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的类型及其实践应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时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实,王国维这里讲的就是“通感”问题。春天来到,红杏枝繁叶茂,春意盎然。“春意”,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闹”,声音热闹,是听到的。宋祁的诗句把听觉与内心感觉沟通了。风吹云破,月光普照,花影在地。“花影”,是看到的,“弄”,属于触觉范畴。张先的诗句把视觉与触觉沟通了。尽管王国维这里没有明确提出“通感”这一名称,然而他是在说不同类型的感觉可以互相沟通,而且这样的沟通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对于“通感”,人们的说法大致有三种:(1)它属于比喻修辞手法,是一种特殊的比喻。(2)它不属于比喻,而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3)它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一种写作方法。只可惜这三种说法皆对其概而言之,不及详细。不过,它们都一致认为“通感”是不同感觉的沟通。
  这里,我们说:通感,就是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内心感觉等官能感觉沟通起来,彼此交互运用于描写事物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由于“通感”是感觉的转移,也有人把它称作“移觉”。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通感”的不同表现类型以及它在写作实践中的应用。
  (一)用作定语的通感
  就是把一种感觉作为另一种感觉的定语修饰成分,从而把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
  例:(1)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朱自清《威尼斯》)
  (2)我将深味这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以上两个例子是用作定语的通感在散文中的应用。例(1)中,“酽”的意思是醇厚。原指液汁的味道浓。这里用来形容歌声,是嗅觉与听觉的沟通。例(2)中,“悲凉”是一种内心感觉,用视觉的“浓黑”来修饰,沟通了两种感觉。
  (3)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杨万里《绝句》)
  (4)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杨万里《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以上两个例子是用作定语的通感在诗歌中的运用。例(3)中,沟通视觉与听觉,用“红”来修饰“声”。例(4)中,沟通触觉与视觉,用“嫩”来修饰“水”。粗看毫无道理,细品意境神奇。
  (二)用作状语的通感
  就是把一种感觉作为另一种感觉的状语修饰成分,从而把不同的感觉沟通起来。
  例:(1)他躺在地上,痛苦地抽搐着身子。
  (2)上课了,小明匆匆跑进来,沉重地喘着粗气。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用作状语的通感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例(1)中,通过用内心感觉的“痛苦”作为视觉的“抽搐着身子”的状语进行修饰,沟通了两种感觉。同样,例(2)中,通过用属于触觉的“沉重”作为属于听觉的“喘着粗气”的状语进行修饰,使两种感觉沟通了。这两个例子中如果把“痛苦地”换成“剧烈地”,把“沉重地”换成“呼呼地”,那么,就构不成通感了。
  (三)用作明喻的通感
  就是通过运用比喻词把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沟通起来。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以上是散文中应用明喻通感的两个例子。因为出现比喻词“仿佛”、“似的”、“像”,一眼就看出是比喻句。例(1)中,以“歌声”比喻“清香”。这是听觉与嗅觉的沟通。例(2)中,以“乐曲”比喻“草坪”。这是听觉与视觉的沟通。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
  以上是明喻通感在诗歌中应用的三个例子。例(3)(4)中,诗人极写“愁”之深重。神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诗的境界顿出。这是内心感觉与视觉沟通的结果。例(5)中,诗人用有形的星光来描写无形的歌声带给人的喜悦,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比喻新颖,艺术效果倍增。
  (四)用作暗喻的通感
  就是通过运用比喻把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沟通起来。然而,它没有比喻词,是暗喻。
  例:(1)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朱自清《威尼斯》)
  (2)她滑滑的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是散文中应用暗喻通感的两个例子。例(1)(2)中都没有出现比喻词,但是,人们不难看出是在进行比喻的。例(1)中,建筑物色彩的浓淡、位置的高低错落,是看到的。音乐的“和谐”“节奏”,是听到的。作者用暗喻的方法使视觉与听觉相沟通。例(2)中,用摸一摸鸡蛋清才能感觉到的那种“软”、“嫩”来暗喻一眼就能看到的“明亮”的光,沟通了视觉与触觉。
  (五)因果联系的通感
  就是两种有着因果联系而属于不同感觉的事物互相沟通。
