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就数学来说,有效课堂教学涉及很多因素,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做到有效教学?笔者从重视数学教材的有效挖掘、实施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两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思考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教学理念. 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学生在数学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认为以下几方面可以探讨.
  一、重视数学教材的有效挖掘
  新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因而,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 如在教学目标中要体现教学重点及如何落实、教学难点及如何突破. 在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下,为每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 教师在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时,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每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只有逐章、逐节、逐句钻研、吃透教材,才有可能掌握教材的主旨、主题和精神实质. 然后才能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
  二、实施数学课堂的有效措施
  1. 精心预设,合理生成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每个生成点,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生成课堂的精彩来源于鲜活生命群体的参与;生成课堂的价值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有效的课堂,我们显然无法回避“有效生成”的问题.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或是补充一种算法,或是提出一种疑义等. 这时,放弃既定环节教学,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装作未见,又显然有悖于“据学而教”的理念. 每每遇此,教师常常进退两难. 我们说任何问题总要涉及一个度,无论情况如何,教师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 我们教师可以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堂的前进方向,而不能“放任自流”. 只有这样,有效的课堂才会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我们也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搞得迷失方向.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 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 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
  3. 课堂提问,主动参与
  当前,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满堂灌”演变为“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 在教学中,无论是“满堂问”还是“满堂跑”,都是以“启发”、“互动”的名义,其症结在于片面理解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毫无帮助,其实是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
  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主张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串,注重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着重培养学生发展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提问之后,要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思考之后有条理地作答. 教师还可以在一名学生答题之后追加问题,延长等候时间,同时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把班级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生的回答,这样,又可以做到师生互动,全面参与教学.
  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离不开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 ”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也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总之,课堂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而它又要通过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必须采用复合的多种手段、多种渠道才能逐步加以解决. 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些既定目标的实现常常孕育着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新目标的追求.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预测控制方法。此方法将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技术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控制系统中,同时针对APF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计算时延问题,引入了一个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从事课程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和教师经验有限,教师队伍结构多样。同时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多向性、教学内容的大众性综合性、教学
研究了计算雷电放电空间电磁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根据此方法计算雷电放电空间的电磁场分布,其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结果和模拟试验的结果一致,可供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抗干扰
通过对美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观点以及当代美国艺术教育<标准>的全面了解,来阐述美国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比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提出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应用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学难做,好比语文课中的作文难写,思维打不开,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好应用题可以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 但在应用题的实际解答中学生的思维常常发生受阻的现象,下面我想通过实例分析受阻原因,以求得解决的方案.  一、算术解法影响着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结论,
【摘要】 初中生学习数学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 学生的错误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值得利用的教育资源. 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其重要的价值:以错显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以错攻错,可以使学生掌握元认知监控策略;因才施教,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找回信心.  【关键词】 错误;初中数学;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传授科学的知识和讲解正确的方法,但是教师也经常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
【摘要】从小热爱数学,经常身带计算器,无论做什么工作不放弃对数学的学习研究,去年发表了《谈几点简单的数学看法》.现在简单阐述乘方余数,希望大家给予批评矫正.  【关键词】论乘方余数an和an bn和an bn cn,n为奇数为稳定性,n为质数时为绝对稳定性,n为偶数时是不定性;费尔马大小定理的看法,亿不开方数,a内n次方的和——半解之题  an-1(n为正整数时)除以n-1一定整除,如:92-1除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数学教学评价中,应重视对学生数学过程的评价,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
【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模拟科学研究情境和途径,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也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经历,是感知、认知、体验的过程,包括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喜悦.  【关键词】 探究;体验;发现;关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种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
一、人体工程学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  人体工程学是高校艺术设计类本科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研究"人&#183;机&#183;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
期刊