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的再思考——第十一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感悟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70169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思想政治课堂,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价值出发,结合具体作品和实践经验,在发表《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的若干思考》一文的基础上,再次思考总结,从三方面阐述:以人为本,规划好职业生涯;不为创作而创作,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遴选作品;参赛作品的精致化处理.通过中美生涯规划教育的比较分析,通过对参赛作品的层层剖析,通过对自己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总结,试图归纳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普遍性规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引路人.
其他文献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构建职业教育格局的物质保障,也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广西微课教学比赛的开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充分凸显微课课程教育的价值.
以河套学院人体解剖学课程资源库建设为例,分析了目前资源库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资源库的具体措施,总结出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最优化路径,对后续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英美文学赏析课程学习模式不能完成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任务,英美文学赏析课程学习模式迫切需要改革.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英美文学赏析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创新多元化、多渠道的学习模式,探索有效的信息化学习路径,深化英美文学赏析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
环境教育基地是提升人们环境素养,推进开展全民终身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广西生态环境教育馆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广西场馆类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特点和不足之处,最后对完善广西场馆类环境教育基地的发展提出改善建议,以期为广西环境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泰州学院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校企协同、双师融合、产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深入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543”人才培养思路的基础上,以自动化类为例,积极探索”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适应地方需求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主线、产出(成果)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在自动化大类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
基于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视角,对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进行探讨,结合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针对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途径,指出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数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培养路径.高校应从培养方案、学术交流活动、学科竞赛、经典文献阅读等方面为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开展工作提升数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集宁师范学院作为乌兰察布市首批转型试点院校,加快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园艺专业为切入点,在现有的”3+1”培养模式下,从师资力量、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等方面探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适合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要支持帮助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毕业生生源结构、就业流向、就业指导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等就业状况,提出了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九项有效策略,以推动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地就业.
以系统论视角,利用内容分析法,从课例研究内容、方法论和知识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2009年至2020年课例研究实践现状,提出了”以系统论”和”知行合一”为认识论,促进课例研究的持续发展;强调”WSR”方法论,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教师研究自觉性;坚持在互动中完善课例研究的保障系统等发展策略.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及学业成绩综合测试,对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在线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跟线下学习进行比对,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参考及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