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城市空间风险因素解析r——以武汉为例

来源 :城市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是国内遭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城市,本文基于武汉中心城区的确诊病例数据,对确诊小区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空间化处理,利用核密度分析对COVID-19感染人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估计,分析武汉中心城区的疫情分布及扩散程度.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疫情与社会人口、城市形态、城市设施、城市功能等空间风险因素的关联性,揭示了这些因素的效应、影响范围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这些空间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验证,有利于在未来采取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对手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后现代主义都市里,抽象地讨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已经很难适应人群的生活状态,有必要加入日常生活因子,从而形成对公共生活“公共性”的完整认识.将日常生活理论引入后,可构成四个日常公共生活图式:匠人劳动、日常公共消费、日常公共交往、日常政治.加入网络社会的时代维度,能够形成研究当代日常公共生活的较为明晰的理论框架,并选取上海若干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初步的实证检验.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蔓延概念的基础上,对现有城市蔓延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和改进,构建基于“规模有关”的城市蔓延指数,并以我国230个城市2000-2015年间的城市蔓延情况为例,进行修正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我国多数大城市的蔓延指数有所提升,而小城市的蔓延指数则有所下降.修正后,我国城市蔓延指数最高的城市是东莞市(SInew=6.04),蔓延指数均值最高的区域是华东地区(SInew=3.10).新城市蔓延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蔓延低密度和高速度扩张的两个特征,应用新城市蔓延指数对我国城市蔓延情况进
对我国城市体系的正确认识是新时代科学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之一.在对城市体系相关研究概述的基础上,阐释“网络关联”与“地域邻近”在城市体系发育过程中的双重机理和依存关系;进而运用社会网络关联、结构洞、邻近加权网络关联等指标算法,构建起“网络关联”与“地域邻近”两种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模型.然后以新的网络模型对我国城市体系演进趋势及发育特征做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体系的多等级、多层级以及网络化共存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日趋成熟,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同时,城市—区域的地域差异化特征也已较为凸显.最后
期刊
基于空间治理的视角,研究发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编制深度由3个属性决定:(1)该项内容属于政府哪个部门/哪个规划编;(2)该项内容属于政府主导还是市场/社会主导;(3)该项内容属于哪级政府主导.不同属性的内容应达到不同的编制深度.编制深度由两大类、六小类规划语言来体现,分别为引导型语言(包含定性要求、空间结构、位置、分区)和强制型语言(包括定量要求、空间边界).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内容深度会通过3种方式传导:(1)若为上级规划主导的内容,则下位规划采用“落实”的传导手段;(2)若为上下级共同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和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2020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年份.上海市通过规划和国土职能部门的合并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多规融合,在规划理念、规划方法和传导体系中均取得了的创新和成效,对全国其他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德国、荷兰的空间规划体系,明确其各个层次的规划内容和传导方式,剖析国外规划体系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发展与管理的关系.再从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3个层次系统总结了上海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以崇明区3个层次的规划实践为例,从战略意
革命老区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事件特性,因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而成为历史纪念地.由于革命性事件发生剧烈和短暂,仅少数旧址以纪念物形式成为文化遗产,而与事件本身相关联的历史环境,则在事件消失后大多湮没在浩瀚的时空中.一方面,历史事件因脱离了具体环境而无法整体“阅读”;另一方面,历史信息的碎片化使历史的整体意义逐渐模糊.本文基于记忆之场理论,以山西岚县抗战史迹为例,在县域空间的单元内解析革命老区的事件特征与事件环境,通过记忆之场使历史事件的意义在县域空间内进行重构,探索事件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途径.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服务于空间治理的目标,因而规划编制的技术逻辑要与空间治理的行政逻辑相契合.以此为理论建构,首先从空间规划体系传导和地方空间治理需求的角度,分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效用特征,提出规划编制理念和范式转变的必要性.然后从空间治理的视角,阐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策略,主要是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及工作机制创新,以及对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统筹.最后探讨市级总规的管控方式、传导机制和平台支持.
积极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有依托数字指标和示范点评估的养老设施规划路径难以推广也无法回应健康低龄老人的需求.研究通过对长沙市中心49个社区的养老设施建设和老年人就地老化现状的调查,发现因社区资源和能力差异,示范社区设施建设路径在短期内无法推广.但差异之外老年人非正式群体参与和空间建构的就地老化战术具有明显共性,其经验对非示范型社区适老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结论指出,适老化规划需要统筹社区差异和老年人能动性,首先将空间建构战术纳入社区微治理,以提升空间变通潜力来减少社区资源差异.其次对非示范型社区进行
全国首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正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历史期.城乡建设经历了几十年快速粗放扩张发展后,已到了向空间重构提质转变的关键期,既有规划编制实施方式面临深刻变革.北京新版总规以减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把握首都发展要义,坚持底线转型思维,大幅改革了原有规划管控范式,建构起有利于国土空间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重构型规划调控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重构型规划实施是要深化改革,北京将规划事权与行政事权对应,坚持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强化总规刚性传导与多规合一,将规划实施和行政管理联动起来,建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