  例:(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以上例(1)中,诗人船头远望,长江南岸,绿绿葱葱。而这样的生机勃勃景象是由于“春风”劲吹而出现的。“春风”属于触觉,“绿”属于视觉。两种感觉的相通,使描写充满诗情画意。例(2)中,诗人窥明镜而见“白发”,不由得感叹时光易逝、青春难保,顿时“悲”从心生。“白发”是看到的,“悲”是思想感情。这样的视觉与内心感觉沟通,实在是水到渠成,自然贴切,毫无造作之嫌。
  (六)重叠形式的通感
  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不同感觉重叠沟通。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通感。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首句中,第一层通感:花溅泪。“溅泪”,是因为诗人心中悲伤。心中悲伤,是由看到花开而引起的。悲伤,是内心感觉。花,是视觉事物。这是视觉与内心感觉相沟通。第二层通感:感时花溅泪。诗人看到花开心中悲伤,不由得“溅泪”。心中悲伤,不由得“溅泪”,是由“感时”引起的。感时,是内心感觉。溅泪,是看到的。这是内心感觉与视觉相沟通。
  第二句中,第一层通感:鸟惊心。诗人“惊心”,是由听到鸟的叫声引起的。惊心,即心惊,是内心感觉。鸟的叫声,是听到的。这是听觉与内心感觉的沟通。第二层通感:恨别鸟惊心。诗人听到鸟的叫声而“惊心”,是由“恨别”引起的。恨别,是内心感觉。这是内心感觉与听觉的沟通。
  此例两个句子中分别运用两层通感重叠,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战火纷飞、身陷敌手的逆境中的深沉家国之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家人安危的担心。这两个句子中运用重叠通感创造出的境界更具艺术魅力,致使后人千古传唱。
  (七)拟人化的通感
  就是与拟人化手法相结合应用的通感。
  例:“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艾青《我爱这土地》)
  河流悲愤、风激怒、黎明温柔, 这是运用的拟人化手法。诗人赋予河流、风、黎明以人的思想感情,使诗句生动形象,富于情趣。同时,诗句中也运用了通感方法。河流、风、黎明,是看到的事物。悲愤、激怒、温柔,是思想感情。这里把内心感觉与视觉沟通了。
  总之,散文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描写的形象性。诗歌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可以增强诗的美感。因为它能够使事物之间特殊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
  
  单位:河南南阳市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一、对终身教育理论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6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中,教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和发展,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的藩蓠,带来了新的教育和观念,对教育本质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对144例肝病患者进行IV-C、HA、LN检测,并与30例献血员作对照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重症肝炎
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同志对党员干部帮扶城市困难职工活动提出要求:一是党员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定位要进一步明确。帮扶而不是包揽,辅助而不是替代。开展党员干部帮扶困难职工
French Total and the Chinese energy groupChina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intendto build a coal-based petrochemicalplant in China. On November 4,the twocompa
终身教育是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教育思想之一,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内
NGOSS 的发展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电信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从企业高层管理的视角和电信企业服务提供的流程两个方面,提出了电信企业的运营框架和资源配置的方法。 The
长期以来,人们在校长是否需要兼课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2004年4月,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全区94所中小学进行了调研,得出的结论是:中小学校长上课利大于弊。调研
在初中阶段,多数师生不重视地理课,地理教师专业性不强,地理课在实际执行中无法真正落实,致使高中阶段学生地理基础不扎实。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在指导高一学生学习地
案例概述2017年6月,由武侯区技装信息中心主办,伟东云教育集团协办。在“互联网+教育”下多种教学模式,利用教育云,进行备课模式的大胆创新。在这次活动中,来自武侯区十二中
信息技术简称IT(Informa- tion Technology),是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软件技术为核心, 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检索、传递、分析、显示等相关技术的总称。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