试菜。这件差事是侍膳太监的分内事,叫作“尝膳”。验证无毒后,皇帝才示意侍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但最惨的还在后面。皇帝吃饭有个“吃菜不许过三”的规矩,因为皇上对菜的喜好绝不能被外人知道,以防别人有针对性地下毒。无论什么菜,都不能连吃三口。如皇帝说句“这菜不错”,太监再盛一次后,就要将这菜往后挪。假如皇帝连吃了三口,太监就会喊“撤”,此后十天半月都不會再有这道菜。
所以,听我一句劝吧,咱直接扒开皇帝的嘴去喂毒药,都比在饭菜里下毒容易得多了。
据乾隆时期的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十二年九月三十日辰初,万岁爷弘德殿进早膳毕。”“十月初一日未正,万岁爷重华宫正谊明道东暖阁进晚膳。十月初一日茶膳房侍候,万岁爷霁红盘野意酒膳一桌,十五品……养心殿侍候。”
从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天内乾隆爷就换了三个地点用膳。狡兔只有三窟,偌大的清宫可都是皇帝的地盘。吃饭的时间到了,皇帝在哪,就在哪用饭。要想摸清用膳地点提前埋伏下毒,完全是件碰运气的事。
肯定也会有人说那就直接收买御厨呗,不好意思,这个概率更小。负责给皇帝提供膳食的地方是御膳房,御膳房由内务府直接领导,设管理事务大臣若干人,这些大臣都是由皇帝特别指派的,一般都由皇帝的亲信担任。另外出于安全考虑,御膳房规定每眼炉灶上一人配菜,一人掌勺,一人打杂,三人互相监督,每一个工作过程还要被笔帖式检查。
在炒菜、盛菜、送菜的时候,膳房总管、提调的眼睛会紧盯每一个动作,每道菜旁边都有膳底档簿册,清楚地记载着每一灶眼的三个人名。而且每道菜,都要准备两份,一份呈给皇上,一份留作样菜,以备查验之用,一旦御膳出现问题就可以追查到相应责任人。有了这些措施,御厨们自然不敢轻易下毒。我算了一笔账,最初清朝的御膳标准是每顿饭要有120道菜,按一道菜就要收买五六个人的节奏,想想也是够伤脑筋的。当然,即便你侥幸说服了御厨,也别忘了验毒这件事。
银器,确实是清宫验毒的良方。这一切都多亏古代的毒药比较单一,清一色的砒霜,还是不纯的砒霜。因为银碰到硫化物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时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银器测毒很灵验了。但如果单靠银针一菜一验,菜都凉透了,万岁爷定会怪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银器盛菜。如果使用金器是为了皇家的高贵和气派,那使用银器,就是为了保命了。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占有特别大的比例。
如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几乎都是银器。如果使用瓷器餐具,御膳房就会在菜旁边放一个试毒牌。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通常是由太监在皇帝面前将银器放进菜里进行实地检验。即便防毒措施在我们看来已经滴水不漏了,还有最后一招——找人试菜。这件差事是侍膳太监的分内事,叫作“尝膳”。验证无毒后,皇帝才示意侍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盛至碗中,开始享用。
但最惨的还在后面。皇帝吃饭有个“吃菜不许过三”的规矩,因为皇上对菜的喜好绝不能被外人知道,以防别人有针对性地下毒。无论什么菜,都不能连吃三口。如皇帝说句“这菜不错”,太监再盛一次后,就要将这菜往后挪。假如皇帝连吃了三口,太监就会喊“撤”,此后十天半月都不會再有这道菜。
所以,听我一句劝吧,咱直接扒开皇帝的嘴去喂毒药,都比在饭菜里下毒